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构建理工科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

作者:李 俊 刘智运




  [摘 要] 论述了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调查了理工科大学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程建设与实施的现状,提出了构建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程的六条原则,构建了三大类的课程体系,阐述了该课程体系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 理工科大学,文化素质教育,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08)06-0493-06
  
  大力推进文化素质教育,坚持全人教育思想,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摆脱纯粹的功利性甚至工具理性的困扰,是当代中国理工科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内容。
  
  1 加深对文化素质教育的认识
  文化素质教育是全面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面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文化素质是基础。1995年提出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时,是针对当时大学生的具体情况,把文化素质教育作为推行全面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来看待的。实践证明,这样的做法是有效的,确实起到了带动作用。素质教育主要是一种教育思想和理念,而不是一种教育模式。它应当贯彻落实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体现在所有的教育教学环节和形式中,而不是一个特殊的教育模块。文化素质教育既涉及教育,又涉及文化,其实质主要是文化教育。“文化素质教育本质上是强调了教育的文化属性,强调了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即提高人的素质。”文化育人,不是忽视知识教育的重要性,而是在知识教育中渗透价值的意义。不是单一地对知识进行逻辑的阐述,而是同时关注知识背后的文化背景和文化根源与价值理性,这是教育回归于“人”的变革,实现教育的以人为本。在文化素质教育推动下,全国高校掀起了转变教育观念的讨论,对深化教学改革发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这场讨论,狭隘的专业教育观念遭到了摒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逐步确立。在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平台上,引进了通识教育,把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在课程设置上得到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文化素质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强调素质的综合提高,使学生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完人”。而通识教育是相对于专业教育而言的。它为学生学习专业教育打下宽泛的基础。给予学生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的训练,使学生具有自我学习和自我提高的能力。通识教育还致力于人格的完善,促进个人发展并使个人、社会、自然达到和谐发展。实质上通识教育体现了工具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个人与社会的统一,社会与自然的统一。在这点上,它与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是相同的。笔者把两者结合起来,称之为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并以此为渠道,构建理工科大学生的培养计划,奠定全体大学生的共同的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相融通的基础。
  
  2 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程建设与实施现状
  
  文化素质是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基础。理工科大学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是通过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教学的开展是落实文化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的重要渠道。应该加强建设,保证实施。理工科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的建设情况如何,落实实施情况如何,这是大家十分关心的。现在以中国大陆理工高校为例,考察理工类高校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现状,并从中发现问题,进一步提出改进措施。
  笔者选一批理工类高校一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一的课程设置情况作为研究对象。因为这些高校办学水平较高,学术氛围浓厚,理工科专业较齐全,科研实力较强,办学历史也较长,具有实施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的基础。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代表性,可看出理工科大学在这方面所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还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中国大陆理工科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改进与发展的方向。
  
  2.1 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的界定
  为了调查的准确性,对高校的课程设置要有个明确的分类作为依据。笔者采取两分法,即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与专业课。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应该是除了专业课之外的所有课程,或者说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是非专业性或非职业性的课程。由此,可以推导出,“非专业性”或“非职业性”是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的根本性质,也是文化素质教育课的本质特征。这是每个大学生都必须接受的教育。这种教育有四项功能:一是培养学生的使命感,增强对国家、社会、家庭和事业的责任意识;二是让学生在美和道德上有鲜明的辨别力;三是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使思维更有创造性;四是增强学生对于生活的感悟力,让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生命。总之,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具有完全的人格,能够扎根民族,关心民生,关怀天下,能够追求卓越,立足前沿,视野开阔,具有科学精神和理性批判的能力,具有探索精神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的能力。文化素质教育有三个层面:第一,设置课程,笔者称之为“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内容涉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以及语言学、学习学、计算机和写作等课程;第二,开展以第二课堂为主要形式的文化素质教育活动,如人文讲座、文艺演出、科技竞赛等;第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三下乡、志愿者服务、社会调查等。
  
  2.2 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实施现状
  目前,我国大陆理工科大学实施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的做法并不完全相同。大体上,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设置有三种情况:①必修课;②限选课(核心课);⑧任选课。这些课程的名称各校也不统一,有的学校还沿用“公共基础课”,有的学校则叫做“公共选修课”、“全校通选课”等。
  笔者按上述界定标准对8所理工类高校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课程设置情况进行了统计,见表1。
  从某种程度上讲,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在总学分中的比重反映了学校对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的重视程度。总体来看,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在理工科大学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在整个课程体系所占比重分量不大。8所理工科大学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学分占总学分的比重,最高的理工科大学占总学分的49.3%,最低占28.2%,见表1。
  
  2)课程组合方式不同。一是按必修或选修分类,二是按学科门类划分,这两种不同作法导致理工科大学在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课程设置上差异较大;
  3)特色不鲜明。公共必修课都是由教育行政部门所规定,学校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由于该类课程占据了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课程学分的绝大部分,结果造成了理工科大学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课程的高度相似,没有学校的特色;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