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揭秘

作者:周 宁




  一
  
  公元1405年,郑和率领庞大的明朝皇家船队,自福建五虎门放洋。世界历史上不可思议、中国历史上难以忘怀的伟大远航——郑和七下西洋,从此开始了。
  当时,明朝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帝国。帝国东南是一片汪洋和一些半开化的岛屿。西北是帖木儿大帝的领土(帖木儿曾想如成吉思汗那样征服世界,却病逝于远征的途中。他的儿子沙合鲁势力已远不如其父,只能重新开始向大明皇帝遣使朝贡),再向西,便是奥斯曼土耳其人征服的土地以及西方诸国。当时,西方诸国势力虚弱:拜占庭帝国、塞尔维亚帝国和保加利亚帝国的政治斗争使整个东欧四分五裂;意大利诸国又战乱不断;可怕的黑死病也夺去了欧洲近四分之三的人口,印度衰落已近千年,北印度的许多穆斯林王国朝兴暮覆,而南印度的一些印度教国家与其说是国家政权,还不如说是一些散落的社会团体。可以说,只有大明帝国繁荣富足,经济不断增长,综合国力处于上升势头。
  1405年,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敢与大明帝国争雄。明朝开国已近半个世纪,经过洪武皇帝30多年的努力,恢复了国力,农业经济繁荣,专制政权强大。而永乐皇帝统治下的明帝国,政治野心、经济实力、军事技术等方面在世界上都占有绝对的优势。自他登基,扩张就开始了:向北,永乐皇帝5次御驾亲征蒙古部落,将中国北疆扩展到克鲁伦河与黑龙江,向南,帝国的20万军队征服了越南的阮氏王朝。
  军事扩张的同时,政治外交范围也跟着扩大。永乐元年,侯显开始出使西番(西藏、尼泊尔、印度),继而海童出使漠北(蒙古草原),1413年秋,陈诚首次出使西域(中亚),沙合鲁不远万里遣使来朝。于是,在大明的京城里,甚至可以看到埃及玛木鲁克王朝的贡使。
  洪武年间在南京地区植下的五千万株树,业已可以造大船,装备帝国的海军。明代敖英在《东谷赘言》中记载:“我朝国势之尊,超迈前古,其驭北虏西番,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帛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
  1405年,郑和率领庞大的舰队开始远航,船队首航南中国海和印度洋。此时的印度洋,是世界交通与贸易的中心。中国、印度、阿拉伯、东南亚商人,还有欧洲商人,都乘季风航行到这里;中国的瓷器、丝绸,印度的棉织品,阿拉伯的奢侈品,东南亚的香料,都在这里交易。但明帝国舰队一出现,就立刻称雄于从南中国海到整个印度洋的大片广阔海域,成为当时世界上唯一一支强大的、不可挑战的帝国力量。
  此后的28年间,郑和、王景弘率领大明帝国的船队七下西洋,从刘家港(今江苏太仓)到亚丁湾,泛海9万里。世界南方海域在此之前,从来没有出现过如此壮丽的景象:上百艘大船“人”字形排开,上千面帆张起,旌旗招展,蔚蓝色的海面犹如春天开满鲜花的草原。只有一个富强的帝国,才能支持这样盛大的远航。
  《明史·郑和传》记载:“永乐三年六月(永乐帝)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金币(以次遍历诸番国)。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若按米换算,当时的“大舶”应长150米、宽62米。相比1492年哥伦布船队只有88人,旗舰“圣玛丽亚号”排水量为250吨,1498年达·伽马的舰队只有4艘船,最大的为200吨而言,中国的“海舶广大,容载千余人,风帆十余道”(《古今图书集成·考工典·舟辑部》),相当于现代八千吨级轮船。
  据估计:1420年前后,明朝拥有的全部船舶,应不少于3800艘,超过当时欧洲船只的总和。
  1405年底,郑和第一次下洋,首至占城(今越南),自旧港取西北,路过满剌加(马来亚古国,都城为今马六甲)向西到苏门答腊,入印度洋,经翠兰屿、锡兰(今斯里兰卡),继续向西北,到小葛兰、柯枝、古里(古国名,今印度西南沿海的科泽科德一带)返航。船队以大宗宝船为核心,遣分宗船队访问周边地区。1407年六七月间船队回国时,带来爪哇(古国名)、满剌加、阿鲁(印度尼西亚东部岛群)、苏门答腊、小葛兰、古里等国贡使。
  第二次下洋启航在1407年底,航线与第一次基本相同,带去诏谕赍赐,带回珍宝异石、珍禽异兽,返程时访问了暹罗(今泰国),并将渤泥(古国名,即“浡泥”)国王带到中国。第三次出使甚至比第二次更加紧迫,诏书下达的时候,郑和还在海上。如果按季风时令当于1409年六七月返国,而这年九月郑和又再次挂帆远航。此时,明帝国的船队更像是常驻海上的“维和部队”,“海道由是而清宁,番人赖之以安业”。
  第三次下洋规模宏大,航路虽没有多少变化,沿途却访问了更多的地区和国家,政治外交业绩也更加辉煌,如占城盛大的欢迎,废立锡兰国王,暹罗遣返何八观,建立满剌加王国并带新国王来华等。按永乐帝的旨意,此次航行应扩展到西亚,但因为锡兰事件的羁绊,此次未能远渡阿拉伯海。
  第四次下洋的使命包括出访印度洋以西的国家。1413年底季风一到,船队启航,大宗船队沿旧航路到古里后,渡阿拉伯海停靠波斯湾口忽鲁谟斯。而分宗船队已自苏门答腊出航,扇形向西渡印度洋,访问溜山国(今马尔代夫群岛)和东非海岸的木骨都束、卜刺哇(布拉瓦)、麻林;向北过阿拉伯海,抵达阿丹(亚丁)、刺撒(索马里西北部的泽拉)、祖法儿,自阿丹再分宗进入红海,访问天方国(麦加)、默伽猎(摩洛哥)和默德那。
  第五次远航的航路与之前有所不同,先历西洋诸国,辞还占城、满剌加、爪哇、旧港、苏门答腊、锡兰山、古里、柯枝、溜山、忽鲁谟斯、阿丹、木骨都束、麻林(今非洲东岸肯尼亚的马林迪一带)等二十多国的使节,再通东南诸番,访问渤泥、苏禄(今苏禄群岛)、吕宋(今菲律宾)等国。
  1421年一月第六次下洋时,郑和的使命除例行辞还贡使外,主要是进行贸易。此时大明国势盛极,数次出洋之后,从南海到印度洋的中国势力格局已形成,在满剌加、苏门答腊、古里等地已有帝国的常设机构,如“官厂”(仓库)、宣慰司之类。从这些地方出发,船队分路远航,西抵南非海岸,甚至可能绕过好望角,进人大西洋西南非洲海岸;向南船队到达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甚至澳大利亚沿海岛屿,“去中华绝远”,历时两三年。
  第七次远航则是在8年以后。因永乐皇帝去世,仁宗朱高炽登基,诏令停止下洋,所以1422至1430年间,郑和及其下洋将士守备南京。直到宣宗即位,想起祖父当年“万方玉帛风云会,一统山河日月明”的盛况,才又派郑和出使西洋。这次出洋的航程基本上与第三、四次相同,历时3年,远行前还在江苏太仓、福建长乐、湄州岛大祭天妃宫,并树碑立传。此次出航,与其说像是乞保来程平安,不如说更像是对往事的纪念。
  高潮很快过去。1433年(宣德八年),郑和病逝于南印度古里国,即达·伽马到达的卡利卡特。一个盛夏的傍晚,王景弘将庞大的舰队以及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