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小学学科整合课程实施:以概念为基础的视角

作者:丁月华 安 敏




  (2)测试实施
  前测后测分别有两套题,二年级学生做一套题大概要花40分钟时间,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识字能力有限,由老师和一些研究生协助,在不同的时间分两次完成,以团体施测的方式进行。
  (3)记分标准
  思维准确性:属概念准确给2分,属概念不准确,但考虑归类到一大的范畴如将水和积木都归为“东西”给1分;写出了被定义对象特征的给2分,总分4分。
  思维精确性:每写出定义的关键词一个给1分,总分3分。
  思维逻辑性:能沿关键词进行联想,想到一类给2分,同类加1分,总分6分。
  思维广度:指联想范畴的宽度,想到一类加1分,相同的剔掉,总分6分。
  思维联系性:能意识到不同学科中都有与“水”、“积木”(组合)、“变化”、“网”等概念相关系的知识点并能指出知识点的,每指出一个加1分,总分8分。
  审美性:认识到对象的美丽给1分,将对象的美丽与对象的用途结合给2分,能超越对象的用途以欣赏的态度来看待对象,句子写得好的,最多给7分,一般给4~5分,由评分老师自己掌握。
  新颖性:是指联想的新颖和对事物认识的新颖,一般来讲,有75%左右的学生没有提到,而该认识又切合事理,则有1个给1分,总分5分。
  评分由两位老师进行,当有争议的时候由两位老师协商给分,保证了评分的一致性。全部结果采用SPSS11.5进行统计
  (4)结果与分析
  表1 树人小学二年级实验组和控制组在
  文理艺课程教学实施后一些指标上的差异比较
  
  注:*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
  经独立样本T检验,二年级控制组和实验组前测在思维准确性、精确性、逻辑性和联系性上差异不显著,但在思维广度和审美性上存在极其显著差异。二年级实验组和控制组在思维广度方面差异F=1.91,t=4.36,df=87,p=0.000,在审美性上的差异,F=1.32,t=-3.39,df=87,p=0.001,所以我们不对思维广度和审美性作后测比较,而是只对概念准确性等5项进行比较。
  从表1可以看到,经过一年的文理艺课视点结构教学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实验班在概念的准确性、联想的逻辑性和在学科中找到与视点相关联的能力都显著好于控制组(P<0.05,P<0.01,P<0.001),尤其是在联想的逻辑性和在学科中找到与视点相关联的知识点的能力方面,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差异是极其显著的(P<0.001),而在提取概念关键词(思维的精确性)方面以及思维的新颖性方面,训练与不训练有差异但效果并不显著。这说明要使儿童得以精确思维和将看起来不相关事物或现象创造性地加以联系还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
  2.两所学校学生文理艺大综合课程学习兴趣调查
  我们在树人小学一年级、二年级,石桥铺小学三年级、四年级和五年级上文理艺课程的班级中各抽了一些学生进行调查,调查问卷主要从是否喜欢、上课是否思维集中、收获等方面进行的,每个题项下面有A—很同意;B—同意;C—说不清;D—不同意;E—很不同意几个选项,请学生仔细阅读下面的句子,并在最能表达他意愿的字母上画一个“○”。一年级的学生由老师念题。表2反映出学生们对文理艺大综合课程的兴趣题项上的百分比统计,我们只列出选A和B的合计数。
  表2 两所学校1~5年级学生
  对文理艺大综合课程兴趣题项上的百分比统计
  
  表2(结合表1)可以看出,以概念为基础,强调训练学生思维逻辑性,教学审美性的文理艺大综合课程在促使学生逻辑性增强和使学生产生愉悦的美的体验的教学目的达成上是较好的,从一年级到五年级,几乎每个年级半数以上的学生都觉得概念太抽象了,但他们仍然喜欢文理艺大综合课程,被调查学生中至少六成以上的学生都认为文理艺大综合课使他们能有愉悦和美的体验,因为在他们看来文理艺大综合课能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打开他们的思路,使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学生在学习其他学科时有尽可能在学习材料中找寻关键词和线索的意识,也有很少比例的学生认为文理艺大综合课越学越没劲,访谈得知低年级阶段主要是有的学生学习的后劲还没有显示出来,而在高年级段则是成绩在班上比较靠后的学生这样认为的,多数同学,即或是临近升学的5年级学生也不觉得文理艺大综合课不是升学考试科目,学了也没有多大用途,而是认为这样的训练课对他们有很大的启发,尤其是在思维方面。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比较真实地把握学生对文理艺大综合课程的态度,也可以看到以概念为基础的学科交叉课程设置和实施在小学教育也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 赵伶俐.视点结构教学技术原理.上海:百家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 关燕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