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国内外高等学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研究
作者:张恩栋 杨宝灵 姜 健 洪 杰 陈 超 刘业伟
日本模式强调政府行为,实行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2 国内产学研合作教育现状
20世纪90年代初,由国务院生产办(国家经贸委前身)、国家教育部、中国科学院3家发起推出“产学研联合工程”,并组建临时办公机构,即“产学研工程”办公室,行使其产学研联合的功能。十多年来,在政府的引导下,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积极运作、实施,通过专家咨询、技术转让、共建技术中心、共同研究开发、共办高科技实体等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逐步形成了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科技与教育体制的改革,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江泽民同志曾为国家产学研合作开发工程题词:“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促进经济、科技、教育体制改革”,充分肯定产学研合作的重要作用。
通过产学研合作,在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先进制造技术等领域,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形成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成套设备,培育了一大批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力地推动了传统产业改造,大大增强了企业技术创新和竞争力,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经过多年的产学研合作实践,我国创造了一些有效的产学研合作方式。如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试点工作站等机构。依靠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企业培养和培训科技和管理人员。组建产学研联合促进会,加强地区与校所之间的全面合作关系。注重国际间的科技合作。组织高层科技人员对企业进行技术协助等。目前,我国产学研合作形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高校技术创新基地,促进成果转化。十多年来,我国高校紧紧围绕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在高校建设了一批研发和产业化基地。目前,全国高校共有 R&D 机构 5090 个,固定资产原值158亿元。建在高校中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有 106 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50余个。此外,高校与企业和地方政府共同建立了大批产学研合作中心、技术开发中心和研究开发院等科技基地;
2)加强与地方政府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据 2003年统计,80% 以上的国有大中型企业(集团),以及大部分省市都与大学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合作开发或转让成果 20 多万项;
3)推动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大学科技园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基地、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基地和各类创新要素资源汇聚结合的平台。认定的 22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了 2511 家科技企业,开发新产品 3561 个,销售额 316亿元,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培养和聚集了一批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为社会创造了 10 万个就业机会,吸引了社会各类投资200亿元,强化了孵化服务功能,建立了全方位的创业服务体系;
4)参与企业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工作。高校 95% 的成果是通过产学研结合实现转化和产业化的,在科技攻关、技术转移、技术培训等方面与行业部门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为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创造了条件;
5)培养企业高层次人才。在人才培养方面,许多高校与企业已建立起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一方面,高校利用教学和科研条件,为企业定向培养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已成为企业解决人才匮乏和培养综合性人才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企业利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资金资源为高等院校提供实习基地和试验基地,也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高校为企业输送的高层次人才成为企业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的生力军。
3 产学研合作教育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从国内形势看,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实现根本转变。在某些领域和地区仍然存在教育、科技与经济脱节的现象,教育和科技资源配置仍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这已成为制约我国教育水平、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增强的一个主要因素。影响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不利因素主要有:
1)产学研合作教育中的高校(科研院所)因素。由于历史原因,中国高等学校建设过于一体化,缺乏自主性、个性、活力和社会适应性,且形成封闭的办学模式,与社会及产业界相互疏离,各自成封闭的系统。在当时计划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不很突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高等教育的封闭、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矛盾日益突出。
产学研合作为高等学校走出自我封闭状态,面向社会、面向现代化建设开辟了广阔的前景。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高等学校与整个社会及产业界展开广泛的合作,更准确有效地选择科研课题和科技开发项目,克服脱离社会实践需要的倾向,使高校的社会适应能力得到加强,从而有利于高校的各项改革,包括管理体制、办学模式、培养目标、专业设置以及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改革。
科研院所和高校中科技人才众多,有着丰富的智力资源,而且科研设备条件优良,信息资源丰富,有着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工作环境,可以满足产学研合作的需要。高校中一些教学和科研人员科技意识差,技术商品价值观念淡薄。虽然高校科研成果中高新技术成果较多,与目前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所需要的以产值为核心的“短、平、快”项目有很大的差距。高科技成果实现商品化的周期长、风险大、耗资多,大多数企业无力承受;高校科技成果本身的成熟度低、技术不配套,大部分科研成果都停留在实验室小试阶段,离成熟的生产技术还有相当的距离;
2)产学研合作教育中的企业因素。目前我国企业内部的科技力量虽有所提高,但仍明显不足,大量科技资源和科技人才仍在企业之外,这是我国大多数企业技术进步水平低,产品缺乏竞争力的关键。同时,企业在人才培养上不愿意投入更多的资金。在人才招聘会上出现的一种现象:许多大学毕业生在向招聘单位递交简历前必须首先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即有没有工作经验或在大公司打工的经历。在用人单位看来,一定的社会工作经历积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刚毕业学生在单位真正发挥作用一般都需要一个不短的“适应期”。因此,不少企业都不愿把自己的企业变成刚毕业大学生的培训基地。浪费企业的资源,增加成本;
3)产学研合作教育中的政府因素。促进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系列政策、法规和相应配套措施缺乏。当前教育、科技立法工作尚处于初级阶段,无疑制约了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发展。目前专门协调产学研各方的中介机构还不多,功能尚不完善,不能很好完成沟通信息、牵线搭桥,提供咨询服务并协调彼此利益关系。而且缺乏协调合作纠纷的权威性技术仲裁机构。政府在多渠道筹集产学研合作资金方面努力还不够。资金缺乏是目前影响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一大障碍。
在培养实用型人才过程中,产学研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更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主动学习,从而爆发出巨大的潜能,使教育获得前所未有的成功。毋庸置疑,产学研合作教育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是高等学校、社会和产业界发展的共同要求。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对策如下:
1)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合作教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告诉我们,产业部门参与合作教育的积极性是合作教育顺利发展的重要因素,而这种积极性主要来自于产学合作给他们的发展所带来的切实利益。高校利用自身优势和特色有效服务,为产业部门进行人员培训、提供科技情报等,使“自身服务——企业依靠”良性循环,获得企业对办学和合作教育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