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读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一书,使我受益非浅。他关于发展中国家农业问题的见解,对我们极有借鉴的作用。
舒氏认为,“并不存在使任何一个国家的农业部门不能对经济增长作出重大贡献的基本原因”。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把传统农业改造成现代化的农业,意即只有现代化的农业才能对经济增长作出重大贡献。所以他就“如何把弱小的农业改造成为一个高生产率的经济增长部门”的研究的中心问题,从三个方面展开了论述和分析:①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②传统农业何以不能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③如何改造传统农业。也正是在这些问题上,舒氏抨击了传统的观点,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
舒氏通过对传统农业的分析,找到了传统农业贫穷落后的原因在于资本收益率低下,“社会所依靠的生产要素是昂贵的经济增长源泉”。改造的出路在于寻找一些新的现代农业生产要素作为廉价的经济增长源泉。至于如何改造传统农业,着重点在三个方面:①建立一套适于传统农业改造的制度;②从供求两方面为引进现代生产要素创造条件;③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
舒氏看重制度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提倡:运用市场方法、价格因素刺激农民;反对农场规模过大;改变低效率的不在所有制为居住所有制。尽管他主张用资本主义方式发展农业,但不少意见极富启发性。事实证明我国长期的以农补工、强制性过渡、一大二公的作法并不可取,它们只能起到负刺激的作用。
舒氏提出了政府和农业推广站等机构的作用,主张向农民提供有关新生产要素的信息。
最难能可贵的是,舒氏是人力资本理论的倡导者之一。他认为资本包括物(生产资料)和人(劳动力)。在引进生产要素的同时,还要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引进具备现代科学知识的人去运用这些新生产要素。教育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形式。我国农村教育落后,妨碍了农业的发展,原因就在于投资不够。
该书结构严谨,环环相扣,大有一气呵成之势,且有血有肉,理论辅以资料的佐证,浑然一体,说服力极强,颇值一读。
当然,它也不是白璧无瑕。诚如译者前言中指出的,舒氏“对传统农业的分析忽视了生产关系”、“强调通过市场方式来改造传统农业,实际上是主张通过资本主义道路来发展农业”;并且“多处批判马克思主义”,许多基本问题上存在着错误,在此不加赘述了。
另外需要指出的一点是,舒氏所认为的通过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的、能适应市场变化的家庭农场来改造传统农业;改变农业中低效率的不在所有制形式(即土地所有者并不住在自己的土地上,也不亲自进行经营),实行居住所有制形式(即土地所有者住在自己的土地上亲自进行经营)等实现传统农业改造的制度保证,都是倡导私有制、市场经济。而我国实行的是生产资料(如农业中的土地)公有制,倡导的是两权——所有权和经营——分离的家庭承包责任制。我们引进市场机制是为计划机制服务的。故与舒氏的主张有着本质的不同。
无论怎么说,这本书仍然能够提供有益的借鉴的。目前,我国农村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农业改造仍然处在进行过程中,读读舒尔茨的《改造传统农业》,不无好处。
(《改造传统农业》,〔美〕奥多·w·舒尔茨著,梁小民译,商务印书馆一九八七年三月第一版,1.05元)
品书录
叶福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