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知道“彼得原理”的人要比熟悉“帕金森定律”的人少一些,但我想,这不能说明它们孰优孰劣。“彼得原理”所深层透视的是“在等级制度的组织里每个人都崇尚爬到其能力所不逮的阶层”,这样一个被我们司空见惯但却毫无警觉的社会现象本身,就足以说明尽管它对于我们的确是有些陌生,但它同时又的确是不同凡响的。其实,“陌生”本不该使我们大惊小怪。如同那首古诗名句早已告诫我们的那样:“相逢何必曾相识!”
与“帕金森定律”相似 劳伦斯·J·彼得所关注的是由人类文明的负值所酵生出来的人性中荒谬的那一面。比如,小两口燕尔新婚,但却只能入成双,出成单,因为需要留下一人看守日立彩电、健伍音响及爱妻号洗衣机。在这里,不是“物”为人效命,反倒是人为“物”服役;再比如,排起长蛇阵、满头大汗焦虑万分地去等候“的士”,当然很难尽如人意,但当“的士”公司像细菌一般毫无节制地膨胀起来、以致于反要“的士”排队等候乘客时,我们又该如何评价呢?同样,不少专家经过研究发现,当人们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将邮政系统料理得令人无可挑剔方便之至后,人们寄一封普通信件所需时间反倒比古代的驿路送邮费时更长……归结起来,正如彼得先生所说的,人类创造了各式各样的奇迹,但是,正是由于这些奇迹,人类陷入了自己铸就的麻烦而不能自拔。
这种人性中荒谬的一面,表现在“爬与不爬?”“怎样去爬?”“向何处爬?”这样一组问题上,就显得尤其突出。因为不仅每一个人一生下来就有着“往上爬”的本能,而且,我们从四面八方所得到的训诫,归结起来也都是同一个声音,那就是“上升永远是有益的”。于是,我们便自觉或不自觉有意或无意地往上爬将起来——从科长爬到处长,又从业务员爬到副总经理;从灰姑娘爬到贵妇人,又从小秘书爬到大局长。而凡此种种一味激情澎湃地“往上爬”的结局,往往使得我们从幸福爬到了悲哀,从才华横溢爬到了循规蹈距,从温馨宁静爬到了腐恶聒噪。扪心自问,这又绝不是不带任何普遍意义的个人经验。许多人都有着不胜重负气喘如牛“往上爬”结果反将原有的一切美好丧失殆尽的经历。因而,在这个问题上,几乎所有“彼得处方”的读者都有可能在阅读此书后,既备感温馨快意,又不可避免地要被彼得先生思想的尖刻所刺疼。而“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样的老话用在这里也不甚贴切。彼得先生的确是在我们正暗自流血的伤口上撒上了一撮精白细盐,可他动作轻盈、满面春风且幽默俏皮,将黄连的苦“心”裹上了一层微甜的糖衣……它也许尚不能使我们一下子从常带给我们深灾重难的“本能”中完完全全警醒过来,但它毕竟如一盏在十字路口亮起的红灯,只要我们不是毫无缘由地傲慢无礼或是害了高度近视或散光,都不能不满怀感激之情向彼得先生深深地鞠躬致谢——因为依照“彼得处方”的联想,我们常常是“病人”,而彼得先生恰恰是一名“大夫”。
彼得先生确实堪称一名出色的“大夫”。他大笔一挥为我们开列的那四十五则“处方”,令人在轻松愉快之余又反省三思。侯宝林先生早年一部描写酩酊者的段子中,有一个“你怎么不顺着这光柱爬上去”的著名戏谑,读罢彼得先生的这本小书后,我忽然意识到自己过去为这个经典性的“包袱”捧腹之后,竟绝少深味。由此,我又联想到去岁在一部影片中听到的那位命途多舛的女主角的感叹。是的,世界上的水都是相通的。那么,侯先生口中的“包袱”和彼得先生笔下的俏皮便可谓形远神近了!
人生短暂。由于这是一句大实话,所以,在某些时候,我们甚至来不及去更改自身的缺点而匆匆忙忙地去发挥自身的优点,这未尝不是一种率直的人生观。但是,在细细读毕彼得先生的四十五则处方后,我以为,在“往上爬”及“也爬也不爬”这个问题上,我们则既不可太任性,也不可太放浪。我们应该依彼得大夫所示,用冷静和理智混凝的土石修筑一座供我们已是不胜重负的心灵栖息的“雀巢”。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未老先衰,也不意味着我们疏庸潦倒,更不意味着我们不思拓展、不求进取——相反,如果我们在每一个“往上爬”或“不往上爬”的当口挽住的是理智和冷静那坚实有力的臂膀而不是浪漫激情的甚嚣尘上或别的什么的话,那么,那一瞬间便是我们真正成熟的辉煌标记了。
(《往上爬》,〔英〕劳伦斯·J·彼得著,仲梁编译,上海文化出版社一九八八年十月第一版,0.70元)
品书录
黄集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