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走马观花话台湾
作者:孙大力
观光宝地乡情浓郁
台湾岛景色的确迷人,可以说是大自然赐予中华儿女的一块不可多得的宝地。由于地跨亚热带和热带,既可以看到许多同祖国大陆类似的美景,又可以领略许多在大陆看不到的风光。全岛虽然四季分明,但气候温和,景色全年葱绿。岛内虽然矿产资源不多,但适宜种植,物产十分丰饶。由于全岛很早即重视环境保护,且人口不多,游客也不多,所以各旅游景点都能得到妥善保护,自然天成,水清山绿,花鲜地洁,天蓝海净,空气清新,几乎看不到垃圾。岛内交通十分便利,高速公路可通达各县市几乎所有景点,而且许多路段不收过路费。虽机动车拥有量已达到平均4人1台,但路上并不拥堵,行车很守规矩,秩序井然。因此的确是适宜人居和观光的地方。
我们一踏上这块土地,就感到既陌生又熟悉。陌生的是到处飘着青天白日旗子,熟悉的则是风土人情。街道两旁中国风格的建筑、中文书写的广告和店铺招牌、几乎完全以大陆地名命名的街道、路上行人的衣着和谈吐、熟悉的中国乐曲和相当标准的普通话……使人感觉似乎就置身于大陆的某一个城市,而且还是地方特色并不突出的城市。台湾岛的原住民本来不多,一半都是来自大陆五湖四海的同胞。不论是接待的导游,还是路边商贩、商店和宾馆的服务员,一听我们是大陆来的同胞,不管是问路还是购物,都会很热情地提供服务,显得十分亲近。
能使大陆同胞有这种感觉,应当说同当年蒋介石到台湾后的某些政策不无关系。蒋氏率国民党残部到台湾后,把岛上大小城镇划给各部驻扎,并要求按大陆习惯重新命名。其本意当然是提醒人们:国民党军政人员来自祖国大陆的五湖四海,不要忘了有朝一日还要“反攻大陆”。但这样做的效果却是强化了中华文化和大陆传统对台湾的影响。因为国民党各部队各部门的主力或其长官,大都集中出自大陆的某一地域,根据这一政策,他们自然就把所驻扎地区或街道重新以其大陆的来源地命名,或根据当年在大陆的习惯用国民党领导人的名字命名。于是1949年后,台湾各市县就有了“中山路”、“林森路”、“广东路”、“云南路”、“重庆路”、“宁波路”、“山东路”等这类地名,几乎各省的名称都用了,而且只要是以大陆省市命名的地方,那里多数居民的原籍肯定也是大陆的那个省区。不仅国民党各省籍官兵(包括家属)的居住地相对集中,而且这些官兵家乡的风俗习惯也自然得到了保留。如果某位老兵或是家属在其居住地开一家餐馆经营家乡菜,只要口味相对地道,就会有相对固定的食客前去捧场,借以聊寄思乡之情,即使赚不了大钱,也肯定能维持经营。这样的习俗不但当年的国民党老兵保持着,而且也延续到他们的后代。
中国人的乡土观念是无法割舍的,无论到何时何地也改变不了,而且越是远离家乡,越是情结深重。特别是在台湾这块与大陆近在咫尺却又被长久隔离的土地上,乡情就显得格外浓郁。
蒋氏治理举措颇多
从1949年到1988年,蒋氏父子先后在台湾主政近40年。这40年中,国民党在政治上实行独裁统治,对任何可能威胁其统治的力量都实行高压政策,但在经济上采取了相对放开的政策和措施。再加上国民党从大陆撤退时带来的大量资金、技术和人才,美国提供的巨额经济援助(从1951年起至1965年6月30日美国停止对台湾的经援止,美援总数达14.82亿美元),以及有利的国际形势等外部因素,台湾经济得以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一度成为亚洲“四小龙”之首。蒋氏父子治理台湾的一些做法值得一提。
首先,国民党到台湾后吸取在大陆失败的教训,重视农业和农民,成功地进行了土地改革。其主要做法是由政府从地主手中购买多余的土地,然后分配给农民耕种,而且条件优厚。农民还可向政府买地,不用付现款,只需用物产分20年返还。这些我们已经熟知了,但这一做法的背景和效果还是值得认真考察一番。
20世纪40年代前,台湾岛有人口约400万,以农耕为主,地多粮足。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日本殖民者为应付战争之需,挽回败局,拼命发展军工产业,致使岛内农业萎缩,粮食日渐紧张,人民生活困苦。国民党接管台湾后,大陆人口陆续迁来,到1949年,随国民党来台的军政人员增加到200多万,更加剧了粮食匮乏,并严重影响到社会稳定。为求生存,国民党当局不能不重视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问题。这是国民党进行土改的一个重要背景。
好在台湾具有发展农业的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四季常温,雨量充沛,土壤肥沃,人口又不多。如东部的宜兰县,地处海水冲击而成的一片三角形平原,也是台岛唯一的平原县,年平均降雨量2000多毫米,很适宜农作物生长,种稻谷可一年三熟,只要年景好,一年收成即可满足全岛大部分人口的粮食之需。因此,实行土改后,由于农民有了土地,政府重视农业生产,很快便解决了岛内的吃饭问题,粮食不仅可以自给,而且还有大量剩余出口。这是台湾土改的直接效果。
第二,在解决粮食问题的基础上发展工业,不断增强经济实力。国民党当时制定的经济发展方针是以农业促工业,以工业支持农业,保持和发挥岛内的特色和优势。粮食的问题解决后,政府对大片土地实行休耕,并腾出多余土地和劳动力发展加工业。根据这一政策,国民党当局先在高雄开辟了出口加工区。利用当地临海水深的天然条件,建设港口,利用岛内劳动力资源和价格低廉的优势,大量引进外资,发展工业,推动出口,再加上当时美国和日本等国的支持,这一举措很快见效。高雄成为加工区后,随着港口的兴建,造船、钢铁、石化三大产业全面启动,发展迅速,成为全岛经济发展的引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台湾抓住西方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大力发展加工业,经济迅速崛起。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台湾一方面仍然重视发展农业,特别是特色农业和环境保护,如宜兰、屏东等农业县,继续坚持以种植业生产为主,并且抵制任何工业项目,使这两个县至今仍保持着地肥水洁的生态环境和田园风光,整个台岛的农民生活都很殷实,几乎看不到城乡差别。另一方面,工业生产开始向发展高科技产业转移。这一时期,由于受祖国大陆的开放政策吸引,台湾岛内的加工业大量向大陆转移,腾出土地和力量集中发展以电脑配件、生物制药为主的科技产业、专事研发设计的创意产业,并在新竹、台中等县建立科技园区。
以上这些因素使台湾在较长的时间里(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都保持着两位数的发展速度,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社会也比较安定。生活普遍富裕起来的老百姓不仅对经济前景充满信心,而且消费和享受的欲望普遍强烈。有的台胞回忆:当时的台湾好像人人手里都有余钱,都有投资发财的冲动,平均18 个人当中就有1个老板。城市里店铺林立,几乎每个店铺开业都能赚钱,大家都不吝惜花钱。股市投资更火爆,指数到了1万点上下,一派繁荣景象。
第三,以重点工程推动经济发展。除了依托农业发展工业、兴建出口加工区、科技园区等举措外,国民党为推动台湾的经济发展,还特别重视集中力量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蒋经国主持的环海高速公路等十大重点建设。这些建设有力地拉动和支撑了台湾的经济发展,而且至今仍在发挥作用。岛内外对此都有共同评价,不用多说。不过,这次亲临台岛又发现,当年的国民党其实很早就对基础设施高度重视,将其作为重点工程,全力经营。当然,其初衷倒并不单是发展经济,而更多是出于军事目的,如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很多只是为了战备需要,但它们的开工和建成,却主要是在刺激经济方面发挥了作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从台湾西部穿越太鲁阁大峡谷到台东的跨岛公路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