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眼见为何不为实

作者:景 兵

义,以偏概全,甚至盲目跟风炒作。
  同时。还要防止因为正面宣传引发的报道失实。2007年8月13日,《中国青年报》以《“爱心报道”何以引出索赔风波》为题报道了哈尔滨市一家媒体在反映一位下岗女工生活困难,呼吁社会进行爱心捐助的时候虚构事实,编造出患癌症的母亲泣血“托孤”的故事,结果引起当事人的巨额索赔。
  再次,在稿件的选取编辑过程中。我们应当把握新闻可以“违常态”。报道不能“违常理”的原则。新闻的“新”。一个指时态上的概念,另一个是相对于常态的事物而言。除了报道最新发生的事情外,还可以报道奇闻奇事奇人。新闻报道的手段和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但是不能有违党的方针、国家政策、法律法规、道德观念、民族习俗等。比如,一家报纸报道一位明星与他的爱车的故事。这位明星说他喜欢飙车,而且传授经验说在公路上跑到时速180公里以上电子眼就拍不下来了。这种新闻就是典型的“违常理”、违法规。
  另外,要注意报道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我们追求的传播效果应当是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要在节目中倡导先进文化,坚决抵制低俗之风,提高媒体报道的品位格调。对于趣闻奇闻等软性消息也要注意导向。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媒体的变革,新闻理念也在发生嬗变。涉及传播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公共关系等方面的很多新思想、新观念被引入媒体的运作中。今天的媒体更加注重如何去策划活动、推广节目、打造品牌。以及关注节目定位、目标受众和市场份额。对新闻事件的主动参与程度和介入的深度都是以往从没有过的。在当前激烈的媒体竞争中,个别媒体从业者显得躁动不安,急功近利,一些媒体对于新闻价值的判定,不看重谁的报道更准确、更客观、更全面、更深入,而是关注谁的报道更抢眼、更有卖点、更能造成轰动效应。在这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媒体大战中,我们更要看清方向,清醒地认识到,各种新思想、新观念对于新闻工作来说是可以学习和借鉴的,但不能影响我们的新闻观,左右我们的判断力,媒体必须肩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我们需要关注市场份额,但并不是要我们去做市场推销员;我们需要引领潮流,但并不是要我们去追时髦、讲低俗情调;我们需要“三贴近”,但并不是要我们成为迎合大众、娱乐大众的导演和演员。我们的身份仍然是新闻工作者。谈到新闻,我们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对新闻本质的认识上来,无论我们借鉴和采用什么样的形式和手段。“导向是新闻的根本,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我们始终不能背离的最基本的原则。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