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永远的怀念
作者:本刊特约记者
他觉得要为国家服务,所以他回来就要为中国的科学事业打基础
在广东罗湖口岸,郭永怀夫妇刚刚踏上祖国的土地,就从前来迎接他们的中国科学院的何祚庥等人手中,接到了老友钱学森写给他的信,信中写道:“今天是足踏祖国土地的第一天,也就是快乐生活的头一天,忘掉那黑暗的美国吧。”
受到党和政府以及科技界热烈欢迎的郭永怀回到祖国以后,马上就和钱学森、钱伟长等人一起投身于刚组建的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的工作中。1956年底,成立仅几个月的力学研究所就迅速发展成为全国力学研究中心,不久,郭永怀受命出任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当时正值力学所发展扩大、任务艰巨的关键时期,作为力学所的副所长,郭永怀肩负了相当繁重的工作任务,从国外带回来的大批唱片,也仅仅在周六的下午稍事休息时偶尔听过两次,以后就再也没有时间欣赏了。
力学所前任所长、中科院院士郑哲敏回忆说:“郭先生回来后马上就参加力学所的工作。钱先生在1956年给国家写了一个建议书,要搞导弹,所以他的时间在所里面越来越少。整个所怎么办?他们讨论得很多。当时他的任务很重,1958年以前,我们是一个小所,只有几个研究组。1958年一下扩大了,给科学院提出来搞上天、入地、下海。他影响最大的还是空气动力学这一块。然后就是爆炸这一块。”
郭永怀的学生俞鸿儒院士说:“郭所长是非常和气的,对所有人都和气。他说知识分子都希望自己取得一些科学成果,从个人取得成果这一点来看,回国是要受到损失的,因为当时咱们各种环境都不如美国。但是他觉得要为国家服务,所以他回来就要为中国的科学事业打基础。而且他也教育我们这样做。”
1960年是中国核武器研究艰难的一年,苏联政府突然照会中国政府,决定撤走在华的核工业系统的全部专家,随后又停止供应一切技术设备和资料,这给刚刚起步的中国核工业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困难。在此困境下,中央决定走自力更生的道路,根据钱三强的建议,抽调中国第一流的科学家参与中国的核计划,从全国调集了一支由105名专家学者组成的特殊队伍攻关。在钱学森的推荐下,郭永怀这位以跨声速流动与应用数学驰名世界的力学家,加入了铸造核盾牌的行列,与实验物理学家王淦昌、理论物理学家彭桓武组成了核武器研究最初的三大支柱。在这支攻关队伍中,郭永怀受命担任二机部九院副院长,为了便于科技攻关,九院成立了四个尖端技术委员会,郭永怀领导场外试验委员会,负责进行核武器研制的实验和武器化。
为了加快核武器的研制步伐,1963年,党中央决定将集中在北京的专业科研队伍陆续迁往在青海新建的核武器研制基地。作为原子弹场外试验委员会主任委员的郭永怀多次深入爆轰试验现场,指导科研人员反复进行物理引线、引爆方式、环境试验和炸药爆轰波理论计算及安全论证等研究。在零下25度的大戈壁上,郭永怀与年轻科研人员一起为原子弹研制辛勤地工作。
在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奋斗的日日夜夜里,郭永怀负责的力学研究和设计指导工作,对解决原子弹引爆方式等关键问题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在郭永怀的倡议和积极指导下,中国第一个有关爆炸力学的科学规划迅速制定出台,从而引导力学走上了与核武器试验相结合的道路。同时,郭永怀还负责指导反潜核武器的水中爆炸力学和水洞力学等相关技术的研究工作;在潜—地导弹、地对空导弹、氢氧火箭发动机和反导弹系统的研究试验中,也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对核装置引爆方式的采用上,郭永怀提出了“争取高的,准备低的,以先进的内爆法为主攻研究方向”的科学建议;为确立核武器装置的结构设计,他提出了“两路并进,最后择优”的办法,为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确定最佳方案,对一些关键问题的解决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由郭永怀提出的这一方案不仅为第一颗原子弹研制投爆所采用,而且为整个第一代核武器的研制投爆所沿用。
在完成艰巨工作任务的同时,郭永怀还承担了大量的教学任务。他不仅组织力学所与清华大学的力学研究班的工作,而且还在195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建化学物理系之际,出任首任系主任。其间,郭永怀创办了《力学学报》和《力学译丛》,并亲任主编,翻译出版了《流体力学概论》等多部学术名著,先后开展了新兴的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电磁流体力学等多项课题的研究,其成果不断引起国际科学界瞩目。今天,他指导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已经成为教研和国防领域的骨干。他的研究生之一、现任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的张涵信院士,至今仍深刻感受到当年在选择课题时,老师要求要把有背景的课题兼及应用、发展,要有创新思维的教诲对自己发展的关键影响。
中国科协名誉主席朱光亚先生在回忆郭永怀时深情地评价:郭先生是一位才华横溢、有远见卓识的著名科学家和技术领导人。他理论功底深厚、思维敏捷、思路开阔,而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善于在工作中准确把握科学研究的方向。在九院工作期间,郭先生始终深入到科研工作的第一线,为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发展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
在西北生活还是挺艰苦的,有时候就想烧杯热茶喝
在致力于发展中国核武器的整整8年时间里,郭永怀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朱光亚很少接受采访,但是为了郭永怀先生,他接受了北京电视台《世纪之约》栏目的采访,谈到郭先生在中国国防事业中的杰出贡献时,朱光亚说:“在工作中,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不图名利,不以名教授、名专家自居。同时,还十分重视对年轻科技人才的培养,关心青年人的成长,常把自己比喻成‘一个铺路的石子’,在工作中很注意树立大家的威信,体现了一名科学家的坦荡胸怀。”
位于青海省海拔3800多米的戈壁试验场,气候环境十分恶劣。在这里从事核武器研究工作的科研人员,由于高原作业,加上要抢时间争速度,因为缺氧所造成的头晕、胸闷、心悸、厌食等身体不适,再加上营养跟不上,导致不少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高原浮肿反应。当时还很年轻的郑裕泽说:“一般年轻人跑100米,平地里跑十三四秒的话,到那里也得要18秒。”由于工作的特殊性,郭永怀每年有几个月必须经常奔波于北京和青海之间来回指导工作,这样就越发加重了高原反应复发的频率。当时已经有50多岁的郭永怀由于身体健康状况不好,显得很老,但一直在坚持工作。他与年轻的科研人员一起,克服了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经常在试验现场风餐露宿,实在支撑不下去了,才钻进帐篷,在一张小铁床上恢复一下体力。有好几次郭永怀都差点晕倒,但稍作休息后,又硬撑着和试验人员一起作业,一道攻关。
即便这样,作为妻子的李佩,也只是偶尔才听到郭永怀说,在西北生活还是挺艰苦的,有时候就想烧杯热茶喝。于是李佩给他买了一个酒精炉,后来因为担心没有酒精时无法使用,最后还是让他带上一只小电炉和一口小锅到西北去了。至于在那里的其他情况,李佩则再也没有听郭永怀提起过。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是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的时刻——在西北高原浩瀚的沙漠上,一声巨响,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炸响了!当蘑菇状的怒云扶摇升腾时,人们无不欢呼雀跃。这一刻,郭永怀却因疲惫过度而突然瘫软在地。
作为妻子的李佩一直不知道丈夫所从事的工作。郭永怀也从不让妻子收拾自己的东西。他每次回家时不是行色匆匆地说要出差,就是要忙着到所里去工作。直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郭永怀与王淦昌、陈能宽在家中举行了一次喜庆的聚会,李佩才猜测到,他们可能在从事核武器实验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