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阅读对话中的“有所为”
作者:阎宗学
下面以《滴水穿石的启示》的教学中成功或者失败的教学片段为例,对此认识稍作阐述。
有所为之一——对话的开启
师:(台上放着的是白色的磁性“黑板”)以前,都是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今天第一次用“水笔”在“白板”上写字。我也学着写。跟老师一起写课题。
师:这第一次,让我得到一点启示:左手压住,右手还得小心翼翼地写。你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得到过哪些启示?
生:要想写好字,就得按照“描红——仿影——临帖”的步骤,认真地练习才行。
师:你的字一定写得好。
生:我从学骑自行车的过程中得到一点启示,那就是要大胆不怕摔倒。
师:跌倒了爬起来,再跌倒再爬起来,这也是人生的启示。上节课读了一节课,书读的怎么样了?谁来读读课题。
师:课文讲什么带给我们的启示?谁读读课题。
生:朗读课题,突出“滴水穿石”。
师:一听就明白了。我们学习“滴水穿石”有什么用?又该怎么读?
生:朗读课题,突出“启示”。
师:你读课题明白应该学什么?达到什么目标?
生:滴水穿石给我们什么启示。
师:要把“启示”理解透了,首先得学好什么?
生:理解“滴水穿石”的精神。
师:“滴水穿石”是什么样的情景?什么样的故事?它带给我们什么启示?两个目标,这节课能不能学好它?
思考:教师在对话开启时的“有所为”表现在:1.激活性:激活已有经验,引发学习动机。要创设与新课课题有关的话题情境,唤起学生对相关经历的回忆,调动背景知识,通过读题与文题碰撞,引起悬念和“信息差”,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对新课学习产生急切的心理期待。2.定向性:明确学习目标,定好探究路线,选择学习方式。以往确定教学目标全部是教师的事,学生毫无参与权。教师确定教学目标时,只考虑自己教的需要,很少考虑学生学的实际需要。要提倡自主探究的主动学习,就应当让学生主动参与目标定向与过程设计,自由选择学习活动方式,使本来由教师制订的教学要求,化为学生自觉的心理需要,变“老师要我读什么和怎样读”为“我要读什么和该怎样读”。要让学生真正带着自己的问题进入阅读。总之,一定要让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角色意识、目的意识和过程意识,使学习主人的学习行为,成为自主、自觉的行动,而不是“无我”的盲目行动。
有所为之二——对话中的深入
师:“滴水穿石”是什么样的情景?什么样的故事?它带给我们什么启示?两个目标,这节课能不能学好它?打开课本。就来读滴水穿石的故事,谁能读好它,我看看你站在什么样的角度去读它。
(生自由读课文第一节。)
师:读得已经很有感情了。你读完之后,在你的脑海里出现了什么?
生:我看到水滴接连不断地滴到石头块上。
师:这样看是有高度的。你已会思考了。其实,这些比看一块奇石更重要。怎么读,才能读出惊讶之情、敬佩之情?
师:我问两个同学都看到了这情景。我读第一句话时,我看到了光滑圆润的石头。我不如你呀。我看到的都是它的外表。因为我是一个旅游的人,我看热闹去了。刚才两位看到的是什么?他在思考。
师:再读读这一节,以一个思考者去读。有什么新发现?
生1:小水滴坚持不懈,所以能把石块滴穿。
师:这是它滴穿石块的重要原因。
生2:接连不断。如果水滴不是接连不断滴在石头上,石头就不会被滴穿。
师:还有没有哪些字不能丢?
生:“几千年过去了,几万年过去了”不能丢。短时间根本滴不穿这石头。
生:“总是滴在一个地方。”
师:这是最关键的。
生:因为滴在别的地方,就算它的力量再大,也滴不穿!
师:大家通过读书,发现这些词是不能丢的。丢了,你就是去看景去了,思考就没有了。滴水穿石就什么启示也不会带给你的。而我们明白了。能不能读好它,把这些词不仅不丢掉,而且突出出来。
(生练习读,一生读。)
师:同学们,让我们把这些地方读得再长一些,体会一下滴穿这石头是多么的不容易啊!
(生齐读。)
师:我们比游人高的地方,我们不只去看景,我们还在用我们的头脑在思考。(生读)
师:读到这个地方,它不是一处景观了,而是一种精神,是每个人都要思考的不可或却的精神。(生读)
师:谁明白了“滴水穿石”的道理?说说看。(板书: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生1: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去做一件事,只要努力,不怕困难,保证能做成一件事。
生2:做事情不要三心二意、半途而废,就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生3:不论做什么事情,要目标专一,要持之以恒,才能把事情做好。
师:关键两点抓住了。
生4:我们要坚持不懈地去做一件事,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退缩。
生5:坚持不懈,有决心,就能实现美好的理想。
生6:只要我们和太极洞内的水滴一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师:大家对这种启示有了自己的认识,并把它概括成警句、一种精神。不过,我不相信这么快你就把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读到你的心里去了,并且把它化成你内心的东西,进入你的血液,变成你的精神。我还不相信。
思考:我处理得比较好的地方是没有停留在学生的发现上,而是力争更加“有为”,设置情境帮助学生进一步进行对比,从而深化了认识。因为没有浅尝辄止,所以教师以轻松的点拨而让学生对诵读之妙有了更为理性的认识。抓住关键词语,体会思想感情,深入地读进去,作者为什么截取这样一件事?作者难道就告诉我们这些事?从这些事中能看出什么?从这个故事中读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汲取哪些营养?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事?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寻找课堂教学的生长点,能够了解和发现学生每一时刻的心理状态和文化需要,及时调控课堂中的各种因素,使其达到最优化,使教学向着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向进行。
有所为之三——对话中的点化
师:滴水穿石的启示大家都明白了,你要用这样的道理去说服别人是不够的。作者又向我们展示了三个人物,请打开课本,默读课文,作者为什么单单写这三个人。这三个人都与滴水穿石有关系,他们的什么方面与滴水穿石的哪一点相对应?
(生默读课文。)
(师板书: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生:因为世界上有很多人都是靠着这种精神成功的,不可能一一例举,就举这三个人做例子。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