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苏共二十大的内外反响和中苏关系
作者:俞 邃
秘密报告在社会主义阵营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也引起巨大反响。社会主义国家除南斯拉夫一片喝彩声外,其他国家多半是疑虑、震惊和茫然。反应最强烈的是波兰和匈牙利。
1956年6月,波兰发生“波兹南事件”。在赫鲁晓夫秘密报告的影响下,6月上旬,波兹南斯大林机车车辆厂工人要求减少税收和增加工资。当局表示可以考虑减少税收,但拒绝增加工资。工厂派往华沙的代表团没有同政府达成协议。6月28 日,斯大林机车车辆厂的1.6万多名工人举行罢工和游行示威,不少群众加入游行队伍。他们要求市委领导接见其代表,遭到拒绝。人群中传出派往华沙的代表团被扣留的消息,引起群情激愤。在敌对分子煽动下,部分游行者冲击党政机关和市委大楼,夺取武器,枪击公安人员。当局出动军队进行镇压,造成数十人死亡,200多人受伤,几百人被捕。6月29日,波兰领导人讲话称这次事件是“挑衅分子”在“帝国主义特务和暗藏的反动分子唆使下”,企图“夺取人民政权”。6月30日,当局采取一些缓和矛盾的措施,机械工业部部长被降职;向斯大林机车车辆厂征收的税款将分期发还给该厂工人;为事件中的受难者举行安葬仪式等。骚乱平息下去。10月19 日至21日,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委员会选举产生新的领导核心,将“斯大林分子”排除出政治局,并选举刚从监狱里释放出来的弗拉迪斯拉夫·哥穆尔卡为中央第一书记。哥穆尔卡认为,波兹南工人走上街头“抗议反对的不是人民波兰,他们抗议反对的是对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的歪曲”。赫鲁晓夫和苏联其他领导人于10月19日飞往华沙,同时苏联坦克兵团向华沙推进。波兰领导人坚决予以抵制。中国共产党规劝苏联领导人不要使用武力,产生效果,所有驻扎在波兰的苏联军队返回基地。“波兹南事件”后,东欧一些国家社会动荡加剧。
1956年10月,又发生“匈牙利事件”。苏共二十大之后,匈牙利劳动人民党内外要求批判拉科西·马加什的情绪日益强烈。7月,拉科西被解除中央第一书记职务,由格罗·艾尔诺接替。匈牙利政治形势更趋恶化。10月22日,裴多菲俱乐部向匈党中央提出“十点要求”,要求将拉科西开除出党,由纳吉出任总理,按平等自主原则调整匈苏关系等。布达佩斯从10月23日清晨起,先是几千名大学生,随后增加到大约10余万市民举行示威游行。大多数参加者要求纠正错误,实行新的经济政策,要求纳吉·伊姆雷出任总理。格罗·艾尔诺发表广播演说指责示威游行,进一步激化矛盾。当天夜晚,一批暴乱分子武装袭击国家广播大楼,随即攻占电台以及一些武器仓库和警察哨所,进而袭击公安部队人员和共产党人。深夜,匈牙利政府宣布改组,由纳吉·伊姆雷出任总理。纳吉向全国发表广播讲话,声称这次事件为反革命事件,政府已请求驻扎在匈牙利的苏联部队协助平息叛乱,要求闹事者放下武器。此后,暴乱波及全国。10月28日,纳吉在广播讲话中宣布苏军将撤离布达佩斯,解散国家保安局,成立新政府。10月30日,纳吉宣布取消一党执政,3天后组成四党联合政府。10月31日,以卡达尔·亚诺什为主席的匈牙利劳动党中央六人主席团宣布解散匈牙利劳动人民党,重建新的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11月1日,纳吉宣布匈牙利退出华沙条约组织,实行中立,呼吁联合国进行干涉。11月4日,以卡达尔为总理的匈牙利工农革命政府宣告成立,提出请求苏联部队帮助恢复国内秩序。同日,苏军进入布达佩斯,平息了骚乱。纳吉被捕并被处死。此后,尽管对“匈牙利事件”的性质评说不一,但是事件由于苏共二十大引发,则是无可置疑的。
秘密报告在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队伍中也引起巨大混乱。英国共产党中央于4月1日通过一项决议,要求苏共中央就赫鲁晓夫的报告发表一个公开声明。6月22日,英国《工人日报》又刊登英共政治委员会声明,对苏共中央没有就赫鲁晓夫的报告问题发表公开声明表示遗憾。
美国共产党于6月25日发表声明称:“我们认为,苏联共产党自己原是应该发表这篇演说的。我们不能同意这样的看法:所谈到的问题,不管多么令人痛心和可恶,完全是苏联共产党内部的事……把所有的错误和违反社会主义原则的行为都归于一个人是同把苏联社会主义进展中的一切成就和伟大成绩归于一个人一样错误的。”
法国、意大利的共产党二战后曾一度成为本国最大的政党,但秘密报告的传播,特别是“匈牙利事件”之后,共产党员大批退党,共产党的力量和影响迅速削弱。西班牙共产党总书记多洛雷斯·伊巴露丽回忆说:得知苏联领导人揭露的令人痛苦的事实后,我们感到异常压抑和沉重,似乎还是茫然无知好些。
“匈牙利事件”发生后,全世界许多国家的共产党员纷纷宣布退党,最著名的就是当时的美国共产党领袖法斯特公开谴责苏共对匈牙利人民的暴力镇压,并宣布退出共产党。
亚洲国家各党的做法比较谨慎,如在朝鲜、越南和印尼共产党内,严格限制关于个人崇拜问题的传达和讨论,所以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
历史事实证明,秘密报告虽然揭开了斯大林个人崇拜和苏联模式弊端的盖子,一定意义上有助于推动各国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但是实际结果却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关键在于斯大林问题提出方式的草率性和对斯大林功过评价的片面性。苏共在没有做好充分思想准备和组织准备的情况下抛出斯大林问题,传达的步骤之乱、范围之广和速度之快都脱离了人们的接受能力,事后又缺乏周全的解释和教育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严重的后遗症就是不言而喻的了。
苏共二十大与中苏关系
中国共产党重视与苏联共产党的关系,派出以朱德为团长、邓小平为副团长的代表团参加了苏共二十大。朱德在大会上宣读了中共中央贺词。2月19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对赫鲁晓夫的工作报告给予正面评价,认为这个文件以深刻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分析,总结了苏联的历史性成就,规划了苏联人民继续前进的道路,同时也指明了各国人民争取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的方向。
苏共二十大召开之前,苏联方面曾向中共代表团暗示要在大会上批判斯大林。中共代表团请示中央后,决定对批判斯大林的问题不予表态。在苏共二十大整个过程中,中共代表团都不知道赫鲁晓夫做秘密报告一事。大会闭幕后的第二天,苏共中央联络部的人向中共代表团通报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只口译一遍就把稿子拿走了。
苏共二十大召开后,鉴于当时中苏两国、社会主义阵营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需要团结的大局,以及我们自己的认识程度,《人民日报》还是全文刊登了包括米高扬发言在内的苏共公开发表的所有重要文件,新华社《内部参考》详细报道了西方报纸对和平共处方针和米高扬发言的评论,以及苏联为大批20世纪30年代政治镇压受害者平反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