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影星·总统·囚徒

作者:王志俊




  1993年8月17日,埃斯特拉达家里记者云集,并准备好了摄像机和录音机。大家都不知道是为了什么,主人也不动声色。人差不多到齐了,主人又派遣部下分头去邀请马尼拉西警区反绑架特工队队长勃宁少校和刑事调查特别行动组组长沙加尔少校来这里聊天。两位警官自然深信不疑,各着便装只身赴约。一进门,他们见那么多记者和军警在场,颇感意外。埃斯特拉达向两人招呼就座后,即向屋外喊到:“把亚伊理警员带进来。”亚伊理被押进来后,承认自己是一个绑架集团的主要成员,并当即指证勃宁是绑架集团的主脑,沙加尔也是主要成员。他们两人从1989年起,已开始在幕后主谋绑架活动,每次所得的赎金,他俩每人可分得50万比索。两年多来,他们已聚敛了数以千万计的不义之财。不容分辩,埃斯特拉达拍案而起,当场令人把两人扣下,交国家调查局调查处理。这个独特的“节目”在电视台播出后,菲岛上下纷纷为埃氏叫好,竞相绘声绘色地传播他的“义举”。
  然而,菲律宾各党派之间政争纷起,埃斯特拉达这个“反绑明星”难免受挫,1995年2月份他直接指挥的反罪恶特别行动队被指控私下处决银行劫匪,“违反人权”,被削减权力范围,局限于为国警提供协调。这实际上是夺了埃斯特拉达的权,埃斯特拉达气极之下,以“行动不便”为名,住进了英国医院。犯罪集团乘此空隙,大举肆虐,打劫银行,绑架杀人,使社会再度陷入治安败坏的险境。面对民众的谴责,政敌们只好有所收敛,不得不把特别队的权力范围扩大。
  
  大选战一举夺魁
  
  进入1998年以来,随着大选日益临近,岛国菲律宾笼罩在愈演愈烈的竞选气氛中。各政党的候选人紧锣密鼓地展开竞选活动,并积极向选民推销自己的竞选主张。
  根据菲律宾宪法规定,总统选举每六年举行一次,同时进行副总统、国会议员和地方政府的选举。总统只限一任,不得连任。然而现任总统拉莫斯在任满前夕有了恋栈的违宪念头,因为他觉得自己任总统以来,经济发展良好,社会相对稳定,而“六年的总统任期对一位懒惰的总统足矣,对一位勤奋的总统远远不够。”工商界也希望他继续执政,发展经济,部分议员、公务员希望延长本身任期,也支持他连任。拉莫斯多次掀起“修宪”风波,都受到在野党和民众的坚决反对,拉莫斯的前任阿基诺夫人与享有崇高威望的天主教马尼拉红衣大主教海梅·辛,曾于上年9月发动80万民众冒雨集会,反对修宪、反对独裁,制止拉莫斯企图延长任期或竞选连任。慑于民众威力,拉莫斯不得不承诺按期下台让贤。但他的接班人并不是同他搭档6年之久的副总统埃斯特拉达,他公开说:“埃斯特拉达不适合接我的班。”
  3月11日,菲律宾选举署公布了11名总统候选人的名单,其中包括执政党候选人、众议院议长何塞·德贝内西亚,现任副总统约瑟夫·埃斯特拉达,前国防部长雷纳托·德比利亚,前第一夫人伊梅尔达·阿尔弗雷多。权威观察家认为,夺魁呼声最高的当属德贝内西亚和埃斯特拉达。
  德贝内西亚是菲执政党人民力量党——全国基督教民主联盟的候选人,是一位政治经验非常丰富的老资格议员,并得到总统拉莫斯和执政党的鼎力支持。他在竞选演说中保证,如果他在大选中获胜一定要继续执行拉莫斯政府6年来大力推行的经济政策。因此,能够巩固和发扬现政府的政绩是他吸引选民的主要因素。同时,作为菲律宾的第一大党,其统治地位和广泛影响也使他拥有其他候选人无可比拟的优势。
   然而,德贝内西亚并未能阻挡埃斯特拉达走向马拉坎南宫的步伐。埃斯特拉达是联合反对党菲律宾爱国民众战斗党推出的总统候选人。该党是最大的反对党,是由民主战斗党、民众党和民族主义人民联盟合并组成的。自大选帷幕拉开以来,埃斯特拉达的支持率节节上升。根据菲律宾权威的民意测验机构“社会气象站”1998年5月初的调查结果,埃斯特拉达的支持率已从3月份的28%上升到33%,比他的主要竞争对手德贝内西亚领先18个百分点,他在全国70多个省中的54个省领先。
  1998年5月29日,喧闹的菲律宾大选尘埃落定。根据菲律宾国会公布的正式选举结果,埃斯特拉达在5月11日举行的总统选举中,获得了1070多万张选票。约占有效票数的40%,遥遥领先于其他候选人而获胜,当选菲律宾下任总统。
  埃斯特拉达何以如此轻松地做了大选的赢家呢?
  毫无疑问,他在银幕上的英雄形象深深铭刻在广大民众的脑海中,产生了难以估量的“明星”效应。多年来,他凭着明星的光环在政坛上所向披靡,从未在选举中失利过,顺利地当上市长、参议员、副总统,这次在竞选中,不少当年的影迷都毫不犹豫地投了他一票。在菲律宾近7000万人口中,贫民约占四成,他们渴望出现一个能保护他们的政府,于是埃斯特拉达的银幕“罗宾汉”形象就成了他们心目中憧憬的偶像。他的政敌曾因他是演员而鄙视他,他并不在意,还以美国前总统里根为偶像激励自己去赢得大选,他说:“如果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能够让演员当总统,菲律宾没有理由不这样做。”
  埃斯特拉达的竞选纲领也得到了广大平民的欢迎。埃斯特拉达保证,他当选总统后将大力发展农业,消除贫困现象,发展教育;打击贪污犯罪活动,严惩腐败;并决心在6个月内完成社会治安整顿工作。他的这一纲领,赢得了穷人占大多数、对犯罪活动猖獗十分不满的菲律宾选民的大量选票。与此同时,他还承诺,将继续改革,执行拉莫斯的自由市场经济政策,坚持拉莫斯时期的外交路线,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要求,降低利率,紧缩开支,削减政府赤字预算等等。他深知自己不懂经济,学识不足,但他说,从许多国家领导人的例子可以看出,是不是经济学者出身和会不会说英语并不是管理好国家的标准,他之所以出马竞选就是要维护平民的利益。他特意挑选了一位资深经济学家、国立菲律宾大学校长安卡拉为自己的竞选伙伴,他们二人一个有公众认同力,一个是满腹经纶,可谓双剑合璧。同时,他还组建了一个几乎囊括商界和学术界全部精英的多达30多人的顾问班底,以给他出谋划策并吸引更多阶层的选民。他强调,一但当选总统,将会有“最出色的人才”来辅助他。尽管他被对手讥讽为“脑袋长在别人头上的人”,但这些举措还是部分消除了工商界以及一些社会高层人士对他的疑虑。
  在大选中,埃斯特拉达也遭到一系列的指控:一名国民警卫队的上校曾指责他在1992年图谋暗杀拉莫斯总统;还有许多关于他的笑话,比如说他的英文水平差、爱讲粗话、好赌、嗜酒及喜欢女色等;在选举期间,还曾传言他因躲避暗杀而不得不“暂时隐居”,但所有这些均未能阻止他在大选中获胜。
  许多人认为,埃斯特拉达之所以深入人心,是因为他树立了一个“亲近平民的政治家”形象,有人认为他不是一个合格的领导者,因为他在任市长和副总统期间政绩不突出,但他为人随和,不摆架子,说话幽默风趣,善于交朋结友,平民们亲昵地称他为“我们的埃拉”,对他寄予很大的希望。他以庶人自居,自视为贫苦大众的代言人。提出“为穷人服务”的口号,他希望作为一名争取穷人权益的总统而名留青史,保证帮助贫穷百姓,消除饥饿,使每位国人都有一日三餐。在竞选期间,人们经常看见埃斯特拉达身穿印有“人民的总统”字样的背心,驾着普通人使用的吉普尼汽车来往于乡间。每到一处,他总是用当地方言与人们交谈。这种亲贫立场得到了选民的慷慨回报。当地流行的一首歌唱道:“埃斯特拉达一上台,社会就不分贫富,人人一律平等。”如此受到尊崇,焉有不上台之理?
  此次选举表明,菲律宾人对于军方、天主教、大财团、精英群体等势力长期主导政坛的局面已经厌倦。民众对执政党行政效率低下、贪污腐败严重、贫富差距加大、比索贬值、通货膨胀、失业率提高等深为不满;其次,菲国人心思变,期待大选带来新希望与新生活,改善生活条件与质量,期待新人新政能为菲国未来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可以说,是国民的强烈期盼才使得埃斯特拉达这个经济“门外汉”在竞选开始后不久就在民意测验中遥遥领先,并将这个优势保持到大选结束,以压倒多数当选为菲国第十三任总统,成为菲国跨世纪的领导人。
  

[1]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