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王均瑶早逝的背后
作者:曹康林
王均瑶出生的渔岙村,除了给他一条穷命,没有给他带来任何发财的机遇和资源,以致后来他从不提自己的出生地,就连大渔镇和金乡镇他也不提。他向媒体介绍时总说自己是龙港人。因为大渔是一个无名小镇,金乡在20世纪80年初风光过,就不再是名镇了,而龙港作为“中国第一座农民城”,在全国都是有影响的。
在中国的生意场,“出生地”是一种无形的资本,影响着谈生意的成功率。在大渔镇采访时,我听到这样一种说法:“王均瑶在与外国人接触时,说自己是上海人;与上海人接触时,说自己是温州人;与温州人接触时,说自己是龙港人;与龙港人接触时,说自己是金乡人;与金乡人接触时,说自己是大渔人;与大渔人接触时,才说自己是渔岙人。”
村主任还告诉我:“2002年春天,我听说王均瑶要来龙港,就连夜到‘均瑶大厦’去找他。我说,村里的小学已成了危房,村里较穷,拿不出钱来修学校,能不能支持一下?他说,这是小事,找我妈就行了。你先搞,差多少我补多少。后来他妈说手上也没多的钱,只给了2万元。”旁边一位村民插嘴道:“他给藻溪镇小学是20万元,给大渔镇中学也是20万元,给我们村是最少的。”村民们还说:“王均瑶一般很少回村。两年前的3月份,王均瑶带着母亲等人回来过一次,开着车来的,只匆匆的个把小时,没有与什么人接触,这是王均瑶最后一次回渔岙。”
王均瑶的上述行为,笔者是可以理解的。他不是不爱渔岙,而是他穷怕了。当他一身锦衣地融入上层社会时,他的这种怕又转变成了对贫寒身世的抱怨和憎恨。即使后来王均瑶有了35亿元的庞大资产,他依然不能忘记童年的窘困和辛酸。
然而,渔岙的2000名父老乡亲能明白他吗?他们能原谅他吗?
渔岙毕竟是他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啊!
一步登天,将生命的能量提前用尽
王均瑶只跟肖玉宝跑了一年半,就开始单鸟独飞了。
那时,他还是一只羽翼尚未丰满的小鸟。可是,他却要在风雨中搏击长空。
1989年春节前夕,王均瑶跟温州老乡们一起包了一辆豪华大巴,从长沙回苍南。汽车在1200公里的漫长山路中颠簸前行,车上的人都累得够呛,王均瑶感叹了一句:“汽车真慢!”旁边的老乡挖苦他说:“飞机快,你包飞机回家得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位爱思索的年轻人开始反问自己:“土地可以承包,汽车可以承包,为什么飞机就不能承包?”但王均瑶没有作声,他知道,当时别说是包飞机,就是连买机票都需要县团级以上的证明。
然而,王均瑶却抓住了这句话,做起了“包机”文章。也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也许是王均瑶正处在“以勇取胜”的温州时代,经过长达9个月的走访、市场调查、与有关部门沟通,最后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的是:王均瑶盖了100多个图章,终于在中国民航铁桶一般的大门上撬开了一条缝。
1991年7月28日,一架从湘江畔飞来的“安24”银鹰,稳稳地降落在温州永强机场。王均瑶开创了中国民航史私人包机的先河,同时他也为自己赢得了“胆大包天”的个人品牌。“那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天,我的个人形象、人生道路都改变了!如果说人生是个大舞台,那一天,作为一名演员,我面试合格,被允许登上舞台。”那年王均瑶只有25岁,一个贫穷的农民,一个小打工仔一跃成为全国瞩目的风云人物。就是这一次人生的巨变,使王均瑶的欲望急剧扩张,随后他一下子包了50条线。再后来他成立了全国第一家私人包机公司——温州天龙包机有限公司。
2004年11月16日,记者在龙港镇采访,一位乡镇干部说:“其实王均瑶包飞机并没有赚到钱。当时,他一无航空知识,二无包机经验,走的是前人从未走过的路,头几年亏得特别掺。温州——上海线在1992年到1993年上半年亏损60万元,1997年又亏损200万元;温州——昆明线1992年至1993年上半年因客源不足亏损230万元;深圳——义乌——北京线从1994年到1997年共亏损500万元;温州——珠海线蒸发80万元;温州——南京线重亏100万元……”
但王均瑶不得不继续走下去,“包机”是他的无形资本,“包机”是他的品牌,如果不包机,谁还知道王均瑶呢?他还能把生意做大吗?于是,他扛着“包机大王”的旗帜,开始“超常规发展”,向四面突击:
1994年6月,均瑶进入乳业,建成年产达30万吨的生产线;
1997年11月,投资近亿元的温州均瑶宾馆投入运营;
1998年10月,投入巨资,以平均每辆68.8万元买下了近百辆温州出租车的永久经营权证;
1999年12月,在上海浦东康桥征地200多亩后,将集团的营运中心、人才中心、信息中心迁入上海;
2002年8月18日,经国家民航总局批准,均瑶集团以18%的股份入股武汉航空公司,与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武汉航空公司和武汉高科控股集团共同组建“东方航空武汉股份有限公司”;
2002年10月10日,上海均瑶集团又以5.5亿元投资收购了一幢32层高、总面积达8万平米的商务大厦,大厦位于上海繁华的徐家汇肇家浜路,经批准命名为“上海均瑶国际广场;
2003年6月16日,投资逾5亿元的宜昌均瑶国际广场奠基开工。该建筑地处湖北省宜昌市的黄金地段。整个项目包括五星级酒店、购物中心和大剧院三大主题,总面积约10万平米……
王均瑶的战线越来越长,阵地越来越大,而他的管理水平却很难同步提高,很多事情仍不放心交给他人,非要战前指挥,有时甚至既当指挥官,又当士兵。据说,王均瑶在考察浦东那块地时,曾亲自用脚一步一步去丈量。
他担任上海浙江商会会长后,策划组织了“新浙商财富沙龙”、“新浙商欧洲行”、“新浙商走进崇明岛”等一系列活动,极大地提高了新浙商在上海的形象和地位。2004年6月中旬,王均瑶明知身体不舒服,仍亲率浙江商会代表团赴欧洲考察。在发现自己身体每况愈下的情况下,他再次抱病率百名浙商上崇明岛考察,并坚持开完理事会,才去医院检查治疗,一直顽强地与病魔抗争到最后一刻。
杭州一位新闻界的朋友说:“在商会的会刊《新浙商》出刊前,王均瑶跟着编辑们一起奋战了5天5夜,每篇文章、每个标点都认真修改。因此人们说他虽然胆大包天,但同时也是心细如发。”
后来记者到上海采访,均瑶集团党委书记陈理说:“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王均瑶于8月份出院了。那一天下午6点半,大部分员工还在办公室,他谈笑风生地进了公司。当我闻讯过去时,正看见他大步跨入写字台后面的椅子。他长嘘了一口气,兴奋地说:‘离开公司这么长时间,真是憋死人了,我要好好地感受办公室的气氛。’说完,他开始审阅当天的《均瑶新闻》,过了很久才意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