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莫让“贫困”成为制约博士质量的瓶颈
作者:万长松 曹 磊
除了国家和导师这两个主要资助途径以外,学校资助是博士生资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包括燕山大学在内的许多高校也是这么做的。当前的问题是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和提高补助标准。学校可以从办学经费、办各种班所得学费、产业集团上缴利润和各类横向课题提取的管理费等抽取部分来资助博士生。建议根据学校办学规模和经济实力的大小,规定学校每生每月补助300~500元不等。这样,加上国家补助的奖学金,即使那些没有助研收入的文理科博士生,每月也能得到1100~1500元的生活费,相当于目前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此外,为了改变博士生资助“有钱养人,无钱打仗”的局面,很多学校设立了优秀博士生科学基金和博士生国际合作与交流基金。比如,根据《燕山大学优秀博士生科学基金实施管理办法》的规定,每年获得优秀博士生科学基金资助的人数不超过10名,年资助金额1.5万(其中6000元用于研究生生活补助,9000元用于与博士课题研究相关的支出),连续资助最长期限3年。但从实际运行来看,能够达到资助条件的博士生很少,该基金连续运行3年的资助人数还不超过10人。现在很多学校都有校友捐赠基金,建议可以单独设立一个以资助者命名的优秀博士奖学金,适当降低被资助者的条件,扩大资助面。总之,为了完善博士生科研和生活的资助体系,必须做到广开财路、多管齐下、点面结合、统筹兼顾。
为了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促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除了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生活和科研环境以外,还应深入推进博士生培养机制改革,包括推广硕博连读制度和建立博士生淘汰机制。当然,这已经超出了本文讨论的范围。而对于广大的博士生来说,是否也应该反思一下自己为什么要攻读博士学位。正如Google公司中国区总裁李开复所说:“选择读博士就等于选择了在未来三五年,或者是更长的一段时间,你必须要成为孤独的人,要远离物质的花花世界,甚至要无数次承担失败或者不被学界认可的痛苦”[5]。这就注定了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博士候选人,这也说明除了提高博士生待遇以外,为了提高博士质量还需要全方位的思考。
参考文献
1 祝楚华,甘丽华.期望早日“刑满释放”[N].中国青年报,2006-12-15.
2 杨扬.国务院学位办主任杨玉良指中国博士生待遇过低[EB/OL].(2007-11-14)[2008-09-11].http://edu.chinanews.cn/edu/kong/news/2007/11-14/1077694.shtml
3 郭少峰.北大校长为博士生“叫穷”,称待遇低影响培养质量[EB/OL].(2007-12-27)[2008-09-11]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7-12/27/content_7319308.htm
4中国城市青年生活形态调查[N].北京娱乐信报,2005-05-15.
5刘世昕.一顶博士帽能带来什么[N].中国青年报,2006-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