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从《草船借箭》案例看语文研究性学习
作者:辛晓明
一、整体感知与研究视角整合
师:同学们好。有人说《三国演义》是一部谋略之书,《草船借箭》这个故事是谋略的谋略;也有人说《三国演义》是一部智慧之书,那么《草船借箭》就是智慧里面的智慧。对于这样一个充满了谋略,充满了智慧的故事,我相信同学们一定非常感兴趣。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这篇课文,碰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碰到读不通的句子多念几遍。读完以后,老师请你从谋略和智慧的角度,给故事当中的四个人物排一排名次,你觉得可以怎么排?明白吗?
师:(生排序后对,诸葛亮排第一,诸葛亮是最聪明的。这是同学们读了一遍课文之后取得的共识。非常好!那么这篇课文写了诸葛亮的很多地方,现在王老师请你们再仔仔细细读一读,你觉得这篇课文写诸葛亮的智慧,什么地方写得最精彩?把它们找出来,然后仔仔细细地读一读。
生:我觉得写诸葛亮的谋略和智慧在七和八自然段中写得最精彩。(多名学生说,教师进行随机性的朗读指导)
思考:“整体——部分——整体”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走进文本,需从整体感知入手,这毋庸赘言。不过,无论用哪种方法策略进入,都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良好地达成整体感知目标为前提的。以研究的视角切入,让学生走出学习膜拜文本的心态,而以平等审视研究的姿态处理文本,更有利于学生个性地大胆地与文本自由对话,在对话中吸取优秀文化及其相关营养。《草船借箭》这课中,王老师巧妙设置具有思维挑战性的问题情境——给故事当中的四个人物排一排名次,你觉得可以怎么排?这与通常性的整体感知方式“认真读课文,想想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后者的做法,也许能使学生获得一些印象,但无法对“人物繁多,事理丰富”的本文获得整体性的认识。王老师在让学生具体感知“这篇课文写诸葛亮的智慧,什么地方写得最精彩?”时,先让学生给人物的智慧排序,学生的学习姿态便发生了改变,拥有了主动研究的魅力。
二、感悟支点与问题意识整合
师:我们每一个同学对诸葛亮的智慧都有自己独特的体会,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有的同学认为前面写得最精彩,有的同学认为中间写得最精彩,也有的同学认为后面写得最精彩。其实这些都不要紧,只要我们深入到课文中的字里行间细细品味,我们就能够感觉到这篇课文每一段话、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字都在传神地写着诸葛亮的智慧。这篇课文老师读了二十多遍了,但是尽管读了二十多遍,我还是有一个问题没搞清楚,但我又很想搞清楚这个问题,我甚至傻着想是不是应该去问一下诸葛亮(众大笑),你们想知道困扰王老师的这个问题吗?(学生齐答:想!)我暂时不告诉你们,请你们先仔仔细细地读读课文,猜猜困惑王老师的会是一个什么问题,看谁有水平,猜得准。(学生兴趣盎然地读课文,思索)
师:好,请同学们大胆地猜,是哪个问题困扰着王老师?(生猜想了很多问题)
思考:感悟是走进文本内核的基本方法,但一篇文章的感悟点往往是丰富的,我们不可能也不必要点点皆悟,全面开花。因此,语文教师必须思考如何让学生通过学习,不仅学会感悟,还学到抓“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最佳支点的方法。问题意识的培养就是突破以上难点的关键。王老师诙谐地请学生猜测老师的心思,表面上,学生最后又回到了老师设置的笼中——诸葛亮在跟周瑜立军令状之前,到底想过些什么?但实际上,在此问题的驱动下,学生积极地经历了一次发现问题、比较问题的思维旅行。如果直接请学生探究老师的问题,学生不仅失去一次培养研究能力之核心——提出问题能力的机会,对语文学习而言,也会失去一次方法上的浸染。
三、科学指导与专题研讨整合
师:这些问题我也都想过,不过通过读书,我都已经搞懂了。那么,到底是哪个问题困扰着王老师呢?(师板书:诸葛亮在跟周瑜立军令状之前,到底想过些什么?)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用哪些方法?
生:可以看《三国演义》。
生:可以上网查询。
师:是呀,可咱们现在是在课堂上,身边既没有《三国演义》,又没有电脑,怎么办呢?
生:我们可以动动脑子。
生:我觉得最好的方法是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来解决。
师:不错,反复读书,认真思考,也能解决这个问题。下面请同学们分组研究这个问题。王老师建议每个小组中的人员分好工:先是一人读课文,其余同学边听边想课文中哪些材料与解决这个问题有关;读完课文后互相交流、讨论,一人准备汇报,其余同学准备补充。(学生读文讨论,教师巡视,点拨引导)
师:刚才同学们学习、研究得很投入、很专心,可见这个问题确实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接下去我们来汇报,按照这样的规则:我认为诸葛亮在跟周瑜立军令状之前肯定想到(什么),我的根据是(读一读课文中的材料);然后再具体地说一说我是怎么根据这个材料想到这点的。
思考:确定走进文本的研究专题,怎样操作直接影响实施效果。教师能否做合理的指导非常重要。有时启发学生思考或回忆方法,如“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用哪些方法?”等等,教师或肯定或纠正;有时则可以直接提供思考方法、操作规则等,如王老师提示的“汇报规则”。这是语文学习“过程与方法”的具体体现,也是研究性语文学习的特点之一。
四、把握重点与自主探究整合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在课文的哪些地方得到了充分体现呢?自己默读课文,把你认为最能充分体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地方用波浪线划下来,然后仔细地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你觉得这个地方体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默读课文,教师做现场巡视)
思考:《草船借箭》有着复杂的内蕴。如果说,让学生研究“诸葛亮在跟周瑜立军令状之前,到底想过些什么?”旨在让学生在逆向思维中,初步感受人物思维的缜密,为揭示“神机妙算”深层原因做准备的话,那么,以语言感悟为重点的找“神机妙算在课文的哪些地方得到了充分体现”的环节就是其必要的补充,前者重思,重整体把握人物智慧,后者重悟,在感性中获得情的感染,人文的熏陶,语言的积累。思与悟不偏颇,语文才既有思想的穿透力又有语文味。审视学生自主寻找“最能充分体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地方”的活动,这是个性化地感悟与研究的具体形式,是语文学习最基本的形式。由此也看出,研究性学习本身就是语文学习的基本策略之一。只是有时体现在局部,有时表现在课堂整体形态上。
五、精学品味与创意感悟整合
师:同学们,王老师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奇怪的问题,课文写诸葛亮的话共有11处,只有一处有提示语,而且是个“笑”字,请你联系课文,想想诸葛亮此时在“笑”谁?为什么而“笑”?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