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法偈源出于《坛经》。《坛经》有四个版本,最早的是敦煌本,中唐时所版,字数一万二千字,该本作“佛性本清净”。其余三个版本是惠昕本(晚唐出)、契嵩本(北宋出)、宗宝本(元代出),字数从一万四千增至两万多,而且由惠昕本带头都把得法偈的第三句改作了“本来无一物”。明清时,有人指责这些版本:“窜易颠倒,增减删改,大背谬于原本”,表示要“鸣鼓而攻之”,可见这些版本不大可靠。
“本来无一物”有两种理解:一谓世界万物都是空无所有,一谓世界以“无”为本体,由“无”生万物。对于前一种理解,佛教史上早已流行过,主要以魏晋“本无家”为代表,后来著名的佛学大师僧肇对此有过猛烈的批评,说他们过于崇尚无,出口便是一切皆无,而不懂得佛教上所说的“空”是指事物虚妄不真,虽不真但有假象,并没有连假象的存在也否定掉。后来的禅宗对一切皆无的观点也有过讥讽,如北宋末黄龙悟新和尚作一偈“赞”慧能说:“六祖当年不丈夫,请人书壁自涂糊,明明有偈言无物,却受佗人一钵盂!”既然一物无有,何以接弘忍的衣钵呢?禅宗还有一句名言,叫“青青翠竹,尽皆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肯定了世界万物的存在,近乎泛神论,这与“一切皆无”的观点可谓针锋相对了。所以,第一种理解是没有道理的。至于第二种理解,则显然受了《老子》“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的影响,不能算是佛家的观点。禅宗的前身是“楞伽师”,楞伽师崇奉《楞伽经》,这是印度大乘瑜珈派的经典,瑜珈派是在反对空宗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他们最突出的主张是阿赖耶识。原来空宗说一切皆空,又说生死轮回,这是矛盾的,人们不禁要问:轮回的主体是否也空呢?为了解决这个矛盾,瑜珈派提出了新的观点,认为世界万物都是各人心中的阿赖耶识所变现的虚像,外境虽虚,阿赖耶识却是实在的。禅宗没有讲得像瑜珈派那样繁琐,但基本上是一脉相承的,他们也肯定了佛性和心,所以慧能说:“一切万法,尽在自心中。”后来他的弟子们又进一步提出“即心即佛”、“心即是佛”的观点。显然,这和“以无为本”大不一样了。
当然,得法偈中用“佛法本清净”,确实是难解一点,有人会说只有“清净”的东西才会“惹尘埃”呀。其实,这又牵涉到佛教史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分歧。历来的佛学都同意“心性本净,客尘所染”的说法,但对于“客尘”究竟是在心内还是在心外?却形成了两种尖锐对立的观点,大乘佛教反对固守传统的小乘佛教,主张客尘在心内,由心引起,这样只要在思维方法上加以改造,便能认识到心体的明净,达到涅<SPS=0566>,而无须像小乘那样整日静坐、苦苦练禅了。慧能的偈表明他也持这种观点,所以弘忍才把袈裟传给他的。不难明白,若按尘在心内的说法,神秀的“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是不合逻辑的。
读书献疑
叶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