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珍藏心底多年的秘密
作者:赵韫如
等待着他。
他的脸庞很憔悴,像是变了一个人。我们都谈了别后相互的经历,说着说着,从前那个时候的他又回来了。这一次,我才知道他第一次回华盛顿的时候,一下飞机就被戴上了手铐。但谈到自己被捕入狱,换上囚衣,戴上手铐时,谢伟思像个孩子似地呜呜哭了,我的眼泪也止不住地默默流淌。他告诉我:“我出事后,一直担心国民党会不会对你有什么不利,后来知道你一直在演戏,也就放心了。”
这一次我告诉了他:“我女儿的父亲是韩恩,她是在我想忘记你而不能的情况下有的。我和韩恩在一起的时间不长,到现在他也不知道我有了这个孩子。我一直想把她当做你的孩子来抚养,这件事情我也告诉了我们的朋友安娜李。”我告诉他:“我当时很难理解,你怎么会有了第三个孩子。你的夫人从西岸赶来看你,也很不容易吧?”他说:“没有爱也可以有孩子的。”当谈到我们失去的孩子时,两个人不禁抱头痛哭,仿佛回到了过去相濡以沫的日子,隔阂没有了,不能自已。这时坐在一旁的他的朋友,拿起了电话,说:“我们很好。”我立刻感觉到,这是在暗示谢伟思,要他收敛对我的感情。
我准备离去,谢伟思最后对我说:“中国我还是要去的,希望你等我10年。”
我心想:别说是10年,20年我都会等你。可是,这样做对你的处境好吗?停了一会儿,我违心地说:“我不等你,希望你能够集中精力地解决自己的问题。”说这句话时,我真是肝肠寸断,心都在滴血!
我要走了,当回想到来路上那一双双“眼睛”,想到他为什么让我住在女青年会时,我明白了他是不自由的。于是我站起来,告诉他:“我走了,我不要你送我,我自己能走。”他目送着我离开。
下楼时,我看见他朋友的太太进门了,原本想和她打个招呼,但她一看见我,就好像见到一个麻风病人似的,躲着我转着弯上了楼。这时,我更觉得我不让他送我是对的。
这次见到谢伟思,至少我去见他的目的达到了:他没有辜负我,还是爱我的。是因为外力,使得他是这么一个状况。以后,我们见面后的一席话,总是不停地在我脑海里盘旋,都使我想起他对我的爱,对我的好,对我的体贴和思念,使我感觉我们就像从来没有分开过一样,天涯咫尺,一直如此。以后的30多年我始终是一个人。
从50年代起,我跟谢伟思有20年没法子通信。1972年中美恢复关系时,通过美国联络处的关系(那时候还不叫大使馆),谢伟思又来到了中国。我虽然知道了这个消息,但没有权利去问,更别说去见他。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他什么时候来过我是通过报纸知道的,也知道总理接见过他。到了第四次,他在来中国之前,给我写了一封信,信上说:我要见你,我不明白为什么78年了我还不能见你。因为我72年的时候来,75年的时候来,他们拒绝给我关于你的消息,我明白。但是78年了(意思是“四人帮”都已被打倒了)还不让我见你,我就不明白了。原来说根本不知道你这个人,现在说你在北京,但在那儿呢?不知道(实际上当时我正在拍《蔡文姬》的影片)。我见到这封信的时候总理已经不在了,我就写了一封信给邓大姐。
这封信我写得很恳切。我说:您跟总理都知道我和谢伟思的关系,我们过去相爱过,可是我们不相属。现在呢,他,甚至他的爱人跟我只是美国人民和中国人民的关系。中美都建交了,我们也应该见面了,这一次我一定要见他。写这封信,希望您能帮助我实现这个愿望。
这一封信,我请赵炜同志转交给了邓大姐。邓大姐很快作了批示,等谢伟思到了北京后,北京人艺不仅请他吃饭、送给他一些关于我的剧照,在吃完饭后还请他去参观了我们的后台。为此,周汀曾写了一篇文章,说谢伟思和我“鸳梦重温”了什么的。这怎么可能呢?我是这样一个人,我是怎么说的,就要怎么做。我既然答应了邓大姐,那么从那以后,一直到谢伟思去世,我都和他保持了这样一个关系——友谊,永恒的友谊。过去了的就让它永远过去。
假如有人因此要说我是一个“强者”的话,我觉得我之所以能够坚强起来,真正能够正确对待这件事情,是在新中国、新社会受到了教育,有了正确的人生观,知道如何辩证地看问题,如何去做人。以后我跟他的关系,就是按照我曾经对邓大姐的承诺——“友谊”。所以我对得起邓大姐对我的信任,也对得起他的妻子,对得起他;我们的友谊可以一直维持到最后,是真正的朋友。事实也是如此。
谢伟思的案子在美国经过20多年的审查之后,终于得以彻底平反,他后来写了本书《The Lost Chances in China》,把自己在中国所见所感,所做的事情很忠实地写出来。在书的首页,他有这样一句话:NO legacy is so rich as honesty.——Shake speare(没有比忠诚更宝贵的财产了——莎士比亚)。而我认识的这个人,正是一个忠诚、正直、有良心的美国公民。
(责任编辑 谢文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