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四朝元老赵盾的人生沉浮

作者:张 程



也进入不了正常的政治轨道,不能按照正常的游戏规则参与社会博弈,所以他只能进入非正常渠道,或者说是地下社会,做人们所说的刺客。不过,组鹰是冲着安定国家、匡扶百姓的崇高理想去做刺客的,因此晋灵公通过关系告诉他正卿赵盾专权妄为、欺压君主,鉏麑就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刺杀赵盾的任务。
  当鉏麑在大槐树上观察到赵盾坐等上朝的情景后,他的内心发生了怀疑。冷静思考的结果是,赵盾对晋国的稳定和发展是作出过贡献的,赵盾的个人品质也是值得钦佩的。刺杀这样一个人是否与自己的志向相矛盾呢?鉏麑握刀的手犹豫了。
  晋灵公的转告可能有道理,有为君者的苦衷,但赵盾的表现证明他是一个忠臣。姐麝虽然没有受过系统的政治教育,但杀忠臣明显是与自己的理念相悖的。犹豫到四更天,鉏麑下定了决心。他感叹道:“赵盾不忘恭敬,民之主也。杀害忠臣,是不忠;违背答应国君的承诺,是不信。杀忠臣,弃君命,都是大罪。我不如选择其中一罪去死!”说罢,鉏麑跳下大槐树,一头向槐树巨大的躯干撞去。等赵盾府的仆人闻声出来的时候,鉏麑已经脑浆迸裂了。
  鉏麑这无奈的一撞,使他在中国刺客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后人有诗赞曰:
  鉏麑触槐壮古今,不作庸奴害忠良;
  侠肝义胆人称赞,槐开五色显精神。
  这里我们再来看看鉏麑撞死的那棵大槐树。这棵大槐树后来开出了红、黄、粉、蓝、紫五色花朵,据说这是鉏麑的精神所化。当时人们称它为多彩槐,后人又称它为五色槐。“世有五色槐,其树干冠似不惊人,槐花之色却惊世骇俗,红、黄、粉、蓝、紫于每瓣之内,大有天工难作之美,而国槐一色者多也,两色者鲜之,五色于一体者举世无双也。”五色槐是中国独有的特殊树种,因为它是深植于中国的厚重历史中的。
  赵盾闻讯出来看到地上血腥的一幕,马上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闹朝击大
  
  一
  正史和野史的记录对晋灵公夷皋都很不利。晋灵公即位十多年后,逐步走向成熟。根据史料记载,夷皋不仅投有达到他父亲希望他成才的愿望,而且还荒淫无道,推行重税来满足自己豪奢的生活(厚敛以雕墙)。当时晋国的形势并不乐观。在诸侯国中,晋国面临南方楚国的猛烈进攻,霸主地位不稳;在晋国国内,也需要为渐渐力不从心的霸主竞争和防范少数民族进攻筹集足够的物资,组建强大的军队。晋灵公的所作所为,与国家发展的大背景特别不协调,自然招致了包括赵盾在内的朝野大臣与百姓的厌恶。
  大家都知道熊掌肉难熟,要想做好熊掌是很困难的。一次,晋灵公的厨师就没有把熊掌做好。晋灵公品尝后觉得熊掌没做熟,竟然当场下令将厨师打死,让人用席子包裹住厨师的尸体拖出宫廷抛到野地里去。内侍出宫的时候,恰好让赵盾和大夫士季给撞上了。
  赵盾知晓情况后,马上就要去劝谏晋灵公的荒唐行为。士季阻止说:“您的禄位最高了。如果您进去劝谏,国君听不进去,那我们这些官小爵微的人再说话就没作用了。不如让我先进去规劝国君,如果他听不进,您再进去进谏也不迟。”赵盾同意了。士季入宫后伏地行礼,夷皋装作没看见;士季起步靠近他再行大礼,夷皋还是装作没看到;第三次,士季几乎走到了国君的座位前面行礼,夷皋才假装看见他。不等士季开口,夷皋就说:“大夫不要说了,寡人知道自己的过错了,从现在起一定改正错误。”士季大喜过望,行稽首礼祝贺道:“谁能没有过错?有错就改,善莫大焉。国君知错就改,是国家的大幸,是百姓的大幸。督促国君勤政,是我等大小臣工的职责。只要君臣同心,晋国就永远不会衰落。”出来后,士季告诉了赵盾结果,两人都很高兴。
  可谁能想到,晋灵公夷皋是那种能够积极承认错误但却坚决不改正的人,他满口承认错误,承诺改正,只是为了避免大臣们的进谏而已。第二天,夷皋依然我行我素,饮宴荒诞如常。这一次,赵盾火气更大了,他毫不留情地当众进谏,而且言辞非常激烈。迫于赵盾的地位,自知理亏的晋灵公不得不当众承认自己的过错,表示接纳谏言,然而几天后,夷皋又旧态复萌了。赵盾陆续劝谏了多次,言辞越来越激烈;夷皋每次都当众承认错误,表示改正,但就是不改。如此几番较量下来,夷皋在心中渐渐产生了暗杀赵盾之心。
  我们反过来揣测一下晋灵公的内心。没有人天生就是虐待狂和杀人魔。同样,只要智商稍高的君王都不会任由国家沉沦下去,更何况这还是自己的祖宗家业。晋灵公夷皋生长在作为春秋霸主的晋国,耳濡目染了祖宗的丰功伟业,他既不是弱智白痴,也不是天生的昏君,他的心中肯定有自己的执政思路,有自己的外交抱负——暂且不论这些对不对,成熟不成熟。夷皋和每一个正常的国君一样,也希望做一个勤政有为的君主。然而赵盾长期主政晋国,很能干,也干得很好,这就严重削弱了夷皋的权力,限制了夷皋的作为。也许在赵盾眼中,夷皋永远是那个穆赢怀中的小孩,永远是需要自己辅佐的国君,但他忘了,现在的夷皋已经长大。而相对无所事事的夷皋觉得精力无处发泄,自觉不自觉地选择了逃避,用奢侈享乐来麻醉自己。他的表现又反过来加深了赵盾认为国君还很幼稚,仍需要自己辅政的想法。矛盾就此产生,而且越来越大,最终导致了国家的不幸。
  夷皋暗杀赵盾,表面上是昏君对忠臣的迫害,实质上是虚君对权臣的抗争。
  
  二
  晋灵公一计不成,又生一计。这一回,他吸取教训,精心策划了一场宫廷刺杀。
  由于国家的实权掌握在赵盾家族手中,晋灵公不敢采取光明正大的方式铲除赵盾,只好继续使用下三烂的手段。晋灵公非常喜欢养狗,并且在曲沃(今山西曲沃)建造狗圈饲养训练猛狗。我们可以想象,当鉏麑行刺失败的时候,晋灵公又一次来到了狗圈,看到凶猛活跃的猛狗时,他自然会计上心来。
  晋灵公命人扎了一个赵盾模样的稻草人,又挑选出一条最凶猛的恶狗。恶狗先被饿了三四天,才被放出来。晋灵公让人拿着鲜美的肠子引诱恶狗,但先不给恶狗吃,而是当着恶狗的面把肠子装进稻草人的“胸部”。结果可想而知,饿极了的恶狗挣脱链条,扑向稻草人,三下两下就把稻草人的“胸部”撕开,掏出肠子来吃得干干净净。训练得久了,恶狗就形成了条件反射,认为“赵盾”胸中有美味的肠子,一看到“他”就有撕咬的欲望。晋灵公觉得时机成熟了。
  于是,晋灵公装出痛改前非的样子,邀请赵盾来宫廷赴宴,共商国是。这是一次鸿门宴,晋灵公不仅把那条饿了多日的恶狗安排在宴会厅屏风后面,而且还在殿堂内暗藏一队甲士,约定掷杯为号,准备杀害赵盾。
  赵盾不知有难,欣然赴宴。随行的只有车夫提弥明一人。
  宴会开始后,晋灵公首先说了很多承认错误的话,表示以后一定要励精图治,还请赵盾等大臣多多辅助。君主都这么说了,赵盾也只好半信半疑地向晋灵公祝贺。酒过三巡,晋灵公不经意地对赵盾说:“寡人听说正卿久经战阵,全靠了一把锋利的佩剑。不知正卿能否解下佩剑,让寡

[1]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