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7期
灾难后,重建心灵家园
作者:张 宇
别让孩子从噩梦中醒来
灾后第十天,《家庭医药》的志愿者见到了来自灾区汉旺镇的5岁小女孩丹妮。在父母及几个亲人的陪同下,孩子显得十分的安静。丹妮的爸爸告诉志愿者,当天他从废墟当中找到孩子的时候,其他孩子都在哭,而丹妮却显得非常的冷静,尽管她的脚上还流着血。
到了第三天,丹妮却变得非常冷漠,经常呆呆地发愣,而且特别黏父母。志愿者也注意到,在交谈的时候,丹妮一直紧紧拉着妈妈的手。
丹妮的睡眠更是不好,“每次睡觉后不出1个小时,丹妮就会突然大叫‘爸爸妈妈’,或满身大汗地坐起来。”见到这般情景,医生护士都不敢随意碰她的病床,因为只要床一动,丹妮就会惊叫地震了,惊恐过后要许久才平静。
任凭志愿者如何与之攀谈,小丹妮一直一言不发。但《家庭医药》心理援助队的志愿者王玲娟(西南大学心理学硕士)并没有放弃,她找到了打开小丹妮心扉的方法,那就是“玩”。果然,在看见一套芭比娃娃玩具的时候,丹妮明显有了兴趣,开始摆弄起玩具来。王玲娟不失时机地加入和丹妮的活动,一会儿帮娃娃穿衣服,一会儿哄娃娃睡觉。
“丹妮,这是什么哦?”见丹妮暂时忘记了烦恼,王玲娟拿起一个玩具小书包,再次引导她说话。
“包包!”丹妮终于用一个清脆的回答表示了对王玲娟的信任。接下来,跟丹妮的交流就显得容易多了。王玲娟拿出各种玩偶,教丹妮学着说一些简单的英文单词,聪明的丹妮学得很快。通过一起玩玩具,一起学英语,两人渐渐熟络起来。
时间过得很快,王玲娟临走时把丹妮轻轻抱了起来,说“丹妮,要是你不跟姐姐说再见的话,姐姐就不放开你了哦!”这时,丹妮竟忍不住笑了一声,这让王玲娟觉得非常安慰,从一开始的不理不睬到后来的笑逐颜开,这就是孩子乐观的天性。在场的志愿者都相信,通过恰当的心理抚慰,丹妮一定能走出地震的阴影,健康成长。
灾难面前,最脆弱的是孩子
上海市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陈圣祺主任医师说,灾难来临,孩子所受到的影响更大,尤其是一些婴幼儿和涉世不深、似懂非懂的青少年,心理伤害更为严重。这种心理伤害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干预和矫正,有可能对其未来的一生造成不利的影响。
人在3~7岁是记忆发展的快速阶段。儿童的记忆好似一张白纸,可以画上最新最美的图画。但是,白纸上也很容易染上污点和不好的印记。作为经历过巨大创伤的孩子来说,如果不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尽快抚平心灵的创伤,地震等重大的刺激源就有可能在幼小的心底里留存、种植,成为以后人生道路上的一个“心魔”,一遇到合适的机会,就会兴风作浪、贻害无穷。
你能为孩子做什么
怎样驱除孩子的“心魔”?不让孩子再从噩梦中醒来?一个最重要的原则就是镇定。成年人应该像老母鸡一样把孩子围在怀里,告诉孩子,这几天在他身上可能会出现一些反应,比如做噩梦、在梦里哭泣等,告诉他们这其实是人对非正常事件的正常反应,完全不必惊慌。
此外,要鼓励孩子把积压在心里的东西表达出来,舒缓情绪。人们有时候不忍触碰孩子的心理创伤,觉得是在刺激他们。恰恰相反,这种“再体验”的过程,其实是对创伤事件的脱敏过程。否则,今后他们很可能终身陷在心理阴影当中——听到“地震”这个词,或者遇到类似的摇晃,就会反复发作。在一遍遍倾诉的过程中,孩子们对事件的敏感情绪会慢慢降低,恢复平静。对于那些特别小的孩子,如果不能用语言表达的,也可以采用画画的方式。
陈圣祺主任医师还为家长们介绍了几种疏导孩子紧张情绪的方法。
(1)解释法对一些稍稍懂事的孩子,要讲一些明白易懂的道理,使其感悟到这类事件的发生是意外,是难以预料和防止的,与个人的努力没有必然的关联。并使其认识到,亲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使其能很好地生存下去,好好生活下去是对亲人期望的最好报答。
不要批评那些出现幼稚行为的孩子,这些暂时出现的“长大又变小了的行为”,是儿童对突发灾难对常见的心理反应。对孩子不理解不明白的事情要用他们能够理解的方式解释。同时要给予希望,向儿童承诺,地震会过去,政府会安排大人来帮助他们,帮他们重建家园。
(2)倾听法以耐心、仔细、满怀同情、设身处地的态度,倾听孩子们的述说,从而使孩子们能敞开封闭的心灵窗户,感受到这个充满爱的世界的温暖,提升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丰富法要尽可能地根据孩子年龄特点,创造条件,恢复孩子们的正常生活,丰富他们的活动,如看轻松的书籍、电视节目,使他们真正切身体验到美好生活的乐趣。当前对孩子们来说,最需要、最开心的莫过于和同龄人在一起学习、玩耍。这不仅是正常生活的重要部分,而且能够转移孩子们对痛苦往事的缠绕。因此,尽可能、尽快地创造条件,开学复课,是医治孩子们心灵创伤的良药。
(4)运动法抑郁总是伴随着负面悲观的想法,而运动不仅能摆脱这种负面的想法,更会增添内在的活力,从而改善个体的不良情绪。
大多数孩子都有与生俱来的“韧性”,虽然灾难会带来创伤,但只要为他们提供一个有关爱的环境,再加上亲人或朋友的爱护以及一段时间的心理修复,他们就能最终扫除灾难带来的心理阴影,迎接新的生活。
保护受灾儿童简单口诀:
先医疗,救生命;保温暖,供饮食;
睡好觉,防丢失;防疫病,手勤洗;
找玩具,讲故事;莫惊恐,多解释;
鼓信心,要重视;指导下,看电视。
心烦躁,情绪低;找医生,健心理。
(摘自中国疾控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全国联合抗震救灾心理救援专家组《心理自救互救宣传手册二:抗震救灾中儿童心理应激反应的预防与处理》)
大灾之后,每个人的心灵都需要救助
身体的伤损,只局限在灾区的现场,但心灵的伤害,却可以遍及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在灾难心理学上,有一个基本观念,叫“每一个看见灾难的人都是受害者”。随着现代传播媒介的发展,灾区各种景象与苦难,尤其是各种惨烈的场面与镜头,都完整彻底地呈现在全社会的观众面前。人在长时间大量接收这些信息之后,往往会产生焦虑、痛苦、无助等各种负面情绪,对于某些本身就存在着心理障碍的人群来说,更是会造成强烈的刺激,并引发进一步危机事件的发生。
这次地震之后,由于经常出现的余震和各种传言,成都、重庆、西安等城市的很多民众整天惶恐不安,夜里不敢回家,而是结伴睡在广场、体育场甚至路边,一听到有余震的传言就风声鹤唳,很多人整夜睡不着觉。加上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全天候地报道灾区的消息,全体中国人似乎都进入了一个心理低潮期。有求助者坦言,自己不敢再看灾区的惨状,却又忍不住要打开电视机,内心的苦闷难以言表。在网上,有人总结了地震后遗症的若干表现,诸如“原来关心别人住哪儿,现在关心别人住几楼”、“不相信自己的感觉,不停向别人求证:‘刚才是不是在晃?’”、“每隔5分钟必定要关注桌子上装着水的杯子”……
对此,心理学专家表示,如此重大的灾难降临之后,全社会的民众都将体会到生命的脆弱、无助等负性情绪,都需要得到心理支持与安慰。通过各种媒体,采取不同形式对社会大众进行心理支持与引导,也非常重要。
那么,普通人应该如何摆脱自己的不良情绪呢?心理咨询师李晋伟指出,这时候人们最需要做的是“倾诉”以及“建立对他人的信任感”。
首先,应该积极和亲人朋友交流,把不好的心情说出来,倾诉和来自亲人的安慰将有助于当事人走出心理困境。其次,对于不善交流的人,则可以主动地寻求专业的帮助,其中最便捷的办法就是拨打心理咨询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