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面向创新型甘肃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研究

作者:王永斌

是激活人力资源。进一步创新人才组织体系,建立有利于队伍整合和学科交叉的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打破院校、学科之间的界限,以开展重大项目研究为引导,组织不同学科、不同院校的教师和科研人员开展合作,形成一些实力较强的创新团队。二是整合物力资源。以重点实验室为载体,建立大型仪器设备平台,全面整合物力资源,建立以资源共享为核心的仪器设备管理新机制。改变“谁所有、谁使用”和“谁使用、谁所有”的状况,全面推行开放、流动的管理模式,做到“谁需要、谁使用”。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大学大中型仪器设备的共享机制、图书情报共享机制、计算机网络系统共享机制,加强对校园网络以及网上合作研究中心的建设,为网上实验、网上设计、网上计算等提供公共平台服务。
  第二,充分发挥人才、学科、技术优势,强化学科整合和技术集成,形成新的创造力。一是充分发挥人才优势。甘肃省的33所普通高校中拥有近2万名教学、科研人员,其中:两院院士6名,省属高校外聘院士7名;国家级专家学者153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11名,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39名,国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7个,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13名;省级专家学者232名,甘肃省优秀专家48名,甘肃省“333科技人才工程”跨世纪学术技术带人189名,甘肃省“555创新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228名,其中第一层次人选33名;学科队伍中具有博士生指导教师近400名。这是非常宝贵的科技资源,也是高校的优势。通过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制度创新、政策引导等有效措施,把高校的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型甘肃建设的巨大智力资源和科技优势。二是充分发挥学科综合优势。经过多年的发展,甘肃高校已建有7个国家级重点学科、90个省级重点学科、近200个校级重点学科,基本形成了合理的学科建设格局,为大力推进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迅速提高高校科技攻关和取得原创性成果的能力创造了条件。要进一步发挥高校独有的学科交叉及由此带来的人才聚集优势,淡化学科界限,根据科学前沿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结合科研任务的要求,适时调整学科设置。推动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积极建立跨学科的研究中心,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和方向。三是充分发挥技术优势。甘肃省高校共建有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6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还有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一大批其他各类重点实验室及研究所,拥有一批高水平的研究人员和先进的科学仪器设备。随着对这些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进一步加大,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积极的政策导向,在更高水平上实现高校科技发展的新跨越。
  
  3.4 高度重视基础研究,与高水平科研院所联合攻
  关,为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提供内在动力
  高校作为知识创新系统的主要执行主体,在基础性研究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从科研项目及其获奖数量上来看,甘肃高校已经成为甘肃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科技创新的主力军。随着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高校自身科技储备不足、实力不强,与经济、社会对科技需要迫切的矛盾仍很突出,加强高校知识创新系统建设的任务仍很艰巨。笔者认为,建设创新型甘肃客观上要求高校与高水平科研院所携手,形成创建合力。这是因为,科研和教育是分层次的,如果在低层尚可以分离的话,那么随着层次上移两者开始结合,越往上结合得越紧密,特别是在知识创新方面,高校与研究机构作为基础研究的两大主力军,有着联合的现实基础。所以,实行两大主体的强强联合,加强组织协调,集中优势力量重点突破,形成聚合力量,最大限度地调动研究人员和教师的积极性,才能提高投资强度和投资效益。基础性研究的过程既是知识创新的过程,更是知识积累的过程。只有进一步加强学科梯队和科研基地的建设,促进学科间的交叉与渗透,结合甘肃的特色与实际,有所为,有所不为,经过持久的努力,才能在诸多领域上实现突破。通过实施交叉集成战略,大力促进学科间相互渗透、跨学科集成、多学科合作和新学科开拓,瞄准科学前沿和甘肃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深入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强知识创新系统的建设,为甘肃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具有积极作用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高校通过学科的交叉、融合和渗透,通过新技术、新手段的应用,进一步提高基础研究的水平,从而提高学科建设的水平,提高自主创新的水平。
  
  3.5 进一步加强应用开发研究,加速科研成果的转
  化和产学研合作
  应用开发研究是直接服务于工、农业、国防、医疗、教育和公益事业的。甘肃省高等学校也曾开展了大量的应用开发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从总体来看甘肃省高等学校应用开发的意识还不强,水平还不高,成果尚不显著。甘肃省高等学校要根据本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针对甘肃省工农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开展研究。要结合甘肃省工业、农业、医疗、生态环境等的实际情况进行开发研究。高等学校特别要重视产学研的结合,加强与企业、地县的全面合作,了解基层的实际需要,了解企业的技术难题,建立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开展重大项目的联合攻关。当前,应进一步加强甘肃省产学研的统筹和协调,完善有关政策,推动制度创新,通过产学研这个大平台,推动政府与企业、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间的交流合作,促进形成一些重点领域的产学研战略联盟;利用现代信息网络,建立产学研集成信息服务平台,建立高校科技人才及成果信息资源库、企业科技需求信息库,在校企之间建立顺畅的信息传导网络,推动省内外产学研沟通与互动;积极鼓励高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建立工程研究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等技术集成与扩散的示范中心,开发高新技术产品;督促大学尽快成立技术转移机构,鼓励其通过专利许可、技术转让、技术入股等方式实现大学高新技术成果的扩散与应用;支持高校与企业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技术开发中心和股份制企业,进行从立项到投产“一条龙”的全面合作。
  
  3.6 以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为抓手,加快创新型人
  才培养
  目前甘肃人才结构上的突出问题是高层次人才少、创新型人才少、实用型人才少、新兴学科专业人才少、跨领域、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少。创新型甘肃建设,人才培养是关键,要培养大批留得住、用得着的高素质创新人才,高校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要通过教育和科技创新,不断增加甘肃高层次人才比例,不断改善人才结构。要培养能创造、掌握和运用自主知识产权的人才,培养创新、创造、创业能力都很强的人才。要通过培养和聚集高层次人才,保证甘肃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能准确把握科技和产业的发展方向和高新技术的前沿。要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吸引和培养学术大师、工程技术大师、具有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培养和造就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中青年科研骨干,培育高水平的创新团队和优秀创新群体。当前首先要加大对研究生层次特别是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力度和规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生成的教育培养机制。为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满足社会对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甘肃省日前根据科研队伍、科研设备、学科优势等方面的综合条件,确定了第一批6个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对于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的培养放在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位置,充分利用学校科技项目、指导教师和研究条件,使之与博士生的培养和学科平台的建设紧密结合。学科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和平台,要使学科平台的建设成为科研活动和知识整合互动的创新舞台,成为原始性创新和重大科研成果的发源地,成为高层次研究人才培养的基地。要探索并形成科研活动和教学工作良性互动的方法和机制,使得科研活动的前沿动态和最新知识能够及时反映在教学活动中。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