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班级学生社会分层的涵义及成因
作者:汪昌华
2.教师在观念和实践中隐化了并强化了班级学生分层
首先,从观念上,教师期望与标定导致班级学生分层。教师期望效应理论以前后测验为依据发现教师期望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标签理论进一步解释在互动过程中教师的态度如何转变为学生的行为的。古德和布罗菲曾精确地论述班级内这一过程:①教师期望从特定学生那儿得到特定的行为和成就。②期望不同,教师对不同学生采取的措施不同。③教师的这种对待方式就告诉每个学生教师期望从他那儿得到什么样的行为和成绩,并且影响他的自我概念、取得成绩的动机和抱负水平。④如果教师的对待方式长时间的始终如一,如果学生没采取某些方式主动地反对或改变他,这种对待方式就会促成学生的成绩和行为。⑤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行为就会越来越同原来对他的期望相接近。
其次,教师在实践中对教育资源配置的差异性导致班级学生分层。一方面,不同的学生在教育资源占有的数量上存在差异,实证研究表明,他们在教学互动、班级活动的时间安排以及教室空间布局上均存在差异。另一方面,不同的学生在教育资源配置上有质的差异。其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将不同层次的知识分配给不同的学生,教师将简单的、事实性的知识分配给地位低的学生,注重知识的记忆;而把较难的、方法性的、需要深入思考的知识分配给地位高的学生,注重知识的创新。其二,在班级活动中,地位高的学生多负责管理性的或富有挑战性的活动;地位低的学生多参与机械性的和服从性的活动。其三,在教育方式上,教师对地位高的学生更倾向于民主的、肯定的方式,采取“开放式”、“非结构式”的控制方式,强调权威关系的内化。“对于儿童的行为、沟通对象、空间、时间以及进度,比较缺乏显著的限制。控制存在于可以实施最大监视环境里的精致的人与人的沟通之中。”[7]对于地位低的学生更倾向于采取专制的、否定的方式,强调外部控制,教师对学生进行严格的指挥,带有权力主义色彩。因此,不同的教育内容、班级活动、教育方法为学生提供了不同的规范与行为准则,形成了学生不同的认知、理想态度以及行为模式,强化了班级学生地位分化。
3.家庭背景深刻地影响学生的学校成就乃至全部人格,影响班级分层
实证研究表明,家庭背景对学生的影响有两方面因素:客观因素包括父母职业、文化程度等,主观因素包括父母的期望水平、教养方式等,与学校成就等有显著的相关。这些因素对学生班级地位的影响可区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家长职业、文化水平、家庭结构、经济条件等带有客观性质的家庭因素。第二个层面是包括家庭教养方式、家长的教育态度、家庭教育类型以及主观努力程度等带有主观性质的家庭因素,导致他们的学习品行以及个性成长类别的差异性。第三个层面是包括的内容广泛而细致,如双亲生活经验、个人经验、能力、倾向性以及遗传素质等方面的差异性,他们导致了每一个受教育者个体成长的无数差异性。这些因素能动的、有机的、动态结合,不仅影响着受教育者的在校学习,而且参与塑造他们的全部人格和行为,从而深刻地影响学生在班级中的地位。[8]
此外,学生家庭的社会资源直接影响班级学生分层。学生家庭的社会资源通过影响教师,教师“因关系施教”、“因财施教”,直接影响学生的成就地位、组织地位,间接影响学生的群体地位。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研究报告显示我国教育机会不均加剧.教育文摘周报,2003-03-19(1).
[2] 吴康宁.教育社会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3] 毛景焕.班级作为共同体:成员的相互平等和资源共享.教育研究和实验,2003(2).
[4] 毛景焕.学生平等感及其来源分析——一份来自实际考察的报告.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4).
[5]麦克·F·D扬主编.知识与控制——教育社会学新探.谢维和,牛旭东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
[6]J·eggleston:The Sociology of the school curriculum,RPK.1977.p23.
[7] 吴永军.课程社会学.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64.
[8] 鲁洁主编.教育社会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490~492.
(责任编辑 孙晓雯)
[1]