首页 -> 2007年第1期

编辑学研究与编辑出版专业教育二十年追忆

作者:宋应离




  人的一生经常会在某种形势下做出自己意想不到的职业选择,有时并不取决于个人的主观愿望,往往是历史、时代、生活把人推向某个舞台,扮演某种角色,特别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尤其如此。
  1978年秋,我于开封师院中文系(现河南大学文学院)毕业留校任教18年后,被安排到一个新的岗位——《河南大学学报》编辑部,开始与编辑出版专业教育结缘。1986年,学报编辑部率先在全国招收编辑学研究生。当时,编辑部形成了以王振铎等六位正副教授组成的一个编辑学研究群体(以下简称“群体”),我作为“群体”中的一员担任了编辑学硕士生导师。1992年学报编辑部与河南大学中文系一起筹办并招收编辑学本科生。二十多年来,已先后送走了9届硕士毕业生近百人,其中由我担任指导教师的有11人;在职硕士生6届五十多人,由我担任指导教师的有8人;本科生8届,共三百余人。
  光阴飞逝,岁月无情。我已年过七旬,依旧情结难舍,还在带着编辑学硕士生。回顾这二十多年编辑出版专业教育,真是成绩与失误并存,喜悦与苦恼交加。把这些零碎的片断写出来,于人于己都是有益的事情。
  
  一、乘借东风,把握先机
  
  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历史悠久,文化昌盛,典籍丰富浩繁。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类众多的优秀文化遗产得以代代相传,是和编辑活动密不可分的。人们的一切研究与创作成果要公之于众,并为公众所采用,离不开编辑的劳动。编辑在人类的文化建设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尽管在我国编辑活动有着漫长的历史,然而,编辑学作为一门学问在历史上却没有得到认可。中宣部出版局原局长高明光同志曾说过:“不少同志议论,离开了出版和出版物,学校教育无法进行,科学研究难以开展,甚至连国家民族的历史都不好谈了。与一个国家、民族的经济、政治、文化、历史有如此紧密联系的领域会没有学问吗?从一定意义上讲,新闻、图书馆等学科是从出版派生出来的,新闻学、图书馆学早已为世人公认,并在大专院校成为学科、专业,出版反倒无学了吗?”[1]
  新中国建立初期,虽然有少数人从事编辑教学与研究工作,但没有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产生影响。把编辑工作真正作为一门学问进行研究,是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我国出版事业的繁荣而开始的。针对我国编辑队伍专业骨干缺少、老化现象严重、文化知识跟不上科学文化新发展的形势,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83年6月6日作出了《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决定》指出:“为了适应开创出版工作新局面的迫切需要,加强出版队伍特别是编辑队伍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业务建设,培养一支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队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重任务”,强调培养一支高水平的编辑队伍工作的紧迫性。
  胡乔木在1984年3月至6月间多次提出在我国部分高校试办编辑专业的建议。遵照胡乔木的意见,当时的教育部会同文化部出版局召开座谈会讨论,并将讨论的意见于1984年7月23日以教育部党组名义向胡乔木写了一份《关于筹办编辑专业的报告》。25日,胡乔木复函教育部,明确表示:“编辑之为学,非一般基础课学得好即能胜任”,并指出在我国编写编辑学这类书是有基础的,因为“在历史上我国著名典籍的编辑经验,也有不少记载,不过需要收集整理”,“在有心人的努力罢了”。胡乔木还在信中表示,“为促成这个专业(或编辑、新闻专业)的诞生,我宁愿不惮烦言”。其实,倡导在高校建立编辑专业是胡乔木的一贯主张。早在1951年,他在第一届全国出版行政会议第二次会议上的工作报告中就提出,应当在大学建立出版系。1986年,当他得知杭州大学创办出版系的消息时,高兴地说:“杭大办出版系好,早点定下来。”[2]1989年10月,他在《在叶圣陶研究会成立会上的讲话》中又一次提出:“编辑是编辑,出版是出版,出版离不了编辑,但编辑是独立的学问。”[3]
  在胡乔木的热心倡导下,1985年,编辑专业首先在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三所重点大学试办。河南大学乘借东风,把握机遇,以学报编辑部为基地,在全国高校中较早开展了编辑学研究,并于1986年率先在全国招收编辑学研究生。
  
  二、开辟“编辑学研究”专栏,举起编辑学研究的旗帜
  
  早在1983年始,《河南大学学报》编辑部先后举办了十多期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书报刊编辑人员的培训班,前后参加人员近千人,反响较好。1985年,学报旗帜鲜明地开辟了“学报编辑工作论坛” 专栏(后改为“编辑学研究”专栏),定期刊登有关书报刊编辑理论的研究论文,正式举起编辑学研究的旗帜。
  专栏一开办就受到了学术界的欢迎与支持。山东大学《文史哲》编辑部负责人刘光裕教授在给编辑部的来信中说:“贵刊开辟学报编辑工作论坛专栏,是一个大胆的有远见的卓识之举,一来可以通过理论研究,提高学报质量,二来为广大编辑提供一个发表园地,有利于推动编辑学的研究,愿专栏长期坚持下去。”
  1986年10月5日,华东地区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年会在杭州召开。会议的中心内容是讨论在改革开放形势下学报如何提高质量,适应新形势。当日下午,在小组会上的发言中,我谈了《河南大学学报》编辑部坚持编辑、研究、教学三位一体的运作模式,特别介绍了开辟编辑学研究专栏和招收编辑学研究生的情况,引起与会人员的极大兴趣。《杭州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浙江省高校学报研究会副会长方集理同志说:《河南大学学报》的经验很好,他们作了开创性的工作,办学报的同志很有事业心,这些经验应该整理一下,作为简报,送国家教委加按语发给高校。他还在10月6日的大会发言中说:《河南大学学报》招研究生代表了学报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山西大学学报》的一位主编在会上说:《河南大学学报》发挥自己的高能量,招收研究生的经验值得推广。《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的负责人蒋广学同志会下对我说:你们在学报上开办了一个学报编辑工作论坛,这个旗帜举得好。
  与此同时,我们也听到另一种声音。诸如:编辑就是剪刀加糨糊;编辑不过就是在别人书稿上改改错别字的技术性工作,过去没学过编辑学,书也不是照样编出来了吗?过去的名编辑哪个是科班出身,学过编辑学?总之,编辑无学。这种看法在当时颇为盛行。面对种种质疑,编辑部同仁没有退缩,反而坚定了把这个专栏办下去、办好的决心。编辑部成立了编辑学研究室,并明确由王振铎、张如法教授执编这个栏目。
  稿源质量是一个专栏的生命线,我们把选稿标准定位在刊发学术性、理论性、应用性,兼有个性特色的文章。根据这个标准,刊发了一批有影响的文章,如《文化缔构编辑观》、《信息智化编辑观》、《试论中国当代出版理论与出版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出版研究与图书质量》、《社会科学稿件编辑中的几个问题》、《学术期刊质量的内外因素》等。这些文章有的出自编辑工作者之手,有的是长期从事出版理论研究的专家的精心之作。
  一个专栏要办出特色,还必须倡导不同意见的讨论,鼓励不同学术观点的争鸣。“专栏”曾经刊发了一篇关于学报特性的文章,引发了学报界关于学报性质与功能的讨论;另一篇《文化缔构编辑观》,在编辑出版界引发了关于编辑概念的讨论。这两个讨论持续了两年之久。
  主动邀请专家参与是办好专栏的一个重要条件。原国家出版局局长边春光、原新闻出版署副署长刘杲、《求是》杂志原副总编苏双碧、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史专家方汉奇、中国社科院知识产权中心主任郑成思、中国编辑学会原常务副会长邵益文、人民出版社编审林穗芳、北京印刷学院青年学者李频等,都先后为“专栏”撰稿。专家的支持为办好这个专栏提供了保证。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