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有效:课堂教学的永恒追求

作者:何云峰




   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的本质是什么?教学的追求是什么?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在苦苦思索的一个带有根本性意义的重要话题。长期以来,人们往往习惯于将课堂教学仅仅作为一个知识授受的简单过程,将学生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简化为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以致课堂教学渐渐远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远离了学生的道德生活,远离了学生的情感世界和审美生活,从而也就失去了不断促进学生创新与发展的生命活力。因而,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本文所展开的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实质上就是要力图唤起教育工作者对如何基于学生个体生命不断获得发展与超越的需求而重建我们的课堂生活的关注,以实现由“传统课堂”到“有效课堂”的教学转型,最终达到促使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生命价值不断得以升华的终极目的。
  
  一、 走向“有效课堂”:课堂教学价值观的重建
  
  价值问题是课堂教学研究不可回避的一个前提性问题,因而,重建课堂教学的价值观就成为基于新课程背景的有效课堂研究的理论核心问题之一。这里,就必然要涉及到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即“课堂”究竟是什么?如果按照《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的解释,就是:“教室在用来进行教学活动时叫课堂,泛指进行各种教学活动的场所”。应当讲,这种界定本身是没有什么原则性问题的,但是,假若按照新课程的理念以及相关要求来衡量,那么“课堂”的本质及其所包含的丰富内涵永远不止这些了。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郑金洲认为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在定向上应着力突出以下三个方面,即“第一,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第二,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第三,课堂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运作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很明显,这种解读已经远远超越了过去那种把课堂仅仅看做是“课本知识传授与习得的场所”的一般层面,而深入到了一个更具本性意义的深层境界——课堂应当是一个促进人的生命不断获得发展的重要场所。
  
  二、 走出围城:对传统课堂教学问题的反思与追问
  
  由上所述,我们把课堂定位为人的“发展场(或者说,生命的发展场)”。在这里,人(主要是学生,当然也包括教师)的生命素质、生命质量和生命境界,理应得到持续不断的超越与升华。
  可如果我们从总体上来勾勒一下我们现行的课堂教学现状,我们会得到这样的一幅简略图:
  
  1.图景勾勒
  知识至上。知识(最多包含认知能力)在课堂上占据着至高至上的地位,独享着权威。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活动都围绕着知识进行,即只有对知识的掌握、记忆等认知活动,而没有人的情感、意志等活动的余地。教师贬值为传授知识的工具,学生被贬值为由知识锻造的产品,知识成了统治者,而人则成了工具和产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知识的授受关系,缺少情感的交流、精神的沟通。
  计划至上。为了准确地传授知识,教师预先认真地备课,制定好详细的传输路线,并且写成教案。课堂教学就变成了执行预先编写的教案的过程。叶澜教授曾形象地把教学比喻为“演教案剧”的过程。如此,在课堂上,强调严格控制,尽量排斥一切意外的因素,排斥教学中的“断裂”、“转变”、“分叉”、“理解”,确保课堂教学能按照原定的计划进行。如果遇到和教案上不一样的观点和意见,不是不予理睬,就是严加扼杀。教学过程几乎是清一色的六步骤: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感知新知——理解新知——巩固新知——布置作业。教学呈现出程式化、封闭化倾向,盛行着机械主义之风。在这里,凯洛夫(教育学)的踪影依然清晰可见。
  效率至上。教学的成功与否,关键是效率。而这里的效率其实就是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要传授的知识内容。为此,教师与学生的交往、学生相互之间的交往与合作活动是不被重视的。诚然,教学中也有教师的问和学生的答,但是机械式的应对、应答,要么是喋喋不休地讲,要么是咄咄逼人地问,课堂“假民主”的目的是尽快地把知识复述出来并传输给学生,而不是真正人的交往。于是,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占有式”的学习,没有对知识的探索,没有对知识意义的重新建构,更没有对知识的体悟。
  
  2.归因分析
  以上课堂的实质只是知识的灌输,其表现是课堂教学对真实生活的遗忘。这里没有对智慧的刺激,没有对道德、审美的体验,没有对生活的感悟,课堂变得机械、沉闷,缺乏意义的呈现。课堂成为一个“祛魅”的世界,死气沉沉,缺乏生机。教学变成了一种存储行为(bankingconcept of education),“学生是保管人,教师是储户”[1]。这样,人不是作为人,而是作为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变成了物与物之间的关系。说得更严重些,这样的课堂教学就如同产品的加工,课堂是加工厂,学生就是有待加工和塑造的产品。课堂不再是人的活动的场所,不再是养育人的乐园,而是成为了人的“鸟笼”。知识不再成为人成长的养料,不再成为滋润人的心灵的“雨露”,而是成为一种控制人的成长的力量。这里,只见物,不见人,不见人的自主、自由,不见人的真实生活,说到底,就是人的生活的遗忘,是人道的失落,是“人学的空场”(鲁洁语)。
  
  三、 向实践寻求本真:“有效课堂”的基本特性与基本追求
  
  有效课堂区别于“传统课堂”的基本特性是什么?“有效课堂”的基本追求是什么?
  我个人以为有“三性”:
  生活性:课堂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学习成为一种生活需要。
  发展性:课堂教学以人的发展为本,学习成为一种发展需要。
  生命性: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气息,学习成为一种生命需要。
  
  1.有效课堂的生活性
  生活不直接等同于教育,但教育若是离开了生活,那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总是生活中的人,离开人的生活去谈人的培育,等于把人抽象化、简单化,换言之,即不把人当人。当我们把人从人的生活中抽离出来,成为我们想象中的抽象存在,施以我们想象中的抽象教育,那么,此教育对象在此时此地的教育中便没有被当人看待。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句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生活之于教育,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教育需溶入生活中,才能具有生命活力。回归生活,体现生活性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特性。
  
  2.有效课堂的发展性
  “教学与发展”是教学理论与实践的一个永恒主题。有效课堂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有效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
  值得强调的是:教学不仅不能等同于发展,而且可能妨碍和阻滞发展,成为摧残、贬抑、泯灭学生发展的力量。
  不是不要知识,而是要使知识及其理解和掌握从属服务于发展。那么,发展究竟是指什么?按照建构主义的观点,发展不是外界强加的,发展是一个主动的建构的过程。
  有效课堂教学的走向:传统的知识性教学转向现代的发展性教学。知识性教学以学科为本位,旨在传授知识;发展性教学以人为本位,旨在促进人的发展。
  
  3.有效课堂的生命性
  教育是基于生命的事业。教育除了有鲜明的社会性之外,还有鲜明的生命性。在一定的意义上,“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提高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叶澜),可以充分地唤醒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意识,开发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潜能,增强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活力,提升每一个学生的生命境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自由地、充分地、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让每一个学生的生命之光把世界和人自身照亮应当是教育最真切的意义和使命。
  
  责任编辑:白文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