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莫让“贫困”成为制约博士质量的瓶颈

作者:万长松 曹 磊




  [摘要]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高级人才的素质和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潜力。在博士质量调查工作中发现,目前博士生普通奖学金标准偏低,科研和生活经费来源渠道少,资助体系不健全导致的“贫困”现象已经成为制约博士质量的瓶颈。必须深入推进博士生培养机制改革,落实以科学研究为导向的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不断完善博士生科研和生活的资助体系。
  [关键词]博士质量,奖学金标准,博士生资助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634(2009)01-0037-05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人事部联合通知的精神,燕山大学研究生学院对博士生培养质量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在对“您认为我校在博士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的回答中,无论是博士生还是博士生导师都把博士生待遇过低导致无法安心科研工作列在第一位。为了避免以偏概全,笔者又对其他一些博士生培养单位进行了调查,发现在这些单位特别是一些地方性高校中,由于科研和生活经费缺乏导致博士生培养质量下降已经成为一个普遍性问题,必须引起各培养单位和政府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1我国博士生生存现状和生活质量堪忧
  
  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5次会议上,陈至立同志指出:我国恢复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29年来,累计授予博士学位24万人、硕士学位180万人,中国特色学位授权审核制度和学位授权体系基本形成,研究生培养条件明显改善,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研究生教育实现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2006年,美国培养的博士有5.1万人,我国培养的博士已达4.9万人;2007年,中国培养博士超过5万人;2008年,这一数字继续上升,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家。但是,在博士数量大幅增加和研究生教育已取得的成绩面前,不能回避博士培养质量出现下滑的趋势。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已经意识到博士教育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在《关于开展全国博士质量调查工作的通知》中指出,“随着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提高博士质量已成为当前我们面临的主要任务。”通过此次博士质量调查,笔者发现在博士生的培养过程中确实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比如,一些博士生的入学动机不纯,他们以拿学位作为谋职和升迁的“敲门砖”,无心向学、争相兼职、浅尝辄止、来去匆匆。因此,随着扩招导致博士“含金量”的下降,无论是社会评价还是博士生群体的自我评价都在下降,甚至被指为“越来越垃圾的群体”[1]。
  众所周知,上世纪80年代初那封署名“潘晓”的信中一句“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的感叹,今天再次成了很多博士生们心里的困惑。不久前,一位署名“远潇”的博士生在给《中国青年报》的信中写道:“读博一年多以来,除了生活的单调、学术探索的艰苦之外,我感受最多的,还是生活乃至生存空间的日益逼仄。”他用“三位一体”来形容博士生的生活:“一个狭小的床位、一个固定的机位、一个随便的食堂座位,再加上一个瘦弱的身体。”更为严重的是,微薄的收入让他们远离了许多丰富多彩的生活。以“远潇”为例,每月享受国家规定的500元生活费,而学校住宿费每年就要1000元,扣除探亲路费、电话费这些开支,每月可支配收入也就300多元,勉强够吃饭。远潇认为:“大多数博士生都是对学术有所追求的人,已经做好了过清贫生活的准备。我们的要求并不高,每月1000元的生活费,导师能有多一些的指导,有更宽松的学术研究环境、更多与同行交流的机会。而这些本应该并不难实现。” 如果不是把以远潇为代表的博士生们的困惑当成是“无病呻吟”,目前的博士生培养制度的确有许多值得反思的地方。
  尽管在世界范围内博士身份都不是财富和地位的代名词,但博士生和有志于学术的青年才俊,在西方国家都拥有较高的社会评价和较为优厚的生活保障,在读博士生们既不用为生计奔波、又受到人们的普遍尊敬。反观我国,改革开放和恢复研究生教育制度三十年来,无论是国内生产总值还是人均国民收入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博士生却在学业和生活上面临越来越多的尴尬,无论是生存现状还是生活质量都不容乐观。2007年11月14日,国务院学位办主任、中科院院士杨玉良在“中国工博会科技论坛院士圆桌会议”上指出,当前我国博士生的生活过得“不体面”,这直接导致众多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的优秀学生不得不在硕士毕业后及早就业或申请奖学金出国留学。“许多优秀人才无法留在中国的科研第一线,由于经济条件等原因影响了博士生的生源,这是一种隐性的教育不公平。”[2]。在2007年12月26日北京大学举办的“中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研讨会”上,许智宏校长也慨叹:“中国的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的待遇太低了。”[3]致使有些研究生不能将精力放在研究上而去兼职赚钱,影响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因此,重视博士生中普遍存在的“贫困”现象,着手提高博士生的生活待遇就成为提高博士质量的必要条件。
  
  2对博士生“贫困”问题的实证分析
  
  为了使问题更具有代表性,本文的博士生是指计划内(统招)的博士生,即以普通奖学金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全日制博士生,不包括委托培养、在职定向培养和自筹资金培养的博士生。所谓博士生的“贫困”也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博士生的绝对贫困,即每月的收入仅仅维持基本的衣食住行、通讯等日常生活开支,甚至出现“入不敷出”或“寅吃卯粮”的情形;二是所谓的相对贫困,即每月的可支配收入低于同龄人的平均水平,或者是能够享受的生活资料少于本科生或硕士生。经调查,这两种情形在博士生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截至2007年,燕山大学共有在校博士研究生440人,其中:国家计划281人,委托培养156人,自筹经费3人,即没有工资性收入、主要靠国家资助的占64%。在回收的35份博士生有效问卷中,有34份是全日制培养方式,因此,调查结果具有一定代表性。
  除了向学校缴纳的学费、住宿费以外,笔者对博士生每月的学习、生活费(包括伙食费、通讯费、交通费、资料费、社交费等)支出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是每月支出在500元以下的仅占8.6%,500~1000元的占71.4%,1000元以上的占20%,即有90%以上的博士生月支出在500元以上。
  就燕山大学而言,博士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费主要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
  1)博士生的生活补助。其中,国家规定的普通奖学金240元/月(入学前参加工作满2年以上者280元/月),博士生导师补助110元/月,学校补助150元/月,这样每位全日制博士生每月可以领到500~540元的生活补助。这就是说,每月要有90%以上的博士生还要靠其他收入才能维持生活。
  2)参加课题助研收入。根据调查问卷,燕山大学97%以上的博士生都参与过导师的课题研究,其中参加2项以上课题的占到80%。因此,参加课题获得助研收入是其补充生活费的重要途径。
  3)家庭支付。由于博士生的低龄化,有一些未成家的博士生还要依靠父母的家庭资助来补充生活费的不足。比如,在调查结果中就有30%的博士生承认家庭支付要占到每月支出的一半以上。
  4)其他收入。调查表明,勤工俭学、优秀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亲友借款等途径对于他们的帮助微乎其微,不能构成博士生生活费的主要来源。
  综上所述,由学校每月发给的生活补助、参加课题的助研收入和家庭支付构成了博士生的主要收入来源。因此,博士生的经济来源渠道比较少,如果导师的科研项目少、科研经费不足(比如一些文科、理科和基础学科的博导),博士生已经成家或者父母的经济条件有限不能再资助时,学校每月发给的生活补助就成为他们的主要甚至唯一的经济来源。他们一方面要完成繁重的学业和科研工作,另一方面又不得不节衣缩食,砍掉所有的娱乐社交活动以维持最低的生活支出,从而陷入绝对贫困的深深苦恼中。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