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让小学德育课成为真正的活动课
作者:徐爱杰
本次基础教育改革的亮点之一就是小学的《思想品德》课以《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两门综合课程的形式出现。让德育回归生活是两门课进行设计的基本理念。德育活动课程是两门课组织教学的基本课程形式。这两门课的出台是经过德育界专家学者的深思熟虑的,是德育界十几年来不断探索的阶段性成果。不管是从基本理念还是从其主要的课程形式来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都体现出德育的本质。
从道德的本原来看,道德是一定社会为了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不管是具体的道德行为规则(如诚实、正直)还是用以说明道德的道德范畴(如良心),它们的出发点和归宿,甚至起源都在于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以此为内容的德育必然主要通过以上三方面的互动来进行。但是,如果完全运用社会道德生活进行德育,那就会使德育世俗化。传统的学校德育避免了德育世俗化,但同时却产生了德目灌输、纯理性化以及忽视个体的主体性的倾向。
近年来,西方教育学者的一些研究也表明了同样的观点。对此,提出了教育措施:(1)带领学生讨论他们现实生活中的问题。(2)帮助学生树立自己的internal audience(自我价值,自我认识)。(3)设法发现道德判断与道德行为间的纽带,通过角色扮演体验道德冲突。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两门课的设计理念突出了主体性与生活性。而要真正达到两课的目标,课程的实施类型必然是活动课程,如果课程理念与实施形式能够很好的结合,我们相信这两门课程会从整体上改变我们学校的德育状况。对于习惯了学科课程教学模式的教师来说,如果不能理解活动课程对于德育的独特价值,不能明确认识德育活动课程与德育学科课程所具有的不同特征,就难以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必然会在这两门课的教学中产生学科课程模式下的形式化活动和机械对话。
二、把握德育活动课程的特征,脱离学科课程的模式
从具体的“课”的角度分析,德育活动课程与德育学科课程的不同主要体现在课程培养目标、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内容的性质、课程的组织形式、课程的教学模式、课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课程的评价方式上。
1.德育活动课程在目标与内容上的综合性
德育活动课程在培养目标上体现了综合性。活动课程侧重于培养个体的主体性、创造性、能动性。就中小学的德育来说,德育学科课程侧重于学生道德认知的发展,即道德知识、道德认识、道德理解和道德推理、道德判断的发展。德育活动课程侧重于个体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并能深化个体的道德认知。德育活动课程可以把学生的知、情、意、行任一环节作为教育的起点,并能照顾到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全面发展。而德育学科课程属认识性课程,主要教给学生一些道德知识、道德规范,能系统全面地给学生讲清道理。但学生所学到的道德知识如果不与实践性德育活动相配合,就会出现严重的知行脱节现象,最终只会培养出俯首听命的非道德主体。德育活动课程能够综合地帮助个体建构和发展品德结构,并使个体品德结构的各个要素最终不会失衡和脱节。
在教育内容上,德育活动课程也体现了综合性。德育学科课程的培养目标客观单纯,课程内容的选择是比较简单直接的。而德育活动课程的培养目标带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如创造力、主体性、实践能力等。德育活动课程在选择课程内容时比较困难,所考虑的因素更多。德育学科课程的内容往往就是教师要求个体要学到的,要掌握的。德育活动课程则可能要通过具体的内容来培养一种能力或一种品质、一种精神,一种品质或一种精神的培养都需要内容丰满、知识综合的情境。道德品质的培养需要一种生活化的综合情境,在这种情境中学生的经验才是真正起作用的。教师应使德育活动课程趋于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本身具有综合性。
2.德育活动课程在教与学方式上的实践性
德育活动课程是实践性的德育课程,实践性往往作为活动课程的根本特征,与认识性学科课程相区别。
在组织形式上,德育学科课程主要采用班级课堂讲授,在授课过程中也会运用小组讨论或个别指导,但仍从属于班级课堂讲授模式。德育活动课程的组织形式更加多样,有个别活动、分组活动、班级活动、年级活动和全校活动等。活动空间并不仅仅在教室内、课堂上,而是无处不在的。德育活动课程多以“主题”的形式进行,活动进行的深度与时间都有较大的弹性。
在课程的组织过程上,二者有明显不同的特点。德育学科课程模式在组织过程中偏重于知识的逻辑,致使一些课程组织过程符合学科领域的规律和教师的教授需要,而与学生个体的有意义发展却相去甚远。即学科课程在体现出道德知识的系统性这一长处的同时,也暴露出往往忽视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以及学生生活经验的短处。德育活动课程重视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在组织课程时不仅考虑培养目标的需要,并力求照顾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依据活动心理学和学生心理内化与顺应的规律,促使学生建立起不断发展的品德认知与品德能力结构。
教学方法上,德育学科课程以教材为主,组织的是静止的知识和知识的接收者,主要借助语言,多数情况下教师讲得多,学生讲得少。要使学生的精力集中于课堂靠的是道德知识的逻辑性、学生对知识的兴趣以及教师的不断提醒。德育活动课程中教师组织的是直接经验和实际参与活动的活动者。因此,德育活动课程的教学模式要构建一种情境,在这种情境中为学生提供各种实践机会和角色互动的机会,使活动产生一种民主和谐的气氛,以达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德育活动课程在教学方法上比德育学科课程要丰富,并更趋实践性。德育活动课程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思考、制作、实验、参观、访问、考察、阅读、训练、竞赛、表演等。
3.德育活动课程中学生知识建构的情境性
德育学科课程的教与学体现了一种知识的理解、领会、接受的转让式过程,而德育活动课程则是通过学生自己或师生合作建构一定的情境,在情境中,通过学生间的互动与交往,通过相互的激励与启发来实现德育的自我建构。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创造性、想象力的发挥,情境会被建构得越来越丰满,越来越接近道德实质问题,也就越来越靠近我们的培养目标。在整个过程中,师生、生生获得充分的互动,这为道德向个体品德转化和个体品德向道德行为转化提供了外部环境条件。道德情境的建构给了学生道德推理的机会与思考的空间,给了个体实践道德认识和深化道德认识的机会。情境中有着丰富的情感,这是引起个体道德行为的重要要素。学生通过具体的体验,在情境中增强道德意识,体会道德要求,面对道德冲突,解决道德冲突。因此,德育讲求教学的情境性,情境性是德育活动课程的一个基本特征。
4.德育活动课程中学生活动的主体性
在德育学科课程中,课程的准备与组织都由教师来设计,教师在其中是主动的领导者,是科学知识的代言人。德育学科课程中的学生听、读、背、写、练、回答问题都要依从教师的安排与意向。虽然我们越来越重视学科课程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但是,它的教学方式决定了学生难免会常常处于被动的接受者的地位。在德育活动课程的实施中,从培养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到课程的组织过程都是依学生个体的实际学习经验来设计的,离开了学生主体,德育活动课程的任何一步都不能进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