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7期


民族志士连横及其《台湾通史》

作者:钟安西




  在马关条约签订至抗日战争胜利日本占据我国领土台湾的50年中,台湾岛上先后涌现了一群有气节、有知识的志士。他们秉持中华民族传统坚贞忠纯的志虑操守,像岁寒松柏一般傲立在风霜雪雨中,以其特有的方式与异族统治者进行抗争,为保存民族文化血脉,为宝岛光复回归竭尽心力,我国近人著名诗人、历史学家连横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一
  
  连横,原名元斌,小名重送,字武公,初号葛陶,后改雅堂,晚号剑花,别署慕真。1878年2月17日(清光绪四年正月十六)生于台南。连氏祖籍福建龙溪,始祖连兴位于清康熙中期随开发台湾大军来到岛上,卜居台南宁南坊马兵营,至连横已传祀七世。
  连横生时,台湾尚未建省。台南三百多年来一直为全台首邑(直到1885年建省后才逐渐被台北取代),荷兰殖民者曾于此营巢;郑成功(延平郡王)驱荷后在此建立东都明京;清朝是台湾府治。马兵营在城北,就是当年郑成功屯兵的故垒。在一片合抱的榕树遮天蔽日的绿阴中,郑氏旧物如古堡、石垣、校场、马道隐然犹存,斯人虽去,英风浩气长留海天之间!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连横从小就对郑成功充满景仰崇敬之心,并一生以这位民族英雄的气概勋绩作为自己的取法的楷范。
  连横的父亲连得政(永昌)是一位爱好读书、深明大义的商人,他熟读《春秋》、《战国策》、《三国演义》等书,经常以忠义节烈的故事教育自己的孩子,家庭的熏陶,从小在连横心中植下了浓厚的民族意识。
  连横幼时在家塾发蒙。连氏兄弟五人,连横行四,另有姐妹二人(三兄、五弟、幼妹早殇)。连氏祖宅地广十亩,四周篁竹环绕,庭园之间满植果木花卉。连横12岁那年,其父因家中人众扩造了祖居,又买下左邻一位官宦别业——宜秋山馆作为他们兄弟的读书之地。连横回忆他幼时的读书生活:
  (宜秋山馆)地大可五亩,花木幽邃,饶有泉石之胜。余少时读书其中,四时咸宜,于秋为最。宜赏月;宜听雨;宜掬泉;宜伴竹;宜弹琴;宜对奕;宜读书;宜咏诗;无往而不宜也。
  我先君经商数十年,自是多家居。夕阳西下,树影扶疏,辄扫落叶瀹水煎茶,坐石上读常事。……其时我二兄已入泮,士大夫之来我家,必竭诚款之。春雨之后,新笋怒生斸而烧之,用以饷客,食者靡不称美。或果实熟时,猱树而摘之以饷客,客无不果腹者。余时虽穉少,除读书养花之外,不知有所谓忧患者,熙熙皞皞凡五六年。
  少年连横在这样优雅的家园中无忧无虑地成长。然而近代中国灾难深重,复巢之下,安有完卵,外敌袭来,无人可免。仅过六年,一场巨变彻底改变了连横一家的生活。
  1895年,清朝政府在甲午战争中失败,被迫将台湾割让日本。5月29日,日军在台湾北部登陆,倾复了台湾官民为抵御日本侵占成立的“台湾民主国”。随后,民主国大将军刘永福在台南继续指挥抗日战事。经数月苦战,终因力量相差悬殊而不支。10月,日军五万人合围台南,21日台南失守,日本占领台湾全岛。
  当年连横18岁,家难随国难接踵而来,他的父亲因故乡沦亡悲愤不已,于8月14日辞别人世。台南陷落不久,日本政府相中城北环境,要在此建造法院、宿舍,征购了连家祖屋。于是连氏家族被迫别离了已经聚居二百余年的故宅流散四方,连横一家也迁到城西。
  在这场抗击日本侵占轰轰烈烈的斗争中,连横尚来弱冠,又值丁忧家居,不能起而执干戈卫社稷,但是台湾人民为保卫乡土不惜牺牲与入侵者殊死决斗的事实深深感动了他。他收集了许多民主国和台南抗日政府的文告,以后,在他写作《台湾通史》时,这些在战火中幸存的断简残楮便成为珍贵的史料。也就在这时,杜甫感叹乱离的诗引起他的共鸣,他开始习诗。于是手录少陵全集,深得杜诗三味,后来遂成为蜚声全台的诗坛名家。
  
  二
  
  1897年,连横已长大成人,不能忍受统治者的横暴,孑然一身来到大陆,进上海圣约翰大学求学。但不久奉到母令要他回台完婚。连横不忍拂逆寡母的意愿,只好返家迎娶。夫人沈璈(少云),出身一位寄籍台南的大陆富商家庭,知书识礼,温顺贤惠,善于持家。夫妻情感甚笃,连横沉浸在婚后的幸福中,一时不再作远游之想。
  但是,美满的家庭生活不能抚平连横心中的痛楚。台湾沦丧后,一群不甘俯首做顺民的士人在彷徨苦闷中,经常以诗浇愁,发抒国破家亡之痛和思怀祖国之情。他们结成诗社,互相策勉,彼此唱和,刊行诗集,岛上一时诗风大盛,历40年而不熄。这种现象在台湾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当时中国各省区也是唯一的。日本占据台湾后,处心积虑消灭中华文化,同化我同胞,我民族文化之精华——诗歌彼时在台湾勃兴,无疑起着震天声于大汉,维斯文于不坠之作用。连横婚后不久,便与10位诗友结成日据时期台湾岛上成立的第一个诗社——浪吟诗社(1897年)。以后,诗社如雨后春笋似的在全岛各地出现,最多时数量超过一百个。
  连横文名日著,1898年,被台南的一家报纸——台澎日报(后改台南新报)聘为汉文部主笔(日据时期,当局不许岛上发行汉文报刊、但在早期,为笼络人心,也在他们的报纸上开设若干汉文专栏)。于是连横利用这一条件,不断地在报纸上发表一些精粹的小文章,介绍台湾各地的山川、古迹、物产、风俗等,唤起人们的乡土之恋。这年是他报人生涯的开始。
  连横尽管有了一份安定的、收入不菲的工作,但毕竟是活在异族旗下,于是四年之后(1902年),他再次来到大陆。但一到厦门,看到晚清官场的腐败萎靡景象,又十分失望,他深感清朝政府不足有为,不久又返回台湾。经过此行,他服膺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纲领,将光复台湾的希望寄托在祖国的复兴上,开始参与推翻清朝的斗争。
  
  三
  
  1905年,同盟会加强了反清活动,国内政情也出现新的发展,连横在彼岸觉察到了这种变化,便携眷移居厦门,他在那里办了一份名为福建日日新报的报纸,以激烈的言论宣传革命排满思想。南洋的同盟会人士得知这一消息,派了一位闽籍会员到厦,准备将它改为同盟会机关报。清朝官府对这份报纸感到犹同芒刺在背,必欲扑灭而后安。有一次,连横正在理发,清吏闻风而来,幸好他得到内线及时通报,急遽走避,方免于缧绁之灾,其时他头面须发尚未剪理完毕。清朝官府几度搜捕不获,最后竟串通驻厦日本领事馆强行将报馆封闭,正在这时,连横忽接丈人在台去世的讣告,于是不得已又回台湾。
  连横岳丈沈鸿杰(德墨),福建安溪人。早年经商南洋,经常往来台湾,以后定居台南,以经营蔗糖、樟脑成为巨富。但是割台之后。督府当局将樟脑改由官营,蔗糖之利又被日本财阀攘夺,加上沈公年事渐高,产业遂一蹶不振。长子沈伯龄(少鹤),与连横年龄相仿,两人情逾手足,最称莫逆,立志重振家业。然而雄图未展,便在风雨交加中一夕暴卒,连横为此哀恸欲绝。如今沈公又在饱尝暮年丧子之痛后含恨撒手人寰。连、沈两家在日据之初短短的十年中便经历了如此悲惨的遭遇,更坚定了他与异族不共戴天的决心。从此,推翻清朝,光复台湾便成为他毕生追求的两大宿愿。
  连横返台后回台南新报任职。次年,与诗友创立南社。1908年,连横离别了曾经给予他无限快乐,又使他感到无穷悲伤的故乡台南,举家迁徙台中,随即加盟台湾报界的另一重心——台湾新闻。从这时起,他开始撰写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部著作——《台湾通史》。次年,连横加入当地著名诗社——栎社,该社由本地名流林痴仙、赖悔之、林幼春等人发起,几乎囊括台湾中部所有能文之士,是当时台湾岛上最重要的文人团体之一,以后,它的许多成员成为台湾民族运动的健将。
  连横想以移枝别栖聊且减轻胸中悲苦,但是统治者凶焰易地则皆然,他心里充满抑塞愤懑之气,1911秋,大病一场几至不起。然而这时,人们企盼已久的辛亥革命发生了,满清王朝终于被推翻,中华民国在经过无数先烈流血牺牲后诞生。连横精神为之一振,心中充满希望,于是,决定立即归国投効。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