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追求精神生命 享受快乐人生
作者:伏凯燕
外婆生活在一起,父母很少来看他,他渴望回到与家人一起生活的幸福时光;他觉得,连父母都不要他了,谁还会要他呢?他不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真正对他好的人。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张老师与小吕促膝长谈了一次,告诉他成人世界有许多无奈,父母的选择有他们的理由,他已是一个小男子汉了,应当具备面对现实的勇气,学会照顾自己,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快乐地生活、学习。接着,张老师又给小吕的家长打电话,反映了他的苦闷和现状,建议家长定期轮流来学校看看他。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小吕变得上进了、快乐了。
培养学生良好习惯。英国哲学家罗素说过“人生幸福在于良好习惯的养成。”叶圣陶也指出“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惯、劳动习惯、语言习惯、礼仪习惯、学习习惯等,既是学生优秀品德和美好人格的体现,又是他们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的基础。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张老师采用了“制度+督查+评价+自我表率”的方法。如,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张老师要求学生勤洗勤换,课桌内各科书本放在固定的位置,同桌的两个学生至少要准备一个垃圾袋,黑板刷、粉笔放在自制的专用盒内,窗台、饮水机、电教柜一天擦两次等等。为了让学生养成早起的习惯,从开学起,张老师总是在起床铃响之前来到寝室,督促学生起床洗漱,再和他们一起到操场上进行锻炼。经过一个学期的严格要求和不断鼓励,大部分学生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许多家长打电话向张老师反映,孩子变得讲卫生、懂礼貌、做事更细心了。听到这些,张老师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人是一个影响终身的命题,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是教师永恒的使命。张老师围绕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小事以及媒体上刊登的文章或播发的新闻,利用读报课、主题班会、社会调查、社区服务等活动,不断向学生播种善良、孝顺、宽容、诚信、团结、奉献、正义、勇敢、爱国的种子,让他们在一次次活动中感受什么是优秀的品质、可贵的精神以及高尚的人格。
2008年2月17日,张老师和学生们一起观看了“感动中国2007年度人物颁奖晚会”。第二天,为了深化学生的认识,他组织学生就“爱的内涵是什么”“我们需要怎样的爱”“人们赞美怎样的爱”“社会倡导怎样的爱”等话题展开讨论。学生们畅所欲言,有的学生说爱是孝顺,有的说爱是良知,有的说爱是责任、是奉献,还有的说爱是先人后己的无私、心忧天下的胸怀、淡泊名利的宁静、不畏牺牲的勇气、传承文明的执著及对祖国的无比忠诚,精彩的话语又一次感动了每一个人。学生们对爱的理解更丰富、更深刻了,每个学生的心中都荡漾着爱的暖流。有具体的事例、鲜活的人物,有深刻的理解、真切的感动,张老师相信学生们做人的标尺一定会更明确,前行的航向一定会把握得更好。
指导学生学会学习。信息时代,只有具备了比别人学得更多、更快、更好的能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始终占据优势地位。一份研究资料显示在知识更迭日益加快的今天,一个本科生走出校门两年内,一个硕士研究生毕业三年内,一个博士生毕业四年内,如果不及时补充新知识,其所学的专业知识将全部老化。其实,一个人在校求学阶段所获得的知识充其量不过是他一生所需的10%,而另外90%的知识都必须通过日后自学获取。所以,张老师认为指导学生等§会学习的意义非常重大。为此,他采取了如下办法。
1、制订明确的学习目标。张老师说,班级学生的学习状况是不同的,班主任对他们的要求要因人而异。对基础较好、思维较敏捷、成绩良好的学生,要鼓励他们不满足于现状,帮助他们制订相对较高的学习目标,更上一层楼,对于学习暂时落后的学生,不宜提出过高的要求,要帮助他们制订切实可行、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但有一点要注意,如果学生达到了目标,就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以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立不同的学习目标和要求,可以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希望,都有可能获得成就感。
2、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张老师认为,对班主任而言,最重要的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方法的指导,特别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张老师告诉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都不可忽视,要科学安排、合理利用时间,要调动多种感官学习;不同学科有不同的学习方法,要注意总结梳理各科独特的方法,如文科的学习要多阅读,尤其要加强课外阅读,等等。
3、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工作中,张老师注意到有这样一类学生,他们做事十分认真,按部就班,从不违纪;整天不是看书就是做题,别人玩的时候他们也在学习,可成绩总是上不去。通过深入观察和分析,他发现这类学生最大的问题是只看重态度,不注重思维过程。为了让学生认识到思维的重要性,他引导学生认识到: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思维能力的关键是求甚解,要理解知识的原理、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只有理解了才记得住、记得牢、用得活;要善于运用联想思维,任何知识都不是孤立的,只有联系相似的、相近的、相关的、相反的知识,联系生活实际,才能真正做到触类旁通;要养成独立思维的习惯;要多吃“回头草”、勤总结,对学过的知识、做过的习题,要及时复习、反复巩固、总结规律性的东西,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4、激活创造性思维。“创新”是张老师孜孜以求的目标。他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一套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他鼓励学生破除迷信,大胆怀疑,敢于向权威挑战。他还注重学生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综合归纳能力的培养。正因为有了这种正确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他所带班尖子生总是层出不穷。在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中,先后有6人获湖南省赛区一等奖,15人获二等奖,18人获三等奖;在获得省一等奖的6人中,有5人被保送到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他班上的学生在各科奥赛、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小”作品比赛等各项竞赛中均取得可喜成绩。
张老师这样描述他所带班级的奋斗目标:“让学生在爱的环境中,养成好习惯,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奠定美好的人生基础。”张老师用他的热情、坚持、细心和严格,按照这个目标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学生。学生良好的习惯、健康正确的人生观、轻松快乐的学习过程,是张老师眼中最美的风景。生活在自己辛勤培育的姹紫嫣红中,他又怎么能不快乐呢?
三、以积极进取、受到学生欢迎为乐
教育事业是张老师的最爱。他说,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只有脚踏实地、真心付出,才能培育出社会所需的人才。他曾如此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