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学生校园生活质量测评之必要性研究

作者:尹清强 任一明




  一、关于生活质量
  
  生活质量研究首先起源于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富甲天下,其政治、经济、军事和科学势力如日中天,美国民众的物质生活也很快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就可以理性观察到的生活条件和状态而言,当时美国人对自己的生活理应感到比较满意。然而就是在这一时期,失望乃至颓废的生活情绪在美国民众,特别是年轻一代身上孕育和逐渐浮现出来,并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达到高潮,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也产生了强烈的回应。古瑞(Gurin)、加尔布雷斯(J.K.Galbraith)等人敏锐地捕捉住了这一社会动向的理论意义,意识到物质繁荣和科学技术进步不一定带来人们日常生活中幸福感的增加,从而掀起了生活质量研究的热潮。
  1958年,加尔布雷斯在其所著的《富裕社会》一书中首次提出了“生活质量”这个概念。[1]1976年坎贝尔(Angus Campbell)、康维斯(Philip E.Converse)、罗杰(Willard L.Rodgers)等人出版了《美国人生活的质量:感知、评价与满意度》一书。随后,又有许多学者对这个概念进行了发展和解释,生活质量的研究逐渐成为许多领域研究的热点。
  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了自己的研究。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首次出现了“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国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法。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把生活质量作为评价和考核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现代化实现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教育领域,尽管一些学者提出了要改善学生的学校生活质量,但是同其他领域的生活质量研究相比,声音则显得十分微弱。笔者认为,这主要是人们对学生的在校状态存有疑问。人们传统上认为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生在学校就是为了学习而不是生活。因此,要想改善学生的校园生活质量,我们必须弄清楚学生的在校状态是学习还是生活。
  
  二、承认学生的在校状态是一种生活状态是改善学生校园生活质量的基础
  
  1.从教育的历史发展看,学校的工具性正在减弱,服务性正在增强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学校是一个学习的场所,学生接受教育的目的是为将来的生活作准备。原始社会没有学校,当时的教育是在生产劳动中进行的。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剩余产品的出现,使一部分人脱离生产转为脑力劳动者。同时,居于统治地位的奴隶主阶级亟需建立专门传授文化知识的机构,让他们的子弟学习已被总结和整理出来的文化知识经验。于是,在东西方出现了不同类型的学校。在中国有“庠”、“序”之说;在西方和印度,也出现了如宫廷学校和祭司学校、神庙学校、“文士”、“古儒”学校等。当时的学校的基本功能就是传承文化和传授知识,为统治阶级培养统治者和接班人。如我国的《大学》一书中说的教育目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目的性和工具性十分明显。
  现代学校的最初设计者夸美纽斯在设计学校时,也是把学校想象成一个高效率培养人的场所,甚至是一个高效率的“造就人的工场”。“鱼池是为鱼儿掘的,果园是为果树修的,所以学校也应当是为青年人修建起来的。”[2]把鱼集中在鱼池里养,把果树集中在果园里种都是为了节省资源,提高效率。那么把青年集中在校园里,也是为了降低“造就人”的投入,提高“造就人”的效率了。这样,学校就成了一个生产流水线。生产、造就人的手段就是通过百科全书式的内容和艺术的手段对学生进行教育。17世纪英国哲学家和教育家斯宾塞也明确指出,教育的真正目的就在于为完满的生活作准备,“为我们的完满生活作准备是教育应尽的职责,而评判一门教学科目的唯一合理办法就是看它对这个职责尽到什么程度。”[3]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对为未来生活做准备的工具主义的教育思想进行批判,认为教育不仅是为未来生活作准备,教育更应该关注学生的生活,关怀学生的生命。如杜威所说:“我认为学校主要是一种社会组织。教育既然是一种社会过程,学校便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在这种社会生活的形式里,凡是最有效地培养儿童分享人类所传承下来的财富以及为了社会的目的而运用自己的能力的一切手段,都被集中起来。因此,我认为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
  另外,一些哲学家的观点也为我们改善学生的生活质量提供了理论基础。他们认为,生命没有不变的永恒本质,人只存在于变化的生命之中,生命只能作为运动的历程来体验。生命的意义在人生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意义,童年有童年的特点,中年有中年的特点,老年有老年的特点,特点不一样而已,并不存在高低之分。这样,既否定了只有成年人的生活才是有意义的,同时也承认了儿童生命的意义。这就为我们改善青少年儿童的生活质量,提高他们生活的意义提供了理论的基础。
  2.从我国的现状看,学生大部分的活动局限于学校的时空内
  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九年义务教育,每个人要在学校度过九年。2004年,我国的中学毛入学率已经达到70%左右,这部分青少年都要在学校度过9~12年。考上大学之后要达到16年。如果加上幼儿园三年,研究生三年,有的人在一生中有二十多年的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当他们毕业时,他们人生的约三分之一已经度过。如果我们把他们这漫长的学校生涯仅仅看作是学习历程,显然是不符合事实的。学生的时间主要在学校度过,那么他的活动空间也不可能超出学校的范围。学生的活动空间已经从以家庭为中心转变为以学校为中心。特别是从初中之后,大部分学生的吃喝拉撒睡到衣食住行,从人际关系到社交活动,几乎都是在学校进行的。学校已经成为他们的主要的生活环境。在学校里,除了学习之外,生活的内容大量增加。校园生活的质量对学生的成长产生很大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每天在学校度过的时间逐渐增多,这种影响也就增大。不管是从时间、空间上看,还是从学校生涯在人的一生中占的比重来看,学校的教育对学生来说都不仅仅是一种学习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学校就是他们的生活。”[4]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不管是从教育的历史发展看还是从我国的教育现状看,都要求我们承认学生的在校生存状态已经成了一种生活状态,我们只有承认了学生的在校存在状态是一种生活状态,我们才可以谈提高学生生活质量的问题。
  
  三、当前学生的校园生存现状要求我们关注学生的生活质量
  
  1.超负荷的学习导致身心受损
  现在的中小学生几乎所有在校时间都是在进行超负荷的知识性学习。而在知识性的学习中,大部分时间都围绕着考试的科目进行,不属于升学考试的但对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的科目则受不到重视。《中国教育报》2005年12月作的调查显示: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存在课程超标现象,初中阶段数学、英语课时超标尤其明显,英语的实际课时数竟然超出国家规定的一倍多(还不算早晚自习时间)。而其他科目则随着升学考试的日益临近而大量缩水,到初三时,艺术课每周1.29节,体育课1.9节,只为国家规定的一半[5]。
  繁重的学习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受到不应有的损害,《中国青年报》调查显示:2002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连续十余年呈下降趋势,青少年学生体质的“硬件”水平即体能素质下降,心肺功能下降,近视率居高不下,肥胖青少年儿童大幅增加。尤其是中小学生的眼睛健康问题十分严重,小学生近视率达20%~30%,中学生达30%~60%[6]。
  2.考试压力大
  当下很多学生都承受着考试给他们带来的巨大压力。考试并没有充分发挥其作为评价和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客观而公正的手段的作用,它依然被当作一种甄别学生的手段而存在。在当下的教育现实中,考试或明或暗作为教育的目的的现实并没有多大的改变,它正在一天天地侵蚀和伤害着学生的校园生活。有考试必然有分数,这个分数的牵动力太大了,从学校到家长,从教师到学生,都为一个个分数而不懈努力,而所有这些努力都会变成压力,最终落到孩子们身上。为了谋求能在考场上取得较好的成绩,学生们被压抑在大量的习题和作业之下。背公式、背概念、背“范文”是生活的基本内容,考试、分数、名次、升学,是生活的主题。校园生活对他们来说已经不是正常的自主的生活,而他们也变成了分数压迫下的苦苦挣扎的奴隶。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