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淡化课堂教学结构 注重深层意识培养
作者:徐建星
三、淡化数学课堂教学结构,注重学生深层意识培养
1.淡化时间定量化,注重学生深层意识培养
如下是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中在五步教学法指导下的一种课堂教学结构,按教学内容把课分成三种类型,每一种类型的课都分成五个环节,并对每一环节的时间都作了详细的规定。
这样固定的课堂教学结构形式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授知识的数学课堂教学中也许是可行的,能提高数学知识的教学效率。如果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数学课堂教学看成一个动态的、对话与交流的过程,很难想象学生在这样规定的时间内能完成自主探究,自主学习,很难想象教师对学生的生成性问题是如何关注与解决的。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与学习能力各异,而这种学习过程像是在喊口令,步调要求整齐划一,学生很难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更不要说学生的合作意识与探究意识的培养,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根本体验不到合作与探究的真正过程与价值。
课堂教学中追求时间效益是必要的,但不能因此限制了学生的发展,使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的状态。要创设情境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主动尝试,去主动思考是否需要合作,怎样去探究?可提出什么问题?教学中要充分开发与利用师生之间动态生成性教学资源,当学生学习情况与教师的预设有出入时,教师要适时修改,把握课堂教学的动态资源,实现预设与动态生成的辩证统一。在一定条件下我们要谈化时间的严格划分,关注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性与深层意识培养的需要。
2.淡化环节的完备性,注重学生深层意识培养
课堂教学中不同类型的课一般都根据时间顺序形成一定的纵向结构,要保证一节课有头有尾,甚至这成为课堂评价的一种标准,在课堂教学结构中每一结构模块都有其教学功能,但其功能应该是有主有次的,在教学中不能让课堂结构的完备影响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结构的选择应更有利于教学主体任务的突出,应关注学生的发展主体,应关注数学认知结构的构建;把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有效地应用在关键处。
如要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的能力与意识,就要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再去解决,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共同评价,让学生认识到其提问的价值,这比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直接去解决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与发现,比教师的讲解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多出的时间从那里来?这一矛盾怎样解决?这时要突出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淡化结构的完备性。有时甚至要形成一种大的课堂教学结构观,把课堂教学的地点等进行延伸。如情境的创设可延伸到课堂教学之外,其教学地点也可能在图书馆、社区等等,这也体现了一个更大的教学主体任务,这种时间的花费与课堂教学结构的调整是值得的。新课程意义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建构性地接触、认识数学,从而理解数学、运用数学。也就是说,让学生有机会走自己的学习之路(甚至是弯路),使尝试性学习合法化;让他们有机会建立现实里的数学与课堂上的数学之间的联系。一节课的教学时间是固定的,要充分发挥其教学的核心功能,不应受到课堂教学结构的过分限制,反而影响了学生的发展。
3.淡化环节过渡的外在化注重学生深层意识培养
数学课堂教学结构有不同的环节构成,按时间顺序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系统,利用数学知识的内在关系使各个环节之间相互联系,课堂显得“起、承、转、合”,疏密相间,有张有弛,环环相衔,教学自然流畅,符合数学的逻辑性和具有节奏感。但过分地追求课的“起、承、转、合”,用外在的过渡形式联系各个教学环节,完全按固定的程式走,反而会使学生被老师牵着走,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更不要说对学生进行深层意识的培养了。如前面进行了引入或情境创设,下面要进行新知识的教学及巩固,教师用“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的某某知识”,“下面我们来做一些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等形式话语进行课堂教学的过渡,情境的创设只是起到一块“敲门砖”的作用。我们应使情境成为学生提出问题的源泉和进一步认知的基础,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探究新知,在新知的变式练习中巩固新知,通过内在的逻辑关系,实现自然过渡,在学生获得新知的过程中渗透提问意识、探究意识与合作意识等深层次意识。如果用外在的联系硬拖着学生进入教师预设的教学轨道,课堂教学就会显得生硬,不能充分发挥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的整体功能。
课堂教学要讲究节奏,按学生的学习规律与数学的逻辑规律使课堂教学快慢相宜,张弛有度,动静交替显得自然而科学是必要的,但不是绝对的。当学生提出新的问题、提出创造性问题等时,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闪光点进行教学环节的自然过渡;当学生探究兴趣正浓时,我们要在学生的探究中寻找自然过渡的切入点;在合作学习之前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自己去体验合作的必要性与价值,在知识与技能的获得过程中,渗透深层意识的培养。另外在微观上,这种节奏更应突出数学的本质、数学思想方法的步骤与节奏,让学生在学习数学中体验到“归纳→抽象→概括”,“归纳→猜测→证明→应用”等等数学思想方法的内涵,有节奏、有步骤地体验数学化的过程,体验数学的创造过程,形成数学的意识,而不拘泥于形式结构的划分与引领。
(责任编辑 李海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