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加强电子编辑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大力培养电子学术编辑人才

作者:林穗芳




  编辑学同传播学、信息学、新闻学、出版学等邻近学科的关系,我国的刊物曾发表不少文章讨论过,好像没有涉及与文本学的关系。文本学不同于我国把目录学、版本学和校雠学三者融为一体的古典文献学,尚未看到有哪一所高等院校的编辑专业或其他专业设置文本学课程。从西方的编辑学形成过程和理论框架看来,编辑学与文本学的关系比与上述邻近学科的关系更加密切。编辑学属于文化传播范畴,文化传播离不开文本,对文本编辑的理念和做法不同产生出不同的编辑学派——美英底本学派、德国历史考证学派和法国生成考证学派。理顺编辑学与文本学的关系对解决编辑学在学科体系中的定位和普通编辑学的构建问题具有重要作用。波士顿大学编辑学研究生的课程是以“文本学”(textual scholarship)为中心进行设置的,但不忽视编辑的实际应用技能的培训和必要的出版知识的传授;伯明翰大学“文本学和电子编辑研究所”的所名也是把“文本学”和“电子编辑”连在一起的,其目的显然是要提高电子编辑的学术内涵。上面摘引的牛津大学学者卢·伯纳德的有关论述,表明“提供一种关于文本和文本性的新观念”是电子编辑科学要达到的目标之一。
  英语text(文本)源自中世纪晚期拉丁语texture织物  有报道说我国研究生专业目录将作调整,希望能参照发达国家的做法,允许我国师资条件确实已经具备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名正言顺地以攻读“编辑学”学位的名义招收硕士生和博士生,以利于高级学术编辑人才的培养。培养可以有多种渠道,在职编辑和大学本科毕业进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攻读硕士/博生学位是一种正规的培养方式。参加国家的大型出版物电子学术版出版项目的开发也是一种培养方式,要是参加开发的研究生能够充分利用古文献数据库,研究大量的出土简牍,结合历代的通行本,编出一种高质量的《老子》或《楚辞》电子考证版,没有理由不授予博士或硕士学位。西方发达国家电子学术编辑(或数字人文科学)硕士/博生研究生必修和选修的课程几乎每一门都有现成的教材和大批参考文献,我们也应当有,一时编不出来或现有的不够用怎么办?有一个临时补救办法是委托有实力的电子专业出版社从有关领域的奠基性学术著作和能概括地反映国际电子编辑理论和实践最新进展的教材中选一批对我们有参考价值的书,购买版权在我国出一套《国外电子学术编辑研究丛书》原文版,增添一个对原著的评介和原著目录的中译文,正文不译,待国内的专家学者认定某一种有翻译价值时再组织翻译。
  在西方,任何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组织的电子学术编辑或数字人文科学研讨会几乎都是国际性的,与会者报告各自的科研项目的开发情况,如何解决所遇到的种种问题,经验的交流非常及时。在我国,电子学术编辑工作应当怎么做,存在什么问题,心里无数,想找一本专著或论文集来看看,就是找不到。原因大概是国内尚未开过以电子学术编辑为主题的全国性或国际性的研讨会,有关的文章也很少,难以结集出版。电子出版/数字出版研讨会和论坛倒开过多次,但出版研究毕竟不能代替编辑研究。编辑学研究的重点逐渐转向电子学术编辑,为促进编辑工作现代化、为更好地保存和弘扬本国和人类的优秀文化遗产服务,这是国际编辑学研究最近20年的一种发展趋势。我国是世界上保存古籍最多的国家,电子学术编辑怎样为我国古籍整理工作开创新的局面,就可以作为国内召开电子学术编辑研讨会的一个主题。多开一些不同专题的电子学术编辑研讨会,探讨如何更好地掌握和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实现出版物的创新和增值,使出版物的编辑质量越来越高,更符合科学要求,也是提高在职编辑的水平的一种重要方式。
  编辑学在我国比西方更早地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编辑学在我国赖以产生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不同于西方编辑学。但是,我们对电子编辑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起步比西方晚,至今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所以需要加强。构建包括普通编辑学和电子编辑学在内的完整的编辑学理论体系,面临思想观念和研究方法更新的问题。编辑学不仅要分部门、分媒体进行研究,也要进行跨学科、跨文化的研究。开展跨文化的比较编辑学(英comparative redactology/法rédactologie comparée)研究,更多地了解国外不同的编辑学派的理论研究成果,将使我国的编辑学视野更加开阔,内涵更加丰富,编辑学各个领域的学术研究水平将上升到新的高度。
  

[1] [2] [3]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