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构建理工科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

作者:李 俊 刘智运

代社会人类生活的总体反映。传统也只有与现代结合才会有永恒的生命力。因为传统必须向现代转化,才不致枯萎、退化。而现代的东西又只能从传统中吸取养分。传统与现代不仅应该而且可以调和而兼容并蓄。
  
  3.4 东方与西方的融合
  东方文化主要指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在这里即是指世界文化。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其内容之精深,含义之广大可谓世界之最。中华民族的文化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价值观,艰苦奋斗的精神,等等,都是应该继承和发扬的基本内容,也是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必备素材。
  世界文化是由众多国家和民族的不同文化所构成的。当今时代是一个国际化的时代。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地球变得越来越小,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已经冲破了国界,为全世界人民所共享。因此,大学通识教育在吸收人类文化时,应当不带有任何偏见和岐视,而应该以超越一切的眼光看待人类的一切优秀文化。正如哈佛大学《共同基础课方案》中所指出的:“一个受过教育的人,不能眼光狭窄,以致对其他国家的文化和过去时代一无所知。现在我们不再可能与世隔绝地关起门来过日子。一个受过教育的与未受过教育的人的关键性区别,在于前者生活经验的视野较后者更为广阔”。
  
  3.5 知、情、意在个体身上的融合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不仅要让大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了解各种学科的基本方法,培养他们多方面的能力,发展他们的心智。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提高本来是统一的。但如果是为知识而知识,而不是为了发展理智、陶冶心智,那么知识的学习就只能是一种技术和工具的掌握了,文化素质教育就不成其为文化素质教育,而是狭隘的专业教育了。因此,在课程设计时要特别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思维方法的训练,如有些课程不必要求学生系统学习和广泛阅读,而只须通过几次专题报告或讲座让学生了解该门学科的基本结构,掌握该课程的基本思维方法即可,“一个物理学家所要知道的历史知识和一个语言学家所要知道的生物学知识,并不是这些知识的全部内容,而是这门学科的思维方式,或者说是这门学科独特的科学研究方法”。因此,在开设某些课程时,可以以物理学上的几大定律为线索,给学生做几次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物理学上一些基本定律的主要内容以及这些定律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关系。
  
  3.6 加强大学生学习与生涯指导,加强大学生的心
  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新入大学,是人生的一大转折,会遇到人生中许多新的问题,产生许多心理问题和学习问题。如生活环境不适应、学习环境不适应、学习目标不明确、人生道路彷徨、有心理障碍、感到很失落等,针对这种情况,专门开设大学生学习指导与生涯规划,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即时进行系统教育和指导,引导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调整好心态,振作精神,迎接新的挑战,积极而紧张地投入新的大学生活中去。
  总之,中西贯通,古今结合,科技人文交融,从而达到知、情、意在个体身上的融合。实现大学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提高文化素养,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合格公民”的目标,这是大学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程设计的基本指导思想。
  
  4 理工科大学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程体系
  的基本框架(以武汉理工大学为例)
  
  武汉理工大学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程划分为基础类、核心类、拓展类3个类别。
  以上3类课共972~1148学时,55.5~78.5学分,见表2。
  
  
  4.1 基础类课程
  基础类课程是按学校培养计划列入的全校性的公共基础课程,学生按本专业培养计划规定的课程学习,为必修课,共828~1024学时,46.5~69.5学分。
  基础类课程中,公共基础课按专业区别有少量的差异,但基本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基础、体育等课程,是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基础、从事专业学习、研究的重要基础、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基础。
  
  4.2 核心类课程
  核心类课程是构架理工科大学学生科学的文化素质知识体系的关键部分,在理工科大学中,无论是理工科专业的学生还是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的学生,都有必要构架科学的文化素质体系、知识体系。从满足学生选课需要出发,每类核心课程都不应少于15门,在20~30门为宜。
  大学生学习与生涯指导课应包括大学学习理论与方法、大学生健康心理学、大学生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创新与创业管理、社会调查与实践等课程,为学生的大学学习、研究及保持蓬勃向上的生活态度提供指导。
  人文文化课应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中华文化经典导读、宗教与文化、西方文化概论、唐诗选讲、东亚文明与崛起等课程,这些课程是夯实大学生人文素质基础的重要载体。
  科技文化课应包括科技与社会、现代西方科学哲学、科技伦理学、科学技术史、科技文化的嬗变、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数学文化、创新工程、现代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等普及性的课程,还应包括汽车文化与人类文明、现代大城市与现代化交通、资源、环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化学·人类·社会、中国造船史、中国传统民居文化等具有学校背景和学科特点的课程,为学生科学精神的塑造提供知识的指导。
  艺术类课程应包括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戏曲鉴赏等方面的课程,是弘扬传统和现代文化,提升大学生艺术修养的重要途径。
  
  4.3 拓展类课程
  拓展类课程可根据学校的资源,鼓励教师面向学生开设选修课,帮助学生优化知识结构。只要受学生欢迎,符合教学规范都可以纳入,并鼓励复合型的课程。应鼓励有一定的普及基础的专业基础课在建设成为精品课程后面向学生开设选修课,扩大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规模,提高其质量。
  
  5 理工科大学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程体系
  的基本特征
  
  5.1 把基础课程纳入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的体系中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要建立在广博知识的基础上,把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和公民,但现行培养计划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上,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人格的养成教育。笔者把基础课程纳入文化素质教育体系中,有两个含义:一是要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二是要在传播基础知识的同时注意基础知识中的思想方法和智慧的训练,使学生在接受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受到智慧和思维的熏陶。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
  
  5.2 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融合是重点
  在课程设置中,注意中西文化的贯通,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是在自己民族发展长河中形成并发扬光大的。它又是在长期的与各国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过程中相互吸收,相互借鉴而发展的。“和谐”体现着中华文化发展的轨迹,“和谐”本身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为贵”的哲学,“和而不同”的理念,曾深深影响着中华文化的成长。“和谐文化”也是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相融合的文化。在我国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脱离,这不仅妨碍着教育自身的发展,也制约了大学在文化建设中作用的发挥。因此,大学要把建设和谐文化作为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任务之一,就要不断促进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的融合,就要通过对学生进行人文和科学和谐文化的培育和熏陶。引导大学生在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时和睦相处、和谐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笔者的课程设计充分体现这一精神。
  
  5.3 全面加强文化素质教育
  在课程设计上,专门设置核心类课程,分为四大模块,共87门课程。要求各专业的学生,均要在四大模块课程中各选一门,以保证每个学生全面接受文化素质教育的熏陶。调查发现,学文科的大学生,不仅缺科学文化方面的修养,而且对人文课程,也多半停留在知识层面上,对人文精神,领悟很不够,也要补这方面的教育。对理工科的大学生不仅缺人文文化的修养,对科学文化的课程也只停留在技术层面上,没有深入了解到科学文化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也要补上这方面的教育。所以,笔者强调对学生要进行全面的文化素质教育,这也是课程体系的特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