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陈撄宁的几篇重要佚文及其思想
作者:何建明
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主干,在晚清民国时期古今中西文化的大交汇中都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儒学成为少数保守知识分子抗拒西学的喘息工具,道教作为一种宗教文化形式在人才匮乏的情况下面临空前的生存危机,而佛教在杨文会、章太炎、释太虚、欧阳竟无和释弘一等一大批僧俗先进的带领下,自觉适应现代科学与民主的挑战,从上世纪30年代起开始实现全面的文化复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实现现代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陈撄宁从年轻时起就直接或间接地接触与问学于杨文会、释月霞、释太虚等多许多佛门先进,对佛教从清末到民国时期的复兴历程耳闻目睹,感触深彻。因此,他不可能忽视或轻视佛教的价值,更有心从中吸取有益的经验。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他会放弃仙学而改学佛教。他只是提醒学佛者应当注意仙道,至少不要排斥或轻视仙道。
事实上,陈撄宁先生并没有因为“学仙太难”而放弃探索和弘扬仙道。他虽然方便地弘扬佛教的净土法门,但是他始终以仙道自居。在他看来,佛道与仙道彼此不可替代,也不可相互排斥,对于解决人生与社会问题,各自都有其独特的重要价值。正如他自己所说:“佛家认为生老病死是苦,仙家也认为生老病死是苦。佛家欲解脱生老病死诸苦,专从心性上做工夫,肉体则弃而不管,听其自生自灭。仙家欲免除生老病死诸苦,先从肉体上做工夫,渐渐的脱胎换骨,起凡入圣。论及直截痛快,一刀两断,似乎佛家学说较为彻底。奈生老病死完全是肉体上事,心性上本无所谓生老病死。纵让你心性工夫做得十分圆满,而肉体之生老病死诸苦,依然存在。”
上世纪40年代后期陈撄宁关于学仙与学佛可以互相补充的观念,不仅是对中国历史上佛道不分家的民间传统的自觉继承,也为1949年后以他为代表的中国道教界积极适应政治与社会的需要实现宗教平等与宗教团结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思想资源。
注:
①②陈撄宁:《答厦门周子秀君》,载胡海牙、武国宗编《中华仙学养生全书——陈撄宁先生对健康长寿学说作出的独特贡献》(下),第1292-1293页,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③李养正:《论陈撄宁及所倡仙学》,附载于《道教与养生》,第445页。华文出版社1989年版。
④吴亚魁:《生命的追求——陈撄宁与近现代中国道教》,第18页。
⑤陈撄宁:《辩〈楞严经〉十种仙》,载《道教与养生》,第233页。
⑥陈撄宁:《答复北平学院胡同钱道极先生》,载《中华仙学养生全书——陈撄宁先生对健康长寿学说作出的独特贡献》(下),第1170页。
⑦陈撄宁:《读〈化声自叙〉的感想》,载《中华仙学养生全书——陈撄宁先生对健康长寿学说作出的独特贡献》(中),第817页。
⑧陈撄宁:《翼化堂善书局八十周年纪念辞》,载《中华仙学养生全书——陈撄宁先生对健康长寿学说作出的独特贡献》(中),第701页。
⑨⑩{11}{12}陈撄宁:《道教与养生》,第14-22、23、266、260、151-152页。华文出版社1989年版。
{13}陈撄宁:《〈鶺鸰吟稿续篇〉序》,载《中华仙学养生全书——陈撄宁先生对健康长寿学说作出的独特贡献》(中),第783-784页。原载《仙道月报》第15期,1940年3月1日出版。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