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节:民间报道



  七点半,从图书馆出来,漫步到那个我数次经过且向往的小院(五院,中文系办公室),门外自行车横七竖八地放着,我知道很多朋友已经早先来了。雨后的院落湿润了绿意盎然的草坪和古老的青砖小路。总以为文人应当于古老四合院的雅致氛围中,对月酌酒,吟“小楼昨夜又东风”,纵论古今。而很多情景都如对于江南的想象,不曾真的有。

  我到的时候,网友们正好从二楼下来,到一楼会议室,可能上面无法容纳这么多人吧。可惜没有见识那个“气喘吁吁”的服务器,据说要换新的了,自然是一件好事。二三十人呼啦啦围坐一桌,我试图将现实中人与那个网络中的昵称对上号,却总不能。除了“孔子”(即“江湖”,希望和大家交朋友)、“西南风”(热心提供多年大综合试题)暴露身份之外,其他一概继续匿名。论坛负责人全部出席,李铎老师比我想象的要老练许多,或许是受网上ID头像的潜在影响,还以为是个小伙子呢;蔡可是现代文学博士生,文学自由谈版块的斑竹;我身旁是负责技术的民间文学研究生未名扁舟(名字没有记清楚,还有那个和蔼可亲女老师怎么称呼?)……聚会并没有其他不相关的领导和老师出席,似乎也表达了一种自由讨论的民间立场,但即使这样也没有调动大家更多的热情。李铎老师戏称此情此景是在为9·11表示沉默的纪念。

  围绕版面与内容的讨论,并不十分热烈,更多是为了获取一些考研信息的网友在倾听。关于论坛建设,我主要谈到版面要力求简洁雅致,至于内容则需要调动中文系老师的积极性,以及鼓励广大写手的参与。虽然李铎老师一直强调言论的自由与发言的主动性,但我以为在论坛远远没有聚集巨大人气的时候,仍然需要一些可能的策划与推广。所谓筑巢引凤,有了一定知名度以后,自然会有更多慕名而来者。而网友对于版面无所谓,重在内容的发言,有一定道理,但好的内容也需要一个赏心悦目、便捷适用的容器,毕竟论坛还没有达到一种“大象无形”的境界,还不是无论版面多么简陋粗糙都可以靠其内容的厚重来引领思潮。远道而来的台湾女士(似乎是个老师),用略带涩味的国语讲述关于删帖的故事(因中间离场未能全部领略其内容)。而斑竹最大的权力和最重要的职责恐怕就是删帖了,放弃这一项权力,斑竹作用何在?李铎老师如是说。

  本来要在会后举行的考研交流,因没有已考上研究生到场(研究生新生住万柳,距离较远,且下雨,另有部分学生晚上有课,或者走过了一段艰难的日子之后,不愿再回首),只好作罢,李铎老师介绍了一些经验,但毕竟有限。最为核心的观点就是要能侃,自圆其说即可。

  会后,不少网友们在交换着复习想法和联系方式,以期得到更多的交流,助考试一臂之力。我则没有投入到那种源于考研热情的亲密接触中,独自走出雨后的五院。在未来不远的日子里,一个人走一段寂寞的路是必要的。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9月21日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秋月当空,又是一年中秋……

  女友在考取外经贸大学的在职研究生之后,我们在周末相聚的时光又减少了一天。女友明天要考试,与我在一起恐怕是不能好好学习的,这已数次得到证明。似乎已经习惯了许久孤单的日子,于是也并不觉得有太多寂寥。唯一有一丝惆怅感觉,是因为晚饭时候本来要约上一二朋友的,才发觉他们都早已没有了踪迹。都去赏月了吧?

  中文系BBS论坛也只寥寥几人,对文字敏感的人是不会放过这个“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好日子的,面对空荡荡的论坛我发帖说:

  月有阴晴圆缺,虽是变化之美,但我们依然钟情一轮圆月下的团聚,无论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还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前者只能通过网络或电话传情了,而清辉撒下的月光却是一样的,今晚北大的公用电话恐怕要超负荷了;后者自然可以相约湖光塔影之间,想想便浪漫得不得了,只是别忘了带上席地而坐的垫子,否则入秋大地之阴凉传导而上,影响某些人体系统的正常运转,则大煞风景了。“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很多事情可以不去想了,重要的我们又拥有了一个可以快乐或思念的日子!

  高中的班级主页一如既往的热闹,而我只是旁观者。

  中秋月明,枯坐陋室,耳畔有Channel【V】的歌声,害怕寂寞吗?

  考研复习进度9月23日

  秋已深,一切并没有成熟的迹象、衰败的感觉。只有孤零零几棵银杏偶尔给心灵以短暂温暖。

  看到金黄,我总会想起家乡的麦田,一年的收成随风招摇。

  我的秋天怎么还没来?

  昨天去图书城,顺便买了一本王长喜的考研英语模拟试题。回来试着做了一套,感觉还好,除去作文和听力,有将近50分的水平。感觉比较薄弱的就是英译汉了,一个长长的句子,单单弄清了句子结构还不行,且要选择恰当的词汇和流畅又符合中文习惯的句子表达出来,着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作文,无论是十五句作文法,还是万能作文,无非都是给出一个尽可能用于多种作文内容的骨架,然后只要填充具体内容就可以了,我也应当开始有意记忆和练习了。

  周先慎版本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今天基本上过完了一遍,又明了了许多知识细节。该书的特点在于每课都有代表作品的赏析。相对于游国恩版本,是一个有益的补充。

  政治课这几天一直没有看,忙着将文学史复习完。在记忆的基础上,似乎也要模拟一下了,看不足之处在哪里,强化之。

  中午路过大讲堂,看着三五成群的参加政治考研辅导班的人们,想起去年的自己,也曾经在这里为了一个真切的目标奋斗过。从我个人体会来说,所谓专家们的辅导实在不可太依赖了。

  百团大战内幕9月24日

  红色条幅在三角地招摇,被称为“百团大战”的北大社团在新学期的开始,以自己辉煌的过去或虚拟的未来吸引每一个懵懂的、尚未经历高中到大学的彻底蜕变的孩子们。

  有过办社团的经历,我自然也清楚这社团活动的“内幕”。其实,大多数社团是不必加入的,尤其需要交会费者。社团活动的组织往往并不限于会员的参加,即使是自行车协会等组织较为严密的社团,其周末出行也几乎是可随意加入的。更多社团在招新之后,根本就没有什么活动,奄奄一息至下一个学期招新的开始。社团,尤其比较务实的商务经济相关类社团,已经成为个别人攫取功利与利益的工具,而其他组织者成为走卒而已。倘若想要进入到某个社团的管理团队,则另当别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