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谈试卷创新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作者:王 琳
2.“生活”是学生的生活
某区的质量抽测,最后一项是看图作文。图是这样的:两棵大树,枝叶茂盛遮挡住了上面的太阳、云彩、大雨,两棵树下有一棵小树,枝干细小,还有点扭曲。
提示:仔细观察上面的漫画,展开想象写一篇作文。可以编写童话故事,也可以写由这幅漫画联想到的生活中的事情。题目自拟。
编者的意图是爸爸妈妈为小树遮挡了所有风雨,没经历风吹雨打的小树长得又瘦又小,一副病蔫蔫的样子,旨在说明父母的过分溺爱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这一主题。但是,大部分学生将其意思理解为树爸爸树妈妈疼爱自己的孩子,为孩子遮风挡雨,小树在爸爸妈妈的关怀中快乐成长,还有一少部分学生从自然规律考虑,认为植树密度太大,小树得不到阳光雨露,所以长得比周围的树小。尽管学生的童话故事都编得像模像样,但都因为“主题不对”而被扣掉多半甚至全部的分。
不能否认,这道作文题来自生活,并且是很普遍的社会生活现象,但它超出了学生的视界,准确地说是超出了学生的心灵视界。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习作教学要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要贴近学生实际,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父母对独生子女过分的关爱,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这是普遍的生活现象,但是,凭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思维水平,只能把他理解成爱(有的连爱都体会不到),而不能看到这种爱的负面作用。因此说,这道题是生活中的问题,但不是贴近学生的生活问题,甚至说它离学生很远,学生当然“跑题”。
因此,教师在编制试题时,应该“蹲下来”用儿童的眼光看世界、看试卷,关注学生视界之内的空间。超出学生生活经验的试题,考查不出学生的真实水平,“信度”会大大降低。
3.综合是基于学科的综合
首先,“综合”应该是对本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像上面修改书信一题,是纯粹的语文,但是综合性很强,它承载着多项语文技能考核任务:遣词造句、得体表达、正确运用实用文格式。这样的考题的“效度”毋庸置疑。
需要注意的是,学科之间的综合题要突出被考察学科,相关学科要服务被考查学科。像上面关于“在课桌上打草稿”一题,是语文试卷中的题目,那么,数学思维过程(从表中获得人数、比率等信息),道德品质观念(要爱护公物)的确立,都与语文思维过程紧紧联系:获得信息是“数学”,表达信息是语文,形成认识是“品德”,表达这种认识是“语文”,前者是后者的铺垫,后者是前者的目标,前者服从、服务于后者,不可以喧宾夺主,否则的话,对语文而言,这道检测题又失去了“效度”。因此,编制涉及几门相关学科的综合题,要本着这样的原则:在得了“西瓜”的同时还捡了“芝麻”,收完了“自家的田”的同时,也帮着种了“别人的园”。
4.开放但不能模糊、随意
题一(一年级):一场雨过后,周围发生了很多变化?说说有哪些变化?
这一题,很多学生这样答:一场雨过后,地上全是稀泥,走起来很滑。学生说的是实话,对一些农村的学生来说,道路泥泞是雨后典型的特征。可这样的答案与编题者的初衷肯定大相径庭。学生的实话实说和语文要求的差距,昭示着命题本身的不科学因素:编题者刻意追求开放,追求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 而使得题目要求过于模糊、不够明确:雨后的变化多呢,有好的一方面,也会带来许多不便,写哪个?一年级学生又不会去揣摩迎合老师的评卷心理,不会去思考怎样说才能得到高分,当然写自己最直接的感受!所以就闹了笑话。其实,只要将题目稍作改动,效果就不一样:小朋友,一场春雨过后,一切都变漂亮了,仔细回忆一下你看到的,写下来,看谁眼里的雨后的春天最美丽。这样,要求明确具体了,试题的效度和信度也就提高了。
题二(六年级):平时你肯定读过、听过不少笑话,写出一个。
这一题参加测试的全级组450个学生没有一个失分的。其实,这样的结果完全在预料之中。试想,现在的报刊上、电视里、生活中,小笑话、小幽默铺天盖地,校园里,学生之间张嘴即是脑筋急转弯、随口就来小笑话,甚至连社会上目不识丁的人都能讲上几个让人喷饭的“小段子”,作为考题它又能考察出什么呢?既不能有效检测出学生某一项语文基本功或能力是否达到本年段的目标——无“效度”,也不能检测出学生之间的差异——没有“区分度”,它不具备有效检测的必要条件,因此毫无意义。
试题出现上述种种“失效”、“失信”现象,归根结底,是命题者“目标意识”的缺失,或者说对学科的学段目标把握不准,因此,试卷不管走向何方,“目标”永远是航标灯。
责任编辑:李海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