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影星·总统·囚徒

作者:王志俊




  他还表示他本人除了出席一些必须参加的国际会议,如亚太经合组织首脑会议和东盟首脑非正式会议等之外,尽量减少出国开会和访问,他将把工作重点放在处理国内事务上。
  埃斯特拉达最崇拜美国前总统里根。因为里根也是演员出身的总统,而且政绩卓著。这给他增添了不少信心。对于那些认为他不懂经济、不能讲一口流利英语,而对他进行打击的人,他会坚决地回答说:“克林顿、拉莫斯都不是经济学家,韩国总统和日本首相也不会讲英语,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有效地领导国家。”
  踌躇满志的埃斯特拉达在就职演说中表示,他将把恢复经济的快速增长、大力发展农业、消除贫困、铲除腐败和打击犯罪作为新政府的中心任务。
  他把振兴经济的重点放在优先发展农业上。菲律宾有40%的农民吃不饱饭。历届政府忽视发展农业,导致菲律宾从粮食出口国变为进口国,他希望在他执政期间能扭转这种局面。埃斯特拉达信誓旦旦地保证要抹去菲律宾“亚洲绑架之都”形象,决定亲自兼任内政部长,负责打击犯罪活动,力争在6个月内肃清国内主要的绑架、贩毒和恐怖活动团伙。犯罪活动猖獗是商界的心病,也是菲德尔·拉莫斯未能解决的一个问题。
  大权在握的埃斯特拉达一在马拉坎南宫坐定,便主持召开了一次15分钟的内阁会议,放出了第一把火,宣布解除政府机构所有人员的职务,因为这些人都是通过各种政治关系得到目前职位的。他下令禁止政府官员和富商使用警车护卫及鸣笛开道。他认为警察身体过于肥胖,从而导致工作效率低,因此他要求警方开始系统的健身训练。
  然而,出任一国之尊的总统远比出任一部电影中“罗宾汉”角色复杂得多。当埃斯特拉达挥手免去苏比克湾行政管理机构主席理查德·戈登时,引起了戈登及其追随者的不满,苏比克湾发生了骚乱。而当他决定同意菲已故前总统马科斯家庭的要求,将逃往国外、客死他乡的马科斯的遗体安葬于马尼拉的国家英雄陵园时,全国上下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曾深受马科斯迫害的前总统阿基诺夫人带领支持者来到总统府前示威,弄得他这个卷入漩涡中的新总统左右为难、进退维谷。
  尽管面临的难题堆成了山,埃斯特拉达仍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在竞选总统时,对于有人担心他缺乏治理国家的能力,埃斯特拉达曾经对朋友说:“我竞选市长时,曾遭到过别人的嘲笑;我竞选参议员时,也有不少人嘲笑我;当副总统时,仍然被嘲笑。现在我竞选总统,我希望他们继续嘲笑我,因为我将笑到最后。”现在,这位在银幕上扮演过许多英雄豪杰并深受观众喜爱的前影星说,他将在马拉坎南宫作“最后的、也是最辉煌的一次表演”。
  
  被迫“演”一个囚徒
  
  公元2001年1月20日中午前后不过一个小时,西太平洋上的群岛国家菲律宾闪电式换了总统。
  11时,菲副总统格洛丽亚·马卡帕加尔——阿罗约前往马尼拉市中心的黎刹纪念馆广场,准备宣誓就职新总统。11时45分,阿罗约夫人的丈夫告诉GMA电视台,总统埃斯特拉达已签署了由反对派草拟的辞职信。12时19分,大法官达维也纳德主持新总统就职仪式。12时30分左右,在数以万计的菲律宾人民的见证下,阿罗约夫人含泪宣读总统誓词,正式成为菲律宾第十四任总统,接着发表就职演说,指出目前正是菲律宾治疗创伤和重建的时候,首要目标是扶贫肃贪。阿罗约的演说获得了在场群众的热烈欢呼。
  此时,埃斯特拉达携夫人和4个子女正黯然告别总统府。埃氏与总统府侍卫、工作人员一一握手道别,并一再向他们飞吻。而后他们登上一艘海军的小船,驶向帕西格河对岸。看着两名高级军官向他致最后的敬礼后摘下眼镜拭泪,埃斯特拉达也收敛了脸上疲惫的微笑,不时地眨眼强忍着不让泪水涌出眼眶。小船抵达对岸的总统警卫总部后,埃氏一家改乘一辆车离去。
  自诩为出身“草根阶层”、曾是银幕上“英雄好汉”的埃斯特拉达仅仅执政两年多,便被身高仅1.52米的小个子女人阿罗约赶下了台,并取而代之,可以说是一种必然的结果。
  埃斯特拉达领导能力有限,行为放荡不羁,素有好色、酗酒、嗜赌等恶名,自年轻时即绯闻、丑闻不断。他所以能够当选总统,也是菲社会民主极端泛滥的恶果。登上总统宝座后,他依然沉湎于吃喝玩乐,恶习难改。他主持政府工作随意性极强,有许多重要政策和决定,甚至就在餐桌和赌桌上即兴决定,这严重损害了政府的整体形象与可信度。加上受金融风暴冲击及前政府债务、高赤字财政等所累,菲经济迟迟未能摆脱危机。物价上涨,失业率攀升,发展资金短缺,大部分助贫计划难以落实,中下层民众对埃的支持降低,致使这位“平民总统”的群众基础逐渐动摇。埃斯特拉达上台以后,反腐无力,任人唯亲,已有多名内阁部长及其他高官的贪污腐败丑闻陆续曝光,引起公愤。埃斯特拉达自己也受到多项贪污腐败指控。
  2000年10月8日,菲南伊罗戈省省长路易斯·辛森指控埃斯特拉达总统在1998年11月至2000年8月间,收取赌博业者的贿赂超过800万美元,并截取了该省270万美元的烟草税。辛森的指控,给菲政坛投入了一颗“重磅炸弹”,引发了埃上台以后最严重的政治危机。这为一直觊觎总统宝座、期待“转正”的副总统阿罗约实现其政治抱负提供了千载难逢的良机。
  作为颇具实力的反对派,阿罗约早有倒埃意图,只是埃斯特拉达上台不久,其支持者在国会占有多数,群众基础也比较强,一时难以找到合适的机会。因此,阿罗约及其支持者的主要策略还是韬光养晦,积蓄力量,等待时机。两年来,她领导下的“力量——全国基督教民主联盟”实力不断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反对党。该党一方面抓住埃政府及其个人的种种弱点和失误加强反政府攻势,以吸引更多的支持者扩充实力,另一方面着眼于2001年国会及地方政府官员中期换届选举,卧薪尝胆,加紧备战。2000年9月,该党选举阿罗约为其全国执委会主席,并内定其为2004年总统候选人。其间,该党也有许多人曾力劝阿罗约辞去内阁职务,借助反政府抗议活动,与埃公开对抗。但阿罗约甚为清醒,她审时度势,觉得时机尚未成熟,便暂时采取低姿态,力求维护与埃斯特拉达的合作关系,以静待变。
  埃斯特拉达的丑闻爆出后,阿罗约敏锐地感到这是倒埃的绝好机会,更加坚定了与他决裂的决心。正在土耳其进行国事访问的阿罗约宣布辞去她所兼任的菲政府社会福利部长职务,以便“和总统划清界限”。回国后,她立即与前总统阿基诺夫人和拉莫斯及其他反对派领导人频繁磋商,台前幕后,紧锣密鼓地部署倒埃行动。在她的鼓动下,菲国会众议院迅速作出反应,10月18日即由41名众议员联名提出对总统的弹劾案,列出贪污、受贿、以权谋私等多项指控,众议院于10月23日正式启动弹劾程序。10月28日,阿罗约牵头组成以“力量——全国基督教民主联盟”为中心的反对党联盟,筹组“影子内阁”,拟定埃下台后接管政权头100天的施政纲领。该联盟强调,要提高政府与社会道德水平,实行政治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和负责任的公共管理制度,允诺一旦接管政府,将进行迅速、和平而有序的政权交接。
  阿罗约及其反对党联盟成为了倒埃的领导力量。他们一方面发动大规模群众示威,施加舆论压力,要求埃斯特拉达辞职。另一方面大力巩固反对派联合阵线,与阿基诺夫人、拉莫斯、天主教领袖海梅·辛及菲工商总会等社会贤达和组织结成庞大的倒埃联盟,大举分化挺埃力量,通过法律途径加速推进弹劾进程。
  埃斯特拉达本人则多次否认受贿之说,拒绝辞职。为缓和与反对党派的矛盾,稳定国内形势,埃斯特拉达邀请反对派领导人会聚一堂,与他共商化解危机的良策,同时邀请阿罗约取代自己出任全国经济协调委员会主席,主管经济工作,但这些均未能得到反对派方面的积极响应。阿罗约更是断然拒绝了埃斯特拉达给予她的政治上的小恩小惠。她一硬到底,坚持认为总统立即辞职是国家摆脱目前各项危机的惟一出路。
  

[1] [2] [3]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