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学生校园生活质量测评之必要性研究

作者:尹清强 任一明




  3.学校对学生的控制十分严格,学生缺乏自由时间
  学校作为一个组织机构,具有控制性和制度性,其最有效的方式是对学生的时间的控制。时间控制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用时间表对儿童生活进行划分和编程。大多数学校早上5∶50起床,晚上9∶50就寝[7]。学生一整天的生活节奏被规定好了,一天中的活动也已经被安排好了,每一分钟都有该做的事情,不会有任何意外。每日如此,重复周期也是固定的。只有到了放假、毕业这样的特殊时刻,这种节奏和周期才会有所改变。
  4.教育方法陈旧
  我们当下的教育中,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依然到处横行。对于绝大多数青少年学生来说,他们所受的教育几乎全是经由教师安排设计的。他们几乎没有任何发言权或者选择权;无论教师安排设计什么样的教育,他们都只能被动地接受;纵使其中有错误会使他们受害,成为牺牲品,他们也没有反抗能力。传授教学内容的方法上也不科学,原本可以简单明了呈现给学生的东西,由于“学生无知”的幻觉却颇费心思地采用一些晦涩的、让人迷惑的、复杂的谜语式的方式。本来可以用较为温和的方法就能传递给学生智性中的东西,却粗暴地“印”甚至是“塞”、“打”进学生的头脑中。人们常常以打开学生的“知识之窗”、“心灵之门”来称颂教师的功绩,但往往却忽略了“窗”与“门”的主人——学生的存在。或者说学生的存在已经不是作为有生命的人的存在,而是成为任人摆布的鸭子乃至无生命的容器。在科学和关爱的名义下,生命被忽视、忘却了。
  5.工具意识仍然作祟
  在目前我国的学校教育中,把学生作为工具的意识仍然十分严重。许多家长的意识依然十分陈旧,有意无意地把自己的孩子作为工具,忽视了他们的主体性。一些家长把孩子的学习成绩与自己的脸面联系起来;一些家长把对未来的恐慌转嫁到了孩子们身上,为了孩子的将来而宁愿忽视孩子现在的生活;有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作为自己的未了心愿的实现者;甚至一些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光宗耀祖等等。而一些学校和教师则把学生作为一种资源。在升学率依然是学校的主要评价手段的今天,许多学校都非常重视学生“资源”的好坏,甚至不惜代价争夺这种资源。学校利用学生挣声誉,老师则利用学生挣奖金。而要实现这一切都必须通过向学生要成绩来实现。分数成为衡量学生这种资源好坏的主要标准,对成绩好的学生倍加恩宠,对成绩差的学生则正眼不瞧。这就造成许多学生不知为什么要学习,他们只是被家长和学校推着去接受那些他们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学的东西,学习对他们来说,只是一种无聊的差事,他们无暇思考,也不能去充分享受自己的生活。
  6.评价制度制造差生
  我们的评价制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制造差生的机器。严格来说,除了傻子以外,世界上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笨孩子,只有等待发现和开发的孩子。然而正是由于目前单一、刻板的应试评价体系,造成几乎所有的老师和学生跟着高考的指挥棒在转。老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在学校和老师的眼中,能升学的是最好的学生,有希望的是次好的学生,而其他的没有任何升学希望的则只能是差生了。特别是近年来许多学校尤其是一些高中为经济利益所驱使,故意减少正规录取生的数量,而扩大高价生的数量,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这些没有被正规录取的学生都算不上好学生。这样,每个班级中很大比例的学生都被人们的意识划入到差生的行列中去。而各方面对差生的歧视或者忽视则无形中损害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四、小结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从现实来说,我们都应该把学生的校园存在状态作为一种生活来对待,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目前我国正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和政府已经把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学生作为我国居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生活质量应该受到特别的重视。我们全社会都应该关注学生的生活质量问题,研究学生的生活质量问题,为改善学生的生活质量做出相应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周长城.中国生活质量:现状与评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2] [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傅任敢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
  [3] 王天一等.外国教育史(修订本).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4] 克里夫·贝克.优化学校教育——一种价值的观点.戚万学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 翟帆.国家课程方案为何在执行中走样.中国教育报,2005-12-04.
  [6] 李小伟.体质下降:学校体育不能承受之重.中国教育报,2005-06-04.
  [7] 刘云杉:学校生活社会学.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付一静)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