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中国高考制度改革的社会学视角

作者:李 娟 龙 耀




  
  2.2现行统一高考制度忽略了有专业潜质人才的要求,阻碍了高等教育的发展
  中国高等教育要发展,还是应该走特色化、品牌化发展的道路。高等教育是专业教育,高等教育要走品牌战略之路,实际上是走专业品牌之路[11], 这有一个基本的要求就是:各个高校要将有浓厚专业兴趣、优秀专业潜质、良好专业基础的人才招进来,最好是各个学校还要有自己的专业特点或特色,要突出自己的专业风格,与其他学校的专业有所差异。
  而现行高考制度要求学校按照统一的标准(高考成绩)招生,每一个学校都无法体现自己的特点,那就不可能不影响高等学校招收有浓厚专业兴趣、优秀专业潜质、良好专业基础的人才,更不用说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所以,现行统一高考制度由于阻碍了人才的专业性发展,也必然阻碍了中国高等教育品牌战略的实施。
  
  3现行统一高考制度不利于社会良性流动
  
  社会流动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分层结构中,人们在各种社会集团内部、各种社会集团之间,以及在各种活动空间之间变动、转移的形式和过程[12]。社会流动受政治、经济、教育、地理、人口乃至战争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大规模考试,特别是高考,也是其中较为重要的因素之一。高考的筛选、分流功能体现在:依据某种标准对考生进行筛选,将最能认同这种标准的优秀者赋于其社会精英的身份,使之进入社会的上层,成为统治集团的核心成员;对于能够接受这种标准,但不认同统治集团的身份的人,赋于其社会专家的身份,进入社会的上中层,成为拥护统治集团核心的主要人群;而对于不能认同或接受这种标准的人,在考试中会处于不利地位,只能进入非技术和半技术的行业,成为社会的蓝领阶层。
  实际上,中国社会向上流动的主要途径就是通过高考实现升学。中国自建立高考制度特别是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高考在中国的社会流动、在二元结构社会解体和社会稳定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大批青年通过高考途径流向知识分子和管理者阶层。设计科学的高考制度,可更好地为合理、良性的社会流动服务。
  但是,笔者认为,现行统一高考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我国社会流动的良性运行和社会分层体系的合理形成,不利于社会的良性竞争和进步。笔者无意否定高考的社会流动方面的作用,笔者在思考的是这种社会流动是否是良性的。因为只有良性的社会流动才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那么,什么是良性的社会流动?笔者认为,良性的社会流动就是在让社会成员的潜能都得以发挥的基础上发生的社会流动;如果因为某些制度的原因,使一部分人的潜能得不到发挥,实现不了向上流动,反而让那些能力不是很强的人实现了向上流动,那么,这个社会流动就不是良性社会流动,它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在现行统一高考制度下,决定能否进入高校接受高等专业教育的高考成绩主要由语文、数学、外语这些公共科目成绩构成,虽然另外有1门或2门选择科目,但其影响力不大,而且选择的空间很小,就那么2至3门课可以选择。这样就存在严重的问题:高等教育是专业教育,而且专业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历史、法律、市场营销、公共管理、新闻等等,可是这些专业教育的入口却是相同的独木桥:即考试科目基本相同的高考。这必然导致竞争的不公平。比如,四个考生要竞争某大学历史专业的三个名额,会出现表1中的不公平现象。
  
  类似的不公平现象在现行高考招生制度中普遍存在,原因就是高等教育是专业教育,可是高考招生制度却几乎忽略考生的专业兴趣、专业潜质、专业特长,由考生的公共科目来决定。
  正是现行统一高考制度,将许多专才、偏才、怪才挡在大学门外,失去了专业发展机会。有些考生很有专业兴趣和专业潜质,如果能够得到高等专业教育的指导,必定会在专业领域有所作为,可是因为语文、数学、外语差一些,竞争不过别人,只好流落在高等专业教育的大门之外,错失专业教育的机会,也就失去了向上流动的机会。相应的,一些没有什么专业潜质、但语文、数学、外语这些公共课程考试成绩不错的人,在高考中占据优势,于是实现了向上流动。这导致了非良性的社会流动。
  
  4现行统一高考制度不利于社会文化的多 元传承
  
  社会文化具有习得性和传递性。在这个习得和传递的过程中,考试起着正面强化的作用,因为文化的习得和传递必然要依赖于后天的“输入”和“教育”。而在教育活动中,考试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教育将人类的文化积淀进行整合和加工,有目的、有计划地传递给受教育者;考试则是依据社会文化的需要,对人们应该掌握的文化信息和应该具有的能力进行检验和测度,督促人们对文化的习得,加强人们对文化的保存和传递。
  社会文化的发展不仅仅是一个习得、传递和积累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选择的过程。文化的选择性,反映在考试对文化的选择和导向作用上。文化是以一种弥漫的状态存在于社会各个方面的。人们在考试过程中对考试内容的选择,实际上是对文化的选择。
  高考依一定价值标准对现有文化进行选优劣汰,藉此对知识进行价值选择、价值赋于,实现了对一定社会文化的传承、发展的引导。高考考试内容是限定的,高考的过程就是凭借限定的知识对学生进行评价、筛选的过程。高考知识取舍的过程是一种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过程。也就是说,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判断某些知识为有价值的,并将其确定为考试内容。某些意义和实践被当作重点选出,而另外某些意义和实践被忽略和排除。现行统一高考制度,要求所有考生几乎在相同的课程里面进行竞争,实际上就将许多文化排斥在选择之外,这在现实中已经造成社会文化的片面传承。许多优秀的精神文化(特别是地方传统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科技文化(特别是地方的民间科技文化)得不到重视,被淘汰或正在萎缩。
  高考营造了一个学习空间,使学生置身其中,远离社会,远离与高考无关的知识、技能。近年来,学生越来越远离社会,将社会文化内化于自身的过程甚为缓慢。这固然有社会急剧变革、青少年价值选择出现困惑的原因,但高考的屏蔽作用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有些从校门到校门的大学生不能进行人际交往、不会处理生活、不能正确对待自己与他人的行为倾向,与高考营造的这种封闭的学习环境不无关系。由于教与学都指向考试的需要,强化了注入式的教法和死记硬背的学法,学生从小就开始培养无助于适应社会发展的应试能力,忽视培养社会劳动能力,使学习与社会实际生活严重脱节。
  
  5西方自主招生考试制度之国情困局
  
  针对现行统一高考制度之困局,有人主张学西方高校招生制度,既自主招生制度,招生考试权利完全由各个高校自己决定。2006年,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还首先开始了试点[13]。
  考试与社会的关系,一方面表现为考试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比如政治经济价值,教育价值,文化价值,等等;另一方面,也表现为考试的社会制约性。考试问世以来,就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不断获得发展。在这一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考试的目的、内容、形式、方法等都受到社会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状况、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教育制度等社会因素的制约。考试必须适应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要求,这是考试发展的一条基本规律[1]。
  笔者认为,西方高校招生制度有值得借鉴之处,但不可盲目引进。同样是自主招生制度,在美国行得通,在中国实行却可能要走样,这在现实中并非少见。其根源在于,教育和招生考试并非独立于国情的,它不可避免受到国情和社会、文化传统的影响。
  

[1]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