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论课堂教学中的沟通
作者:孟庆男
(3)教师与学生的多向式沟通
这里的多向式沟通,既包括教师与单个学生之间的沟通,又包括教师与学习小组之间的沟通,还包括教师与班级整体之间的沟通。同时,还包括学生个人与个人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个人与小组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的沟通等。这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背景下的教学沟通形式。如下图所示:
四、课堂教学沟通的实现
课堂教学沟通的实现,需要具备一定的主客观条件,而这些条件又需要沟通主体们的共同创造。具体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对学生同理心的建立
何谓同理心?对同理心可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一是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理解对方,也就是沟通方暂时放弃自身的主观参照标准,而尝试设身处地地从对方的参照标准来看待事物,从对方的处境来体察他的思想和行为;二是对对方有一种亲密的了解,像感受自己一样去感受对方的内心世界,并由此产生共鸣与情感;三是在同理心的心理活动中,沟通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无高低之分[4]。
教师对学生同理心的建立,是实现教学沟通的首要条件。这是由师生关系的特质所决定的。在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能够从同理心的角度,去感受学生的感受、信念和态度,并有效地将这些感受传递给学生,学生就会产生温暖感和舒畅的满足感,从而诱发出彼此充满体谅和关心爱护的沟通氛围。
促进教师对学生的同理心包括三个步骤和条件:一是教师对学生向教师所传递的看法和感受持接纳态度;二是教师站在学生的立场,设身处地地从学生的立场来看待他们;三是透过语言或非语言的形式,向学生表达出教师对他们的了解。
2.师生之间相互理解的建立
课堂教学中的沟通也是以理解为前提的。师生之间的理解既包含着人际理解,也包含着对知识、思想等意义理解。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是构成双方共同行动的基础。通过理解,师生之间才能相互承认、相互接纳,才能形成真正的教育交往,并在交往中实现沟通。因而,教师和学生之间必须建立起很好的理解。从教师对学生的理解来说,教师必须把学生作为一个精神整体,承认他们的人格和自由,支持他们和鼓励他们,站在平等的地位上以朋友式的方式来对待和帮助他们。从学生对教师的理解来说,学生不仅要理解教师的意图、目的和动机,而且还要理解教师的情感和态度;不仅把教师看作是一个与他们一样有个性、有精神、真实的人,而且还要把教师看作是一个有生活经验的人和生活中的先行者,并由此而爱戴他们和接纳他们。这样才能实现相互沟通。
3.师生之间尊重与信任的建立
尊重与信任是教学中师生沟通得以进行的重要保证。教学沟通要求交互性的存在,而促使交互性得以实现的关键则是尊重与信任。师生之间的尊重与信任是教学沟通的先决条件,也是师生关系的最重要特征。
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与信任具有这样的心理品质:教师尊重和相信学生是一个有思想的人,有价值的人,有自我个性的人,有独立人格的人;尊重与信任学生是一个具有无限发展潜力的人,是可以通过教育和社会影响朝着美好方面发展的人。这种尊重与信任可充分表明教师对学生的沟通态度。
教师尊重与信任学生是学生尊重和信任教师的前提,并且更能激发起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与信任。学生尊重和信任了教师,学生就会爱戴教师,就愿意与教师沟通,并接受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因此,教师必须真诚地面对学生,真切地呈现自我。
4.师生之间交互性与平等性的建立
教学沟通实质上也是一种交互过程。“交互”意味着教学中的师生双方进入到彼此的动力结构之中,是双方的自我延伸,是主体与主体以交互方式共同参与其中的关系。教学沟通中的交互性主要体现为承认沟通中个体思想观念的合法性。由于沟通的前提和目的都是“主体间性”的认同与实现,这就要求彼此能够理解对方的观念及其何以被获得。因此,在教学沟通过程中,每个个体的“真实性”和“本性”必须被完全接受。事实上,教学沟通中的交互性也表现为参与者彼此之间的伙伴关系的建立。
教学沟通中的交互性也体现为教学中的平等精神。平等精神要求教学沟通的师生双方都应被视为个体而不是客体,并且应该尽量避免过多的权力和监督,使参与者能够自由地参与研究各种问题。教学沟通中的平等性,不仅包括师生间权力的平等性,还包括师生间地位的平等性。这些平等性的建立,才能真正实现教学沟通。
参考文献
〔1〕 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包凡一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6.
〔2〕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5.
〔3〕 钟启泉.学科教学论基础.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 唐思群,屠荣生.师生沟通的艺术.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1.(责任编辑 付一静)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