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积极引导教师多元反思 着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作者:郑 刚 王合义
4 )反思数学教学过程。数学教学过程包括教师、学生和资源三个基本因素,这三个因素的集合和相互作用就构成了教学过程。反思数学教学过程就是要深究数学教学过程中诸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修正意见,以提高教学质量和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数学教师首先要反思的是师生合作关系。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上课是儿童和教师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相互关系来决定的。”这种关系就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和谐的合作关系。然而现实教学中却不尽如人意。笔者曾在某校随堂追踪听了两班初三数学课,并进行了座谈交流。一个班是资深的年长教师担任教学,另一个班是只有三年教龄的青年教师担任教学。结果发现,年长教师的基础扎实,基本功过硬,教材相当熟练,但从课堂教学过程来看,年长的教师不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只顾自己抬头讲课也不管学生在做什么,课堂气氛沉闷。年青教师的经验不足,但工作热情高,上课很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经常对做得较好的学生给以表扬,学生很喜欢这位教师上课,课堂气氛活泼,发言争先恐后,师生关系就像是兄弟般的关系。要想取得和谐的师生合作关系,首先要尊重学生,让学生能亲近教师,信任教师;其次教师要调用一切有利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要善于及时调控课堂气氛,沉闷时来点小幽默,过分热闹时给点冷却剂;第三,师生心理产生共振是和谐关系的最高体现。只有师生共振和谐,才能产生最大可能的教和学的积极性,才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益。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的成就需要是心理共振的基本动力因素,是课堂中一切有目的活动的积极性源泉;
其次,要反思课堂提问。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合理的课堂提问有利于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沟通师生的情感交流,调节课堂气氛。同时还是教师诊断学生学习状况,有效改进教学的基本手段。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由于不太注意课堂提问的艺术和策略,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学习效果。主要表现有:表面热闹,华而不实,一问一答,频繁问答,盲目追求活跃的课堂气氛,对教材和学生研究不深,使提问停留在浅层的交流上。实质流于形式,肤浅,不能启迪学生的思维,毫无意义。或者提问离题遥远,脱离学生的“思维发展区”,启而不发,或提问过难、过偏或过于笼统,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数学教师应引起反思。一是课堂提问要注重质,而不是关注形式、数量。一个有思考价值的提问应具备三个特征:①诱导的启发性。提出的问题必须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开启学生智力;②层次的渐进性。课堂提问要注意到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环环相扣,同时,以不同层次的提问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让每个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③时机的选择性。课堂提问要选择恰当时机,以达到“投石激浪”的效果;二是提问要目的明确,表述清楚。教师提问要考虑到提什么样的问题,为什么提这样的问题;三是课堂提问要讲究新颖性、灵活性及调控性。课堂提问要讲究新颖有趣,灵活多样,及时调控;
5)反思数学教学评价。这是对数学教学目标及其教学实践价值的系统调查,为教育者创造适合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提供依据的过程。教学评价具有三个功能:一是反馈功能;二是调控功能;三是促进功能。数学教学评价标准应具有科学性和可测性。静思当今的教学评价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缺乏正确的教学评价观;②缺乏科学的、完善的教学评价手段;③教法越多,变换越频繁越好;④教学媒体使用的比未使用的好;⑤课堂容量越多越好。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数学教师要从以下几方面反思:一是要建立正确的教学评价观;二要积极探索科学、完善的教学评价手段;三要合理使用教学媒体;四要恰当安排课堂容量。
3 数学教学反思的有效途径
加强数学教师的反思意识,提高反思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经常性的教学反思可使教师从经验型教学走向研究型教学,更新其固守的经验和模式,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3.1教师要努力转变生存方式
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姆通过对人类心理学分析,得出两种生存方式的结论,即占有式和存在式。以占有式方式生存的人,往往简单地把物据为己有,易忽略“我”的存在,而为物所控制。而以存在式方式生存的人,不会简单地被物所异化,始终感觉到自我的存在,从而创造性地对待和使用物。如教师在如何对待教材这个问题上。传统的观念认为,教材是专家编写的,有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性和正确性,教学就是以教材所负载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与掌握为宗旨,与此相应,教师的任务就是简单地占有教材内容,然后将教材的内容原原本本地传递给学生,再让学生去占有。这样,教师和学生在教材面前都忽略了“我”的存在,成了教材的“奴隶”。久而久之,教师“离开了教科书,就不知道教什么,离开了教参,就不知道怎么上课”;学生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被一步步地扼杀,成了只会死啃书本,不会解决实际问题的“书呆子”。这是占有式生存方式的表现及其带来的后果。而在以存在式生存方式的人看来,教材只是教师使用的工具,作为工具,它是否适合自己使用?是否需要改造和加工?教师应予以审视和批判,教材也只是教学开展的主要线索,是师生进行思考和研究的主要材料,但不是唯一材料。以存在式生存方式的教师才是一个真正主体的教师,只有这样的教师才具有反思意识。而以占有式生存方式的人要么固执己见;要么没有头脑,人云亦云。
3.2教师要积极参加理论学习和课题研究
对行为的反思应以理论为指导。缺乏理论的反思只能是粗浅的反思。在学习理论时,应以存在的方式,和理论对话的方式来进行,切勿把理论模式化、简单化、机械化,只有正确把握理论的实质,才能有效地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
天津市开展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点专题研究活动。现已有二百多项专题通过立项,且进展较为顺利。对日常教学行为反思所累积的研究资料和思想认识是课改专题的重要来源。笔者在完成课改专题工作时,据区县教研员及一线教师反映,想申报课题,但不知如何选题,这与平时不注意总结反思有关。开展专题研究是对日常教学行为反思的提升。专题研究也对教育行为进行反思,但对实践的反思是有明确的主题和研究目标,是比较系统和比较严谨的反思。在教育科研中形成的方法、技术和反思意识有助于提高教师对日常教学行为反思能力。学习教学理论是教师对教学反思的知识基础,参加专题研究是教师对教学行为反思的能力保障。
3.3对教学行为反思的几种操作方法
1)写课后教案。 随着课改的深入,课堂教学越来越突显动态生成性,有些课堂中的突发问题或值得深思的现象在课前很难预料到,课后教案把自己上课时的课堂实录详尽、及时地记录下来,并对其中某些片段和环节进行不断的反思、总结,扬长避短,以便于今后教学的提高。这种方法不足之处在于,完整地写课后教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