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四朝元老赵盾的人生沉浮
作者:张 程
二
赵盾和赵穿杀死晋灵公更立他人,客观上开创了晋国大臣专权的先例。
晋灵公没有为君之道,行为失当,典籍有确凿的记载。赵盾等人力谏无效,还招来杀身之祸。在这种情况下,晋灵公的死解决了很多问题,既避开了君臣冲突,同时也为晋国的复兴强盛提供了可能。但在整个事件的背后,赵氏的专权是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赵盾不仅是忠臣,还是干臣。在赵盾执政期间,晋国的霸业继续维持,赵盾辅佐晋灵公、晋成公两代,保存了晋国国力和“国际”地位的稳定,为晋景公在春秋后期的复霸及一系列胜利奠定了基础,只是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权臣专制的基础上的。
晋灵公的遇刺客观上也起到了推动大臣专权的作用。晋成公即位后,晋国统治集团中需要缓和政治紧张气氛,于是就对以赵家为主的卿大夫做出了更多的让步,立卿大夫嫡子为公族,余子为公室,庶子为公行,赐给土地,作为食邑。
三
早在晋献公时期,晋国就有了君弱卿强的趋势。
晋国是经历了以小宗武力取代大宗内乱稳定下来的。晋献公时,晋国为了吸取之前公室相争的历史教训,对同姓公族举起了杀戮的屠刀和放逐的鞭子,任用异姓大臣进人权力核心。客观地说,最后瓜分晋国领土的赵、韩、魏三家都是春秋前期受封的卿大夫,对晋国的霸业和守成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赵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摄取晋国政权的。
这里就有一个君主和臣工之间的关系难题。君主离不开臣工的辅助,而成为贤臣,辅佐君主成就大业,也是多数臣工的人生目标。历史上有多少人梦寐成为赵盾那样大权在握、推行抱负的大臣。必须认识到的是,没有君主希望永远被置于受辅助的状态,中国古代君主从小就被灌输了“天之骄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乾纲独断”等思想。时间越往后推移,君主对天下视如已出的观念和对权力的渴望就越强。于是,君主和贤臣的权力矛盾就出现了。对君主来说,他和权臣、贤臣的斗争是理所应当的,而臣工们在辅佐君王之前,也要思考清楚君主是否需要这样的帮助。君臣关系可能是古代历史上最难处的人际关系了,弄不好就刀光剑影,让人唏嘘不已。
我们举两个历史上的例子。乾隆朝的和珅是个弄权的大贪官,乾隆本人多少也知道点和砷的所作所为。但和珅做到了一点,那就是他弄权是自我约束的,他对乾隆的权威是时刻维护的。当时的天下,可能没有人比和珅更能照顾到乾隆的情绪、维护乾隆的权威了。乾隆本人始终大权独揽,没有任何受威胁的感觉,所以乾隆对和砷始终宠爱有加。在蜀汉政权中,诸葛亮是难以否定的权臣,国家事无大小俱决于诸葛亮府上。好在刘禅是个傻子(或者是在装傻),蜀汉君臣才没有爆发权力冲突。在三国实力对比中,蜀汉的力量最薄弱,最经不起权力冲突,因此更需要君臣顾全大局。诸葛亮固然可敬,但切不可成为大臣学习的榜样。如果让乾隆和诸葛亮成为搭档,国家不出现权力冲突才怪。君臣的权力冲突没有对错可言,君臣各有道理,关键是顾全大局,寻找权力的平衡点。
在某种意义上,晋灵公夷皋和赵盾的权力冲突,也不能用对错来评断。
四
晋景公时,四朝元老赵盾去世,享年50多岁。晋国给赵盾的谥号为“宣孟”。
其实,晋景公也对赵家的庞大力量忧心忡忡。他成功地利用朝臣矛盾几乎灭掉了赵氏家族。15年后,赵家的遗腹子赵武在赵家残余势力和其他公卿大家的支持下重新让赵家参政执政。我国戏剧史上有两个名剧——《闹朝击犬》和《赵氏孤儿》,说的就是赵家势力在晋国的沉浮。人们在感叹赵家传奇经历的同时,很少会想到晋国分裂的种子正是在这个时期萌芽、成长。后来,异姓大臣的势力在晋国日渐强大。晋厉公为了扭转这个局势,加强公室,曾利用大臣间的矛盾诛灭掌权大臣,但他自己却被栾氏、中行氏两家大臣杀死。晋国君弱臣强的局面也成了不可逆转的定局。晋昭公以后,晋国形成了强大的范、中行、智、韩、赵、魏六卿,公室已不复成为重要力量,国家内政亦开始因为六卿之间的争权夺利而变得激烈动荡。
吴国的季札出使晋国的时候就敏锐意识到“晋国之政,卒归此三家(赵、韩、魏)”的必然结局。春秋后期,六卿采取屠杀公族,细分国君直接控制的土地,进一步削弱公室,“晋益弱,六卿皆大”。另外,六卿之间也展开了残酷的斗争。公元前457年,智、赵、韩、魏四家攻灭并分占了范氏、中行氏的土地,晋出公怒了,公卿大夫竟然背着国君私分土地,他计划联合齐、鲁讨伐四卿。没想到四卿反过来进攻晋出公,晋出公兵败,逃往齐国,结果死在了路上。人们不禁感叹:天道真的是变了。紧接着,赵、韩、魏三家又联合灭掉了智氏。晋幽公执政时期,害怕三位大夫的力量,竟然反过来朝拜韩、赵、魏三大夫。公元前403年,周王册封韩、赵、魏为诸侯,一个超级大国最终以解体的方式退出了历史舞台。
编辑 汪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