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1999年第5期
朱可夫的政治浮沉
作者:丁明
历史上的许多事情,许多人物,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登上了顶峰,往往意味着下降的开始。可是,像朱可夫这样,从顶峰到谷底仅短短百十来日的,也并不多见。命运给这位在政治上不甘寂寞的老帅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
1957年10月4日,朱可夫离开莫斯科,先乘飞机去塞瓦斯托波尔港,然后,从那里坐苏联巡洋舰“古比雪夫号”赴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进行正式访问。
朱可夫一动身,赫鲁晓夫马上中断了在克里米亚的休养,返回莫斯科。然后,又马不停蹄地赶到基辅军区。用他的话来说,此行是“捕捉政治猎物”来了。“我想同军区的领导们见见面,听听他们说什么,和他们聊一聊。然后,在正式发言的时候,抛出几只小刺猥。”这段话听上去不着边际,但实际上却是赫鲁晓夫经过深思熟虑的临战动员。他不断地用各种方式,向军人们暗示他准备罢免朱可夫的意图,“军区领导们或多或少地正确理解了我的意思。”
从军区回来后,10月19日,赫鲁晓夫主持召开主席团会议,通过了《关于改进苏联陆、海军党的政治工作的决议》。然后,迅速在所有的军区、舰队,在各加盟共和国及地区,召开党的积极分子会议进行传达学习。《决议》是针对朱可夫而来的,这一点大家已不言自明。
国内动静不小了,但朱可夫尚在国外,有关人士又对他进行封锁,因而他并没有察觉。这正是赫鲁晓夫所期望的。赫鲁晓夫对马林科夫、莫洛托夫等人趁他出访芬兰,串通一气,准备扳倒他的事件记忆犹新,并深受启发。因而在朱可夫的处理上也照方抓药,以求减少不必要的干扰。赫鲁晓夫轻而易举地获得了成功。只是他没有想到,这种作法也会启发和教育别人。7年以后,勃列日涅夫如法炮制,而牺牲品则轮到赫鲁晓夫本人了。
事实上,朱可夫在回国以前,并非完全不知情。有一种说法,是说他还在阿尔巴尼亚的时候,情报总局的首脑斯·什捷缅科(名著《战争时期的总参谋部》的作者)就曾利用秘密渠道向他透露了这一消息。但他并没有相信,更没有大祸临头的感觉,仍按原计划回国。
在朱可夫回国的前一天,即10月25日,苏共中央主席团通过决议,准备在三天以后召开中央全会,讨论如何加强苏联陆、海军的政治思想工作。接到通知的人都心照不宣,所谓“加强政治思想工作”云云,不过是罢免朱可夫的代名词而已。
10月26日,朱可夫返回莫斯科。他后来回忆说:“有人‘建议’我立即去参加主席团会议。于是,我来到会场,开始汇报这一次出访的情况。可是,我突然发现,大家对此并没有多大兴趣,他们的兴趣完全在其它的地方。”
朱可夫的直觉没有错。会议不久便转入了正题。朱可夫发现,几个月前还同他一起向“反党集团”发起进攻的那些战友们,脸上的笑容突然间不知去向了。他们掏出事先准备好的发言稿,忙不迭地申请发言,对朱可夫进行各种指控。最后,按照既定的程序,免除了朱可夫的一切职务。
1957年10月28—29日,苏共中央召开了“十月全会”。同“六月全会”一样,这一次在全会上率先发言,并再度为全会定调的人物仍然是“党内理论家”苏斯洛夫。其他人,包括朱可夫手下的一些元帅和将军们,则大多鹦鹉学舌般地重复苏斯洛夫的定论,并根据自己的种种怨气,包括委曲和嫉妒,对朱可夫进行攻击。
赫鲁晓夫在全会上扮演了一个不光彩的角色。据称,当发言者攻击他的老朋友,攻击得不够“全面”,或者有一些话“模棱两可”时,赫便会主动出来“帮助帮助”,作一些必要的补充或者纠正。与此同时,他的发言则危言耸听:“我想,在对待朱可夫的问题上,应当采取坚决的措施。任何人,如果不服从党的利益,党是不会宽恕他的,不管他有多大的功绩……。这应当成为党的生活中的一条法则。”
朱可夫在全会上,除念了一篇简短的“检查”以外,没有对大家的指控作任何辩解。战斗结束,硝烟散尽,他才搞清楚谁是战斗的发起人和指挥者。看来,军事上的雄才大略,并没有能弥补老元帅政治上的稚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