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4期

心碑

作者:段文华





  噩耗传来,松坑村全体党员和村民哭成一片
  
  那口棺材静静地置放在村口,望着渐渐向山外延伸到公路,可它的主人再也不能到工地与大伙一起修路、筑陂了。
  2004年4月17日,方本花从南昌医院接回来的时候,许多村民都在村口迎候她。她望着眼含泪水的村民摇了摇头,然后断断续续地对村干部说:“本来打算这几天病好些后,再到坪源陂工地上去看看,看来是不行了。陂只修了一半,一定要坚持修好;还有农网改造,一定要把专线拉过来。我治病借了3万多块钱,由我家里还,千万不要给组织上添麻烦。”说完,似乎在倾听大山的心跳和崇乐河的波涛。18日凌晨,天突然下起了雨,整个松坑村笼罩在茫茫雨雾之中,方本花永远地合上了眼睛。就在前两个月上午,这位年仅,50岁的铁娘子还在修建坪源陂的工地上摸爬滚打。这就是,,崇仁县马鞍镇松坑村党支部书记方本花——一个被老百姓称为“贴心人”的村官!
  方本花去了,消息在松坑村传遍。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有年轻的姑娘、后生,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干部,有学生,有从广州、福建、上海赶回来的打工者……方本花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原定100人,没想到来了1500多人。望着停放在村口的那副棺材,人们再也忍不住巨大悲痛,恸哭之声如潮水一般涌起……这口棺材是方本花为自己定做的,也是她出任村干部三十多年来为自己办的惟一“私事”。她只有小学文化,也许她不知道“抬棺出征”的典故。但她明白,自从去冬发现脖颈上长有一个包块后,属于自己的日子已经不多了,为在有生之年给坪源村修好陂坝,让全村人再不受旱涝之灾,她便悄悄地定做了这口棺材(因边远山区未实行火葬),时刻提醒自己,抓紧生命的最后时间,为乡亲们再办些实事。:
  崇仁县政协副主席、马鞍镇党委书记张圆娇,镇长黄又平闻讯后冒雨带着镇党、政领导从几十里外赶来,张圆娇等握着方本花丈夫的手哽咽着说:“本花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她的去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干部……”;县委副书记、县长饶剑明在一次会议上说,方本花大公无私、忘我工作、亲民爱民和为民谋利益精神,将激励我们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乡亲们说,方本花心中只有群众,为了修路筑陂直到最后一口气,她哪里是死于癌症,简直是为村里的事累死的!
  山村的禾场上,黑压压的人群哭得昏天暗地。边远的小山村找不到哀乐,质朴的山里人,便以他们的方式、他们的长歌当哭来为自己的领路人送行,来悼念他们的好支书方本花。
  
  把贫穷变为历史,把富裕变成现实,关键在干部。
  当干部的不仅要吃苦,还要能吃亏,怕吃亏就别当干部。
  
  在方本花去世的一个多月后,我与县委宣传部吴副部长一行来到松坑村采访。我们走访了一户又一户山里人,提起方本花没有一个不称道的!那一天,正是方本花“五七”祭奠日,家家户户都为方本花买好了香烛、纸钱,这一堆堆的祭奠品,表达松坑村民对自己带头人的哀悼与怀念,也是对一位村支书由衷的敬佩和崇高的赞礼!
  方本花同志是1969年随着父母从浙江淳安县移民到松坑村的。那时,她才15岁。由于家庭贫困,她没念完小学就当上了基层民兵。1973年方本花同志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后,又任大队妇代会副主任、主任、副村长、村委会主任等职, 2002年3月任松坑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松坑村是个土地贫瘠、自然条件差的穷山窝。三面环山,一面靠水,8个自然村里,居住着324户人家。山里人过着运输靠人背、碾米靠石碾、吃水靠肩挑、照明靠油灯的生活。深山里没有路,物产运不出去,信息传不进来。恶性循环的产业格局,像迷宫一样困扰着松坑村人。
  “没钱的掌柜难当”。1996年方本花当选村委会主任时,集体账上没有积累,村里想办点事拿不出钱,老百姓手里更拮据。方本花急得如坐针毡,决心为松坑村经济发展寻找一条出路。她认为,松坑村虽然目前没有条件办工业,但这里的土壤和气候却为发展林果和养殖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1997年,她在自己带头养猪致富的同时,主动拿出1万元钱帮助原村干部方勇创办特种养殖场,使方勇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每年养鱼2万尾,养羊60只,养牛20头,养猪 100余头,养鹅1000多羽,年纯收入达3万元以上。接着,她又借给特困户黄志敏1万元钱,帮助他南下广州种菜,三年后,黄志敏成了该村致富大户。在这期间,她经常利用外出开会的机会,寻找市场信息。从而使她开阔了视野,看到了山沟以外的大干世界,从理念的深处摒弃了原来的狭隘小农意识。她常说,山区贫困落后的帽子要甩掉,光靠好心肠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根本的出路在于普及科学技术,让广大农民掌握一技之长,因地制宜,开发致富门路。于是她把农技员请进村,在村里举办科技培训班,一年后,全村养殖专业户发展到 30多户,开发山地,植树2800多亩,65%以上的村民有了自己的致富本领和创业基地。农民的纯收入逐年提高,村集体经济也突破4万元,这些初具繁荣的景象,为松坑村的小康之路创造了奇迹。
  方本花牢记共产党人的宗旨,在贫困的土地上,以“绝不贫困的精神”,带领村民把“极贫部落”变成“小康群体”。
  坪源自然村有2个村小组,400多号人。肩挑背驮是这里的山民世代沿袭的劳作方式。方本花当选为村委会主任时,该村连板车也没有一辆,交公粮也要用肩挑到几里外的官山村去。其原因是没有路。方本花当众许诺:“两年之内一定要把路修上山去,让村民摆脱与世隔绝的苦日子!”
  然而,话说出去容易,办起来难。这条出山路约4华里长,途中要修3座涵桥和一座小型桥,仅这座小桥投资就需 4万多元,劳力不足又不能搞平调,加上利民贫困,村里按每人平均集资20元,全村仅集到8000元,所缺资金从何而来?还有人力怎么投入?就是砂石也要从几里外的狭窄山路上,凭肩挑背驮往上运。这刘不足100个强劳力的小山村来说,可说是一处像秦始皇当年修长城似的浩大工程。
  除了上述困难,还有一系列具体问题难以解决。修路要劈山毁田,青苗费如何补偿?还有邻村山上的板栗树和村民上千棵的茶林,又怎么解决?这一连串拉不直的“?”号,显然村里相当一部分急功近利的群众是不能接受的。他们提出:板栗树要1000元一棵,茶树要50元一株……方本花的眉间显现出难以舒展的愁云。不难想像,作为一位村“官”,有其太多的局限性,而要想成就此番事业,需要的是何等的气魄?
  面对狭隘,方本花懂得了宽容。从晨光熹微到夜幕降临,她走村串户,认真做好村民的说服工作。她对那片茶林的户主说:“修路经费困难,茶树要补偿很多钱不可能,村里只能补偿5元一棵。如果你不愿意,我可把我家的那片茶林与你对换……”方本花的大公无私,在村民中引起强烈的反响,同时也感动了一片人心!
  生机勃勃的春天到了,和1998年春天同时到来的是坪源村公路的开工。全村统一规划,分段分块施工。铺路所需的砂石,由村干部带头,家家户户分任务:每人500公斤卵石、 500公斤砂子。方本花家4口人,她每一个带头领下2000公斤卵石和2000公斤砂子的任务。她丈夫是松坑小学的校长,孩子又在外面读书,这些任务,就基本上压在她一个人的身上。
  称砂石没有秤,方本花自己掏钱到县城买了一把磅秤,每天拖着疲惫之躯,在凌晨起床,烧火做饭、洗衣、喂猪,在天亮之前干完事务后,早早地赶到工地上去,为村民称砂和卵石。待村民回家吃饭的空隙,自己再下河打涝砂石,然后挑到工地,交村民过磅。三餐饭由丈夫送到工地上吃。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