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有效:课堂教学的永恒追求

作者:何云峰




  把教学提升到生命层次,使教学过程成为生命被激活、被发现、被欣赏、被丰富、被尊重的过程,成为生命的自我发展、自我生成、自我超越、自我升华的过程,这是有效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
  
  四、 策略选择:有效课堂的理念与构建
  
  1.有效课堂的理念
  从新课程的理念和有效课堂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追求来看,课堂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得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具体地说,有效教学的理念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1)有效课堂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
  首先,要求教师有“对象”意识。教学不是唱独脚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也就是说,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其次,要求教师有“全人”的概念。学生的发展是全人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如智育)或某一学科(如英语、数学等)的发展。教师千万不能过高地估计自己学科的价值,也不能仅把学科价值定位在本学科上,而应定位在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
  (2)有效课堂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
  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同于生产效益,它不是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3)有效教学也关注可测性或量化。
  如教学目标(指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尽可能明确与具体,以便于检验教师的工作效益。但是,并不能简单地说量化就是好的、科学的。有效课堂教学既要反对拒绝量化,又要反对过于量化。应该科学地对待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的结合,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成就与教师的工作表现。
  (4)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
  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课堂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课堂教学?”
  
  2.有效课堂的构建
  构建有效课堂,一定要全面确立学生主体观。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主角,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都要围绕学生这一中心来组织;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宰者、评判者,而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因此,老师要以无微不至的教学态度,热爱、尊重、关心学生,以情育情,在师生之间建立起和谐的关系,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高涨的学习热情,乐于学习,主动学习。二要提高课堂效益。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活用教材,了解学生的学习内容的兴趣和已有知识经验,确定“三维”教学目标,使之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灵活选择、优化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创设学生参与探究的时空,让学生动起来,主动参与,主动探究;要能发现、重组课堂自然生成的资源,让生成走向有效,善于观察教学手段与教学目标的关系来调节教学行为,增强教学目标实现的效果。三要提升评价效度。教师要研究把握考试评价改革方向,学会编制个性作业和试题,着眼于学生全面、多元、有差异发展,采取多样化训练方式和分层训练设计,优化交流、反馈和评价手段,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快乐和前进的动力。从学生层面上看,有效教学应该让他们乐起来、动起来、活起来,让学生的生命价值在教学中实现。
  追求有效,是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的永恒主题,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它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我们老师去实践、思辨、提升,使它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 保罗·弗莱雷(巴西)著,顾建新译.被压迫的教育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