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王均瑶早逝的背后
作者:曹康林
笔者反驳:“他现在的主业是经营飞机。”
司机说:“经营飞机是不赚钱的,全国没有一家航空公司赚钱,他能赚多少钱?报上说的都是笔者帮他吹牛的。到了。”当出租车停在均瑶大厦门口时,司机往车窗外一指:“你看,这均瑶大厦都被围起来了,已经停业几年了。”
为证实这些话的真假,笔者下车后走近被跳板围起来的均瑶大厦,从围着的缝隙往里看,只见大厦门口堆满了铁锈斑斑的钢管,几个穿着迷彩服的工作人员不知在敲打着什么。笔者绕到后门去,从后窗朝里看,只见房子的地基已被敲得稀烂。一个工人从旁边一个侧门里走出来,笔者迎上去问:“这均瑶宾馆什么时候开业?”
他说:“明年年底。”
“是什么原因停业?”
“地基歪了,要重新修整地基,工程很大。”
“修好后准备做什么?”
“建四星级宾馆。”
在金乡镇采访有关部门时,有人说:“王均瑶我们不了解他,他从来不承认自己是金乡人,我们也不把他看成金乡人,他对金乡也没有什么贡献。”
笔者说:“从我们调查的情况来看,他在金乡待过几年,而且金乡是他创业的发源地。”
“也许吧。”
“他是什么时候走的?”
“有人说,他在餐馆和别人打架,公安局要捉拿他,他就跑了,不回来了;也有人说,他私自办企业,偷税漏税,税务局找他,他就跑了。后来,听说他包了飞机,我们才知道他的下落。”
《温州人》杂志曾向200名温州百姓做过调查,当问到最成功的老板时,答案是:南存辉第一,王均瑶第二。当问到哪个温州老板最有出息时,答案是:南存辉、王振滔、周大虎、郑秀康、吴志泽……却没有王均瑶。
有位温州人说,王均瑶死后,他的集团面临着四大挑战:一是均瑶集团上下都充满着王均瑶气息,作为弟弟的王均金如何才能重整旗鼓,把企业做成“百年老店”?二是由于均瑶集团是典型的家族企业,摆在王均金面前的是如何把它改造成现代化企业?三是目前牛奶产品价格战越打越烈,乳业洗牌异常惨烈,均瑶乳业能否继续发展?四是均瑶集团刚刚拿出2.4亿元的现金入主大厦股份,在宏观调控形势严峻、资金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均瑶如何渡过资金困局?杭州一个学者听说王均瑶病逝的消息后,发出感叹:“王均瑶的去世有着强烈的象征意味,它象征着温州一个时代的结束。”他认为王均瑶是温州商人的典型符号,随着中国整个经济环境的变化,最早创业的那一代温州人必须改变原有模式,所谓的温州模式可能要结束它的风云时代了。
原温州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助理应云进副教授表示,王均瑶其实代表了温州“以勇取胜”的一代创业者,他们这一代企业家是从市场不平衡中寻找商机。但是现在是一个“以智取胜”的时代,温州模式和温州企业家的经营方法都必须转变。
王均瑶的病逝,引发了许多浙江商人的触动。笔者在采访时,经常听到企业的老总谈起,生意场上激烈的竞争让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精力透支,使体质越来越差,不知道什么时候王均瑶的悲剧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更多的学者却预测:由王均瑶之死,很快会在中国企业刮起一阵科学管理的旋风,因为只有懂科学管理的人才会活得轻松愉快。在国外“轻轻松松当老板”是一句很时髦的口头禅。美国有一份压力指数调查表,排在第一位的是矿工,第二位是警察,第三位是飞行员,第四位是司机,第五位是演员,第六位是医生,第七位才是总经理,排在最后一名的是图书管理员,他们只担心别人还不还书就行了。当老总的最高境界,就是要像图书管理员一样地轻松。可见真正的老总压力并不很大。压力大的老总决不能算一个合格的老总,至少不能算一个懂管理的老总。
后记
茫茫人世,总有人来,亦有人去。可是一个商人的去世,却在2004年的中国引起了轩然大波。可能更多的人会对他的英年早逝深感同情和惋惜,也会有人把它当成给社会各阶层人士敲响的“以命换钱”的警钟。
2004年11月18日,因“包机大王”王均瑶的病逝,笔者特地来到柳市采访温州首富南存辉,希望他能针对“王均瑶事件”谈谈看法。正泰集团的新闻发言人廖毅告诉作者:“南董把自己的工作分成了三个三分之一: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国外,学习、考察、商务谈判;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国内,进行一些公关活动;还有三分之一是在公司处理一些事情。也就是说他在公司很少做一些具体事,他主要考虑企业的战略和方向问题。”
廖毅还讲述了南存辉的“懒蚂蚁理论”。在人们的印象中,蚂蚁是很勤劳的。但有位生物学家发现蚂蚁中也有一种懒蚂蚁。如其他的蚂蚁都在啃骨头时,有少数蚂蚁却在袖手旁观,一会儿这里瞧瞧,一会儿那里看看。结果在那些勤劳的蚂蚁啃完骨头,仍感到饥饿绝望的时候,懒蚂蚁就开始把勤劳蚂蚁带到自己在“这里瞧瞧,那里看看”时发现的食物场所,于是懒蚂蚁成为领军人物。据生物学家研究表明,懒蚂蚁和勤劳蚂蚁的比例是2:8,这正好符合富人和穷人的比例,人们称这些懒蚂蚁为企业家。所以真正的企业家不应该是勤劳的蚂蚁,而应该是“懒蚂蚁”。如果一个企业家整天像勤劳的蚂蚁一样忙个不停,哪有精力来研究战略上的问题呢?
狄更斯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对民营企业来说,这个时代不再步履蹒跚;对企业家来说,却是殚精竭虑,透支生命。
几年前,青岛啤酒总经理彭作义壮年而死;不多时,54岁的爱立信中国总裁杨迈倒在跑步机上;现年44岁的麦当劳总裁因患癌症辞职……事实上,企业的健康是以企业家的不健康为代价的。
然而,王均瑶给企业家带来的另一个思考是:在企业发展到相当规模之后,仍然“事必躬亲,做拼命三郎”是否是可取的管理方式?
我们常说,很多温州家族企业的创立者属于“特殊的人力资本”,他们所有的公司是“一个人”的公司,这不仅仅是指公司的大股东常常是一个人,而且公司的重大经营运作靠的也是一个人。通俗一点讲,就是关系资本,这也是为什么企业对创始人健康状况讳莫如深的重要原因。因为创始人一走,相应的社会信用就会被带走,许多东西就变得无法追溯。企业创立者在公司的发展中起到的作用至关重要,但当经济发展到有序的时候,我们需要的更多的是制度性的建设。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这是现代企业运作的基本方式。靠制度、靠规范,让一个企业、一个机构、一个决策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仅靠一个人的力量的时代该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