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五、赈灾救民莫图私利

 

  此不便言,且不敢言。然亦不忍不言,地方不幸而遇歉岁,自查灾以至报销,屑屑需费,不留馀地。费从何出?不便言,不敢言者此也。但克减赈项以归私橐,被灾之户,必有待赈不得,流为饿殍者。上负圣恩,下伤民命,丧心造孽,莫大于是。此吾所为不忍不言也。昔济源卫公哲治牧邳州,尽出赈赢,设楼流所,赡养仳离①,雁户②全活无算。同时办赈之吏竟笑其迂。

  然肥橐者多不善后,公独简在。宸衷不数年,累迁至安徽巡抚,陟工部尚书致仕尹中堂。文端公继善总督两江时,余尝见其办赈条告,末云:千末云倘不肖有司克赈肥家,一有见闻断不能幸逃法纲。即本部堂稽察有所不到,吾知天理难容,其子孙将求为饿殍而不可得。痛哉言乎!读至此而不实力救荒,其尚有人心也哉。!

  【注释】

  ①仳离:夫妻分离,特指妻子被遗弃,仳,pǐ。

  ②雁户:唐代称流动无定的民户为雁户。

  【译文】

  这件事不大好说出口,而且也不敢说,但是在我良心上,又不忍心不说出口来。在某个地方,十分不幸地遇上了收成不好的年成。从查明灾情、核实灾情到请求救灾款项,每一个层次和环节都需要费用,这些过程中不能有私毫伸展的余地,钱从什么地方来?不大好说,也不敢说的正是这个问题。

  克扣赈灾项目中的款项,装到自己腰包,虽说富了自己,然而在成千上万受灾的灾民之中,一定有正在眼巴巴等待救济而还没有得到救济的人,会因为贪官的私欲,而成为那遍野饿死的人中的一缕冤魂。这样做,上对不起皇上的恩情,下害死了无辜百姓的生命。丧失人性,制造罪孽最多的,正是这种人。这就是我不忍心不说的事情。

  从前,济源卫公哲先生在邳州当父母官的时候,他拿出了所有的救灾款项赈济饥民,为流离失所的人建造了住房,供养那些在灾难中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难民。那些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的人,因为卫公哲的措施而生存下来了的,不计其数。和他同时办理这次赈灾活动的官吏们,都竟相嘲笑卫公哲太迂腐,太不识时务了。然而那些中饱私囊的官员们多数都没有得到好的下场,而只有所谓“迂腐”的卫公哲反而得到了提升。

  没有过几年,卫公哲先生就被提升为安徽巡抚,继而又升任工部尚书,后来又升到中堂。

  文端公继善在当两江总督时,我亲眼目睹了他是怎样搞好赈灾工作的。

  他在告示最后一条的内容是:“倘若官府中有人克扣减少了赈济灾民的款项,肥了私人的腰包,一旦被我耳闻目睹了,决然逃不脱法律的制裁,即使本督考察不周到,没有被发现,但我确信,这种人天理难容,他的子子孙孙命运将极为悲惨,就是想当一个饿死鬼也办不到!”他的这些话说得多么沉痛啊!

  如果有人读到这里还不努力地赈济灾民,这种人难道还有人性吗?

  【评语】

  贪官之所以是贪官,就在于他贪婪成性,雁过拔毛,唯财是贪。贪官是从不考虑所发之财是什么财,也不在乎钱财来路是否正当。如果他还有天良,认为赈灾款不能贪污,那就不会成为贪官。上司委以重任,百姓翘首以待,自己却中饱私囊。贪官之所以能成为贪官,就在于社会有腐败的温床,上行下效,百姓遭殃。自古而今,贪官人人切齿,故历来天下大赦唯贪官属不赦之列,贪官纵能贪欢于一时,最终逃不脱法网,最终不免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这是为官者宜力戒的。

 

资料收集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