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引进是高效的,个中原因,从根本上来说,是引进(包括硬件,为技术设备、资源、资金等;软件,即文化引进,两大项)与国民特有文化(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国民经济文化史、风俗习惯、国民科教文卫的特质、法律制度等)的有机结合。日本有着勤劳勇敢、精打细算,节俭的民族精神和聪颖的文化气质,有着先于高速增长的明治以来的工业文化史,有着甚至能承受现代战争的技术水平,日本的引进并没有割断其民族适应特定生存环境而长期奋斗的文明史,而是使历史长期积聚着文化和引进的工业化技术融为一体,把引进带来的现代化、技术革新消化在传统的人与人之间关系中,“使劳动纪律、干劲,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始终存在”。
引进中最具根本性和永久性的影响是在文化方面,一是外来文化的输入;二是引进的接收过程中国民文化的扬弃。日本的美国占领军时期,最基层的日美接触,成为了日本引进(输入)外国文化的首先基础,外国人年轻快活、干净利落、营养良好、文化修养等很快成为了肌肠辘辘、营养不足、衣冠不整的日本人热烈向往和羡慕的对象,“使日本文化急剧地美国化”,不断地接受了美国民主主义信念,建立言论、宗教及思想的自由,推行人权、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政策。并根据企业自由竞争的原则,采取能对发展人类进步的根本要求,即个人的创造性和个人的精力给予刺激的制度”。实施由占领军起草的新宪法,保证了日本的民主主义国家。打破了传统的禁忌,按美国文化与国民文化重组国体。
然而,日本文化的美国化,如仅仅以发现美国文化的单方面公开展示效果而告终,日本就可能只会停止在出现殖民地式心理状态。之所以没有停止于这种地步,是由于作为战败国国民的日本人,毕竟有一种“骨气”和“主体性”,在这种紧张气氛中,日本人传统的勤劳性和美国文化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支撑后来的高速增长的时代精神。而日美文化结合的实际内容又由后来的高速增长成果所保证,这几点已被劳动改革的历史所证实。日本的劳动改革,把美国式的按职业或行业的工会组织与日本社会的传统以及战争时期的制度变化奇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把工人(蓝领阶级)与职员(白领阶级)合为一体的按企业单位组织的经济社会力量。参加同一工会,共同实行月薪制,这一变化,为后来在高速增长下所得水平上升过程中,中流阶层意识的迅速普及创造了条件。
自由贸易、自由的技术引进与转让是日本高速增长的首要条件,随着日本的成功,日本以前作为后进国和小国得以享受的利益正在丧失,很难以从国外获得新的技术,在这种情况下,日本经济能否在精神上和技术上维持坚定的立场与态度,将成为重大的问题,其中作为的时代性问题就是要深入领会自由这个人类的观念,重新探讨“立国的精神”,更加致力于文化性的创造,选择引进与国民文化结合的新模式。
(《高速增长的时代》,广东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八年第一版,3.00元。)
品书录
郑兴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