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来回味这大半辈子所读文章,最不能忘怀的不一定是“大块文章”。几首唐人绝句、五代小词,以至“大江流日夜”之类佳句,往往在记忆中最能“保鲜”。
平生也喜读画。若要我举最为骇目动心的一幅,立刻想到的也是一张木口木刻。刻的是二次大战中一个镜头。大洋上空空荡荡的,渺无一物。唯见一圈圈油迹正泛开去,似乎是从水下冒上来的。圈圈里淡淡的几朵云影。圆心处套住一只飞机的影子。居高临下鸟瞰着这场潜艇战遗迹的飞机,成了迟到的吊客自吊其影。连人带船自然都已海葬于无声无息的大洋深处了。
对于我,这幅小品比毕卡索的巨幅《格尔尼卡》更有力,叫人恨法西斯,为人类的命运沉思。“尺幅千里”的形容似乎不够了。联想无尽的是包含了高空、大洋与海底的广大空间,在这一舞台上演出的那一部历史剧。
听乐也有类似的发现。每次听完一部交响乐那样的大曲,如同读了一部《红楼梦》或是《战争与和平》,仿佛经历了一次人生,做了场黄梁梦。人生苦短,怎可能老是到“大世界”中去体验?所幸音乐小品中别有小天地,可以从容涉猎。
乐史资料中提到,十九世纪以来,爱乐潮流中出现了小品热。有需求,自必有供应。听之不尽的小品乐曲便流行于世。有特为创作的,也有从大型乐曲化整为零的。
小品得宠,原因有种种。音乐本身的价值应该是主要的。回想起来,有许多小品储存在记忆里快四五十年了,至今还是舌有回甘,余香可掬,便是证明。
那就先来回想一下《回想》这首小品吧。它原名是《Souvenir》。这个词语感很美,原是纪念品之意。从前有一张唱片上用了这个中译名。那是克来斯勒的录音。他那韵味独绝的揉弦滑指等等手法,是我们在《泰伊思的沉思》、《中国花鼓》等唱片中听得熟了的。由他来拉《回想》,恐怕比别的提琴名手更相宜些。
话说后来偶读奥·亨利一篇小说,忽然觉得:《回想》大可用来作它的配乐;或者说,它可以作《回想》的“标题”。
这篇小说中,一个青年到处寻访自己的情侣。暂歇在一家公寓里。闻到一种香水气味,木犀草香味。这香味他太熟悉了!于是……嗅觉的记忆与联想成了这篇言情小说展开情节的关键,原也有其心理学的根据吧。有意思的是这样一种“通感”现象:有的音乐似有芳香。对我来说,每听到马斯南和德里布的某些作品便有此感,听《回想》亦然。我想,音既可有“色”,自然也不妨有“香”了。
《回想》这首有“香味”的小品,作者是捷克人Drdla,不知道怎么读才对。此公又是怎样的一个人?不知其详。只知道他刚好死于“二战”胜利前夕,除了许多小品之外也作有歌剧两部而已。
大画家的身影里遮没了多少小画师。小品作曲家群中,有许多也成了被遗忘的人。《回想》的作者总算还留给我们另外几首小品。一生只留下一曲的何尝没有。最现成的一例是《少女的祈祷》的作者,波兰人巴达尔赛夫斯卡。
宋时“凡有井水处皆唱柳永词”。从十九世纪末以来,凡有钢琴处,便听得到《少女的祈祷》。我国恐怕也不例外。
《牛津音乐指南》中如此介绍:任何一个趣味不高却又多情善感的弹琴者,都无不爱弹此曲。女作曲家二十七岁便死了。直到六十年后,这一曲风行如故。一九二四年,仅仅开在墨尔本的一家谱店便年销乐谱一万份之多。
还有一幅“音乐漫画”才谑而虐哩!据肖斯塔科维奇讲,莫索尔格斯基曾作这样一首钢琴小品,“画”的是一位修女大弹其《少女的祈祷》,而那架琴是走了调的!难不成这位病态的大天才是因为受不了嗓音干扰,一怒而作此?记得契诃夫的《三姐妹》剧中也利用了《少女的祈祷》这一曲。由此可见,当时恐怕是“家家‘少女’”了!
它虽然是一首凡品,假如不那么穷弹滥奏,也还不至于招厌。比这更平庸的小品多的是。如今凡是新添一架钢琴的人家,好像也必备一本《钢琴名曲二百七十首》。四十年代,翻印本便出现于上海琴行的柜上了,而原书的出版年代则是第一次大战时。此集中便仅多此类沙龙曲。但即以这部杂烩曲集而论,其中也有许多小品是经得住时光磨洗的。
此集中收了舒伯特一首《音乐的瞬间》,弹它一遍不要三分钟。曲中意味不大好描述。听听威廉·肯普夫弹的,可以证明它的并不浅薄。要是你喜欢舒伯特,会觉得这音乐是他的性情流露。
贝多芬有三套名副其实的小曲集(Bagatelle)。真想理解贝多芬这个人的,决不可不听其中标“作品33号”的一集,尤其集中第一、二两首。(另两套曲集至今没听到。)这种音乐老老实实没有一点矫饰做作,童言儿语般率真可爱。
还有一首也是被人们弹“油”了的《致爱丽丝》。听了肯普夫的诠释,才领略其真情本色。
假如友人愿飨我以门德尔松,要我在“意大利”与《无言歌集》两者中挑选,我要的是后者,尤愿听《春之歌》。从前从丰子恺的书中读到关于此曲的几行文字,至今背得出。门氏的交响曲现在已懒得再听,可一束无言歌始终有不小的诱惑力。
<IMG=BB89C01301>
大匠们手制的小件艺术品,很有一些微型杰作。老巴赫为初学琴者编制的那些小步舞曲等,多么简单,又多么耐听!肖邦《前奏曲集》中有一首,别名“小波兰人”,才十六小节长。无可再短了,曲中境界并不局促。谁不欣赏德沃夏克的《降G大调幽默曲》?只听个旋律美就可惜了。它是值得你诚心诚意品味一番的。它有一种暖人的亲切,颇像是这位屠夫家的几子同你抵膝而谈,忆几时听到的故事。
圣-桑,自是一位有才气的乐人。依我看,与其去听他那些无甚深意的《骷髅之舞》之类大作,宁可多听听他的两首有魅力的小品。
一首是《引子·回旋·随想》。大凡像这类漂亮且又大可炫技的小提琴曲,常常叫人一听便爱,多听必腻。而此曲不然。听它,总容易想到莫泊桑的一篇小说,又像看一出芭蕾。曲调是真美!艳丽之中明明含着哀怨。
另一首便是大家耳熟的《天鹅》了。犹记当年是先从徐迟谈乐的一本书中,读了他那诗意的描绘,为之神往。后来听到此曲,获得了印证。从此,隐现于苍然暮色中的湖上白鸟,便如同一枚精工的浮雕小件,镶嵌于心目之中。这样好的一首作品却被硬塞在《动物狂欢节》的杂烩里,想起来总要为它抱屈。又不知怎的,它后来被改编成了芭蕾小品《天鹅之死》。对那诠释难以信服,只好怪自己先入为主了。
靠了小品,大师们同更广大的听众结缘;二三流者更是多亏了小品的普及,才得以留名于世。留名其实也是空的。人们听了,弹了,享受了,赞叹了,却是不大会去问一问谱曲者的身世。如果考考那些折腾《少女的祈祷》的仕女们,说得清作者名字的又有几人?有一首《杜鹃圆舞曲》可谓童叟共赏。浅而不俗,天真烂漫。宁肯多听几遍这首曲子,也不耐听完瓦尔特退费尔那些冗长无味之作。他还是“法国的斯特劳斯”哩!《溜冰者》自然是可听的。“杜鹃”署名乔纳森。关于这位瑞典人,“权威”的《贝克音乐家传记词典》收都没收。这又是一个我们只知其一曲的作者!
乔纳森是小人物,那么安东·鲁宾斯坦又如何?此公是又一个“钢琴之王”,写过《大洋交响曲》等等。可是如今的爱乐者大抵只熟悉他的一首小品:《F大调旋律》。小时候我们唱过《春来了》,便是用它填词改题的。这标题我以为是极当的,原曲意境全出来了!
《F大调旋律》一度也是沙龙中的宠儿,还改编成大提琴独奏等乐曲。这种改编曲是如此之多,曲目在《大不列颠书目》中占了十二页。听一部交响曲,起码也得付出半小时的光阴。人寿几何,能听多少部大曲?那么你可以花较少的代价,到繁星般的小品世界中去体验感情,驰骋想象。
比如,从同类乐曲中听其不同风味,便是一大受用。小步舞曲多得难以列举。莫扎特那D大调的一首固然与贝多芬的G大调的面目有别,从比才《阿来城姑娘组曲》中摘出的两首,则全然是另一种味道。试从巴赫、波克里尼等一路听下来直到比才之作,便是对各时期各风格小步舞曲的一番巡礼。
小品中,小夜曲最讨人喜欢,可赏之作着实不少。在共性的抒情色彩中自有种种色调。原是弦乐四重奏之一章的“海顿小夜曲”,自然是古典的素雅;舒伯特的一曲便是罗曼谛克的浓郁了。再将托赛里、比尔内与理查·斯特劳斯三家所作对照,于个人风格之外又听得出不同民族的腔调。这倒像是品茗,先喝龙井,再饮云雾,又试乌龙。
借此机会为小夜曲中一首好作品说几句,但愿大家别忘了它。作者阿伦斯基,乐史中有一席之地。所著和声入门,我国学音乐的人不会不熟悉,前几年还重印过。
他这首小提琴曲,论其感情之真挚,音调之甜美,窃以为是小夜曲中突出的。我想,称为极品也不为过。曲中用到的“泛音”,也叫人觉得是发自衷情,非这样不可,绝无雕琢之感。它有种俄国味,容易联想到旧俄作家小说的情调。
同约翰·斯特劳斯所写颇不一样的,有很多华尔兹。舒伯特写了不少小华尔兹。其中有爱尔曼灌了唱片的一首《情感华尔兹》。真是情感“浓得化不开”。还有古诺、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他们的,各有特色,绝不雷同。肖邦的圆舞曲另是一种格调。德里布两部舞剧中都有“慢圆舞曲”,也是那种有“芳香”的音乐。西贝柳斯的《哀伤圆舞曲》则是黯淡阴森的了。
两首《木偶圆舞曲》我也认为是绝妙好曲。一首的作者是小品作家波尔地尼,匈牙利人,一九四八年才去世。曲中舞者既有木偶形象又有淡淡哀愁,大有人味。令人感叹:人耶偶耶?另一首是大手笔肖斯塔可可维奇为少儿而作。简练的笔触,勾画出一个可爱之极的小精灵。
摇篮曲也一样。从莫扎特到贺绿汀,一个人便一种性格。
参天大树旁有小花草,也是可以注视,可为移情、动心的。我还是借马克道威尔一首小品为证:《致野玫瑰》。它太小了,有的乐友不屑一顾。而我爱不忍释。它有一种清清冷冷的音调。听了有寂寞感。六十年代末,有半年时光,自己天天在空山穷谷里割草喂鱼,深味过此种寂寞。举头唯见白云苍狗,那似乎是终古冷然的;蹲下来则见那些自生自灭也自怜的野草花,于无边寂寞中但觉草木有情而已。
一首小曲,竟能给人以“迁想”的自由,引出那么深广的境界!
门外读乐
辛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