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构建理工科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
作者:李 俊 刘智运
5)对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认识不深刻,不到位。一方面在理念上强调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的重要,另一方面在实行中,这类课的重要性又不断地被淡化。课程体系比较松散,课程内容选择比较随意。主要表现在课程体系还是没有强调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缺乏文化素质通识课所应有的基础性、养成性、人文性。课程规范化不够,课程没有形成稳定的系列,具有随意性。理工科大学在课程设置上强调了自然科学类课程。其实文化素质通识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追求的是精神的自由、心灵的净化、生命的尊严、生活的价值,使学生树立正确信仰和价值观念。这类课程的设置受制于一定的教育理念,而教育理念又深受教育者所持的人才观的影响。全面发展的人才观,在实践中有偏差,如把“德”常常狭隘化为政治素质,而对现代社会需要的遵纪守法,社会公德心和责任感、关爱自己、关爱他人、诚信意识、全球化意识等方面虽有锤炼,但却相当匮乏。在“智”方面,则被狭隘化为知识(尤其是专业知识),而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批判能力和反思意识、跨文化和跨学科视野、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等却关注不够。在“体”方面,对提高学生的锻炼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生活习惯也重视不够。对学生修养,审美情趣以及艺术欣赏能力更是边缘化了;
6)学生对这类课程的学习也不重视,抱着凑学分、混学分的态度。学习浅尝辄止,食而不化,不太注意课程内容与社会自然和人的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学习层面上的应有的批判性思维,主动的价值选择和独立判断的尝试和努力有待加强;
7)把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作为概念课、知识课来讲,以“知识教育”来代替“文化素质教育”,实际上是贬低了文化素质教育的价值和意义,这是不可取的。文化素质教育的精髓在“文化”二字,它的魅力也在“文化”二字,特点也在“文化”二字,文化素质教育就是融文化,特别是优秀传统文化于素质教育之中的,是以优秀的文化培育、塑造人才的教育。……在高等教育方面,就应该重新认识文化素质教育的深刻内涵和重要价值,大力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促进人才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真正达到“文化育人”的目的;
8)教师对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的实质研究不够深,把握不够准,只给学生介绍一点知识,学生了解一些名词术语等知识皮毛,而并不领会其精神实质,更难以从这里得到丰富的文化陶冶,人文精神和思维方法的熏染,因而难以真正落实文化素质教育的理念。这里关键是提高师资水平,改变教学方式,要使学生真正领略人类历史积淀下来的精神宝库。还有一个关键因素要注意,即适当的教学方法应作为教学内容编排以及选择教学资源的前提,而不是本末倒置;
9)硬件设施不足,图书资料的短缺是普遍现象,缺乏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活动的场地和设备条件,影响了课程教学形式的多样性。
3 构建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程体系的基本
原则
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程体系的构建,一要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二要有利于学生形成完善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观念;三要有利于学生拓宽知识面并能深入理解知识的内涵价值和精神;四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为此,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程体系的构建要遵循以下原则。
3.1 时代特征
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只有具有时代特征,才不至于内容陈旧、落后,培养的人才才能适应时代要求,才能满足社会和个人需要。21世纪是科技发达和社会进步的现代社会,不仅需要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知识,还需要知道“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知识。即要开设“人文”知识课程,还要开设关于人与自然方面的课程。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在19世纪初开设的通识教育课有两门。第一门课程是“现代文明导论”,主要有犹太、基督与伊斯兰诸文明之发展,达尔文、尼采与弗洛伊德;第二门课程是“文学”,主要内容包括西方文学的经典,如荷马、柏拉图、歌德和莎士比亚的作品等,在当时对美国的高等教育产生了很大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鉴于科技对现代文明的重要性,逐步增加了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如“地球与行星科学”、“环境科学”、“地球可持续发展”等。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大多数高校的通识教育课发展为写作、计算机、外语等技能课程,以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多种领域的课程。可见,不同时代或者同一时代的不同时期,通识课是不尽相同的。
3.2 科学与人文的融通
人类文化同时包括着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科学文化主要体现的是人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以及由此积累起来的知识和方法,人文文化则主要是认识与发展人类自身的价值和由此而创造的精神成果。它们互相依存、相互补充,由此构成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不可或缺的两种基本方法和力量。
科学和人文的融合是人类真正地认识世界,全面、合理地把握世界,并达到追求真理、讲求价值的完美统一的基础。偏重于科学或人文任何一方,都可能造成科学和人文两种文化以及从事两种文化的人之间的隔阂,使人类文明陷入严重的危机,产生出斯诺所说的“两大阵营”的互相不理解乃至互相蔑视,造成双方在性格素养上的偏失。
两种文化的分裂以及两种知识分子在感情方面很难找到共同的基础,尽管原因是复杂的,但是正如斯诺所意识到的,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育的太专门化所造成的。因此,要使两种文化交融,使不同领域的知识者和睦相处,教育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大学通识教育尤其应该肩负起时代和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要在科学和人文之间架起一座通向彼此的桥梁。
3.3 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传统文化是人类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其中很多思想、经验、观念至今仍对人们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个民族若不能继承自家的文化遗产,对于先人累积的智慧结晶是一大浪费。不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眺望,就没有办法看得更远,不对历史作较全面的探索,面对时代世局就不能有深刻的理解。“只有具备了自家文化的根底,才真有自信与能力去吸收消融西方的文化智慧,才真能了解人类理性的展现各有其层面,不同的文化自有其风格与形态,同为人类共有之智慧宝藏,无须崇已抑人,亦不必执彼以攻此。否则,抛弃传统,拥抱西方,只是削足适履,东施效颦,而贻笑大方”。
传统文化是现代文化的源泉,没有人类的传统文化,也就自然没有现代文化。因此,大学通识教育应该使当代大学生能够从人类传统文化中广泛吸取营养,通过对历史传统文化的涉猎,增强自己的文化内涵。
现代文化是传统文化的自然延续和发展,是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