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实效性指向下的德育科学化方法研究

作者:鄢万春




  德育在狭义上又称思想政治教育。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我们的德育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
  基于当前学校的德育工作的艰巨任务和现实情势,实效性指向意义成为了引起广泛关注的因由。但不容否认,现有的研究尚未抵达德育隐藏最深的合理内核,德育的理论与实践、科学化与实效性因此存在实际上的若即若离。我们想要完成的努力,就在于通过对德育科学的方法进行探讨,公开一种基于德育实践的理性沉思,将实践方法系统化、科学化并使之成为具有科学证伪和可重复的体系,为现实德育提供一种参照性较强的范式。
  
  一、德育实效的意义指向
  
  一般意义上,实效与虚效、假效相对立,与形式主义天然不容。顾名思义,是实际效果或实在成效或实践功效或实有的效应的缩略语。它的衡量,是用实践证明行为,用行为显示成绩,用成绩彰显努力过程的一种逆推式标准。同时,它又与纯功利主义的“只重结果论”不合。它的指向,是用实践来检验行为方式的正确与否,努力的方向错误与否,努力程度足够与否。
  就德育而论,其实效性的指向,就在于一个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成功与否,而学生的德育,实效性往往指向其思想的纯正与否、政治的正确与否、品德的正直与否、心理的正常与否,从而最终导向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
  探讨德育的实效性必然要解决其价值存在的问题。没有价值的存在是不必探讨其行为的实效的。但实效性标准的确立是艰难的。作为一个不可量化的标准,德育的实效性,往往易于陷入一种若有若无的游离状态,这种状态,使其陷德育于两难之地,“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德育首位、总是缺位”,一系列怪诞现象因之而生。
  德育存在的难境,固然有今日主流的评判受制于技术理性、工具理性的原因,但不可否认,人的实践活动赋予被改造、被创造的客观存在以价值。德育实效性的表征也并非虚无,正如袁桂林、王景英在《在二律交叉带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思考》中指出的,德育的实效性是通过具体的效果、效率和效益体现出来的。
  
  二、德育科学化的内在要求
  
  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学界开始注重对德育理论体系的构建和概念、范畴、规律等基础理论的研究,从哲学、政治经济学、伦理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众多相关学科的角度透视德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我们若能从超越的愿望出发,把德育科学的内涵在这里作多个角度的阐明,我们便可知道德育科学是用一系列总体概念、范畴揭示德育内在规律并为德育实践提供基本观点和一般方法论指导的完整开放的理论体系,是在实践中生长的,具有证伪和可重复的特征。德育科学的具体规定如下:
  其一,在将德育纳入科学研究的理论视野时,首先必须从德育本身出发,探索德育的内在规律,确立研究对象、基本概念,研究其基本矛盾、地位和作用,完成德育理论体系的构建。作为一门科学的德育,必然有其内在规律,其内涵与外延的科学界定,其系统构建的方向性选择,其历时与共时、纵向与横向、边缘与交叉等角度的研究,具体到德育的目标、内容、原则、途径及实施方式方法的先在性研究,都应既合目的性又合规律性,其构成体系、序列要素的组合,优化及外化的可操作系统应是有序而合理的统一体。
  研究德育规律,研究德育本质、特征,规定德育的原则、内容,探索德育理论体系和实践操作体系,并很好地进行德育施者与受者的对象性研究,是德育科学化的应有之义,是遵循德育的内在规律实施科学德育的必然。
  其二,德育科学不仅研究德育本身,还要研究施者与受者、主导与主体各自特点及相互关系。
  研究师生作为德育施者与受者的关系,要着眼于其关系媒介、心理基础,掌握其教育性、丰富性等特点。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于用科学德育的方法调动学生主体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育主动性,以德育科学的成果融入教育教学,激活学生的内驱力,使之能动地完成品德内化,在行为方式上实现德育成果的长效性外化,最终完成德育目标。德育的科学研究因此要在环节问题上进行微观甚至超微观观察和多向度思考并最终得到显微式的表达与揭示。实践中,我们还应深入研究教师特点、学生特点与教育教学活动具有的创造性、灵活性、对象能动性、手段主体性、教育示范性、长期性、个体性及成果集体性等特点的相容问题。这些研究对于德育科学化来说也是应有之义。此外,研究者普遍认为,人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诸多方面,既包括智力因素,也包括非智力因素。其中,以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人的综合素质中最重要、最根本的素质,德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这就需要在进行德育施者与受者、主导与主体研究时,进一步深入进行素质教育的相关研究。
  其三,对德育进行学科研究是德育科学的必然内容。德育科学化与实效性的契合点在于对德育进行学科研究。在学科研究中,实践操作体系的内省和发展不断注入理性的沉思,德育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完善得到伴随现实前进的坚实依托,德育科学得以转化为科学德育中的应用。教学方法研究、教育方式和途径的探索、教育教学的经验总结、建构学科交叉与渗透的视角等,从实效的感性出发,上升到科学理性的高度抽象,构成学科研究自由的历史思考,其思考的结论又成为了在相对的有规定性中不断丰富的德育科学体系的一基点或一部分。
  其四,开展德育比较研究也是德育科学作为开放体系的必然要求。已有的研究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主要是在承认思想政治教育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国的基础上,对一些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基本分析,揭示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从比较中汲取有益营养。从目前来说,更进一步的研究还需要我们结合工作实际和时代特征作深入思考。
  
  三、在实效性指向下的科学德育方法走向
  
  “德育科学化”并非从天而降,科学德育的方法同样有继承与创新的问题,同样需要辩证地扬弃。目前,我们已知学界在“思想教育的双方互动平等原则,防止说教和简单训导;教育与执行纪律和惩戒相结合,防止思想教育‘万能论’;思想教育与物质利益的公平原则相结合,防止脱离实际的倾向;思想教育的渗透性和潜移默化的原则”等方法论问题上达成了共识。
  这里,我们要做的工作是在总结借鉴历史上思想教育方法的基础上,对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方法进行探索。
  
  1.科学德育的指导思想:坚持“全面育人”与“德育首位”相结合
  作为一种方法论,科学德育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德育首位”是指学校教育在办学方向、培养目标上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品德素质的培养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教育部长周济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一定要坚持把德育放在教育的首位,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学校工作的首位。这就明确指出了“德育首位”实质是方向性和原则性问题。实现“德育首位”,才能使学校教育有蓬勃发展的正确方向,否则,将误入歧途,背离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实现德育首位,要将“德育首位”体现在全面育人的办学指导思想上,要从领导、组织机构、规章制度、队伍建设、经费物资等方面具体落实,要将“德育首位”深入到学术科技活动、学生文体活动、行政管理与后勤服务等环节,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基于此,德育科学化和实效性的互动前提必是在“德育首位”的指引下,推动全面育人的进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