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儒有言,一命之士苟留心于爱物,于物必有所济。身为牧令,尤当时存此念。遇地方公事不得不资于民力,若不严察吏役,或又从而假公济私,扰累何堪,故欲资民力,必先为民惜力,不惟弭怨,亦可问心。
【译文】
先儒曾经这样说过:“一个人,如果在珍惜物力上用点心,那么对物力必定会有所帮助的。”作为老百姓的父母官,尤其应该时时存有这样的想法。
碰上地方上有公事不得不借助于民办,如果不严格督察官吏,有的人就会趁机假公济私,老百姓对这些扰乱和摊派又怎能忍受呢?因此,要想借助于民力,就一定要先珍惜民力。这不仅仅是消除怨恨不满的问题,同时也是为了自己问心无愧。
【评语】
有功名欲望的官员,都想在任期内有所成就。这里涉及到一个成就的标准问题,是造福一方,为民谋利,还是为一己之私,只想着升官发财。不管怎样,成就的取得需要人们的理解和支持,或者借肋民力。这就需要珍惜民力,减轻人民负担。一个有作为的官员,一定懂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的道理,懂得“民为贵,君为轻”的道理。为民作主,为民谋福,为民谋利,解民疾苦。没有珍爱之念,绝无体察之情。民心向背,是统治政权能否存继的关键,也是为官业绩大小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